天天看點

進入虐殺貓狗群竟需遞“投名狀”記者調查虐殺小動物“血色交易鍊”

作者:光明網

針對小動物的暴力行為以及以營利為目的出售相關視訊和傳播暴力的行為不僅打破了人類文明的底線,而且涉嫌違法,這可能導緻未成年人以暴力為榜樣

建議整合現有法律法規,制定系統、全面的《動物保護法》,包括對動物福利、動物保護、動物利用、動物反虐待、動物遺傳管理等方面的重點調整,以提高全社會的動物保護意識和動物保護水準。

一隻橙白色的小貓被扔到地上,因為獎勵者要求"五次擊中五次"。同時,在視訊留言區,有人繼續刷"用棍子砸""硬摔"等評論。

最近,一段虐待貓的直播視訊被曝光。視訊中的人不僅直播了自己虐待貓咪的直播,還開啟了現場觀看,觀看的人可以付費殺小貓的方式。在視訊中,反複挨打的小貓無助地蜷縮在角落裡,而虐待貓的人在直播中重複着,"你說怎麼打我們,怎麼打!"

《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在虐待貓狗的背後,還有一條視訊販賣、直播獎勵等黑産業鍊。這個利益鍊包括專門錄制虐待視訊的貓虐待者,組織視訊資源進行包裝和銷售的專業販運者,以及專門通過各種管道擴大客戶的中介和賣家。

幾位小動物救援人員和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目前,我國對貓狗等小動物的虐待缺乏法律威懾力,導緻貓狗虐待行為一再被取締甚至形成黑産業鍊,提出整合現有法律法規,制定系統、全面的《動物保護法》, 其中包括動物福利、動物保護、動物利用、動物反虐待、動物遺傳管理等重點調整,提升動物保護意識和動物保護水準。

虐待動物很常見

手段的使用極其殘忍

李為民是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寵物醫院的醫生,曾治療過許多生病的小貓和小狗。不久前,李為民接待了另一位"病人":一隻流浪貓,渾身創傷,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經過詳細的診斷,李玉敏判斷,這隻小貓被棍子一樣的東西打得揍了一頓,皮膚裂開了,連傷口都變成了膿液。他立即治療了這隻小貓,兩周後它很健康,被一個善意的男人收養了。

這是李為民第一次如此直覺地接觸到一隻被虐待的流浪貓,以至于他受到了巨大的心理沖擊:"我不是很明白。小貓不會傷害人,即使他們不喜歡它,也沒有必要傷害它!"

同樣對虐待貓情有獨鐘的是北京居民王琳(化名)。她仍然記得六年前那個晚上的場景,當時她救出的一隻白色流浪貓在社群生活廣場的草地上剝了皮,鮮血淋漓。

尾巴對貓的行為至關重要,沒有尾巴,貓的奔跑,攀爬和跳躍都會受到影響。"最後,貓的尾巴沒有儲存下來,它的生存能力會大大降低。回想起她把流浪貓裹在衣服裡帶回家的那一幕,貓在她懷裡掙紮,王琳的眼睛濕潤了。

王林是北京一群流浪動物的首領。十年前,她和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營救流浪動物,自發自籌資金保護和營救流浪動物。由于個人收養能力有限,他們在北京市區和郊區選擇了十幾個團體護理點,在與社群住房委員會和物業良好溝通後,在團體護理點内放置了一些流浪貓進行集中護理,每天都有固定人員到流浪貓喂養的團體護理點。

被收養者收養後被虐待的帶皮小貓,他們的狗在監護地點追逐流浪貓......多年來,王林看到和聽到了太多令人難以置信的虐待動物的行為。

出售虐待貓的視訊以擷取利潤

黑色産業鍊的誕生

值得注意的是,虐待動物的危害不僅限于虐待本身。越來越多的人以營利為目的或其他目的,濫用小動物視訊進行銷售和傳播,突然形成了一條秘密的黑色産業鍊。

近日,一篇題為《男人花40元買100G貓咪虐待視訊,現場獎勵也可以定制死亡方式》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章稱,電擊、剝皮、灼燒、燒水燙、鉗子斷腿等方式對貓的殘忍,遠遠超出了想象。

前貓咪虐待視訊賣家"毛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虐待貓視訊交易擁有完整的産業鍊。産業鍊中有專門錄制虐待貓視訊的貓咪濫用者,有組織視訊資源進行包裝和銷售的專業人販子,有專門通過各種管道擴大客戶的中介機構,以及各種賣家。

記者近日在一些購物網站以"虐貓"、"虐狗"、"虐待動物視訊"等關鍵詞進行搜尋,均顯示"無搜尋結果"。當您在社交媒體上搜尋具有相同關鍵字的群組時,您還會看到不符合篩選條件的群組。

王林告訴記者,這是這類群體隐藏特征的一種表現,"賣貓狗虐待視訊群,普通大衆很難找到并加入其中。而且一般一個群組所有者會有多個群号,一旦拉人後立即封存,建立一個新的群組。

據王林介紹,營救流浪小動物群的志願者曾試圖闖入相關群體,但進入群體後,有人會"評估",詢問志願者為什麼要進入群體,不知道"規則",之前沒有類似的虐待和殺戮經曆。"這是為了證明你和他們是那種真正讓你接觸到他們的'業務'的人。是以,真實曝光的現象隻是冰山一角。"

除了出售虐待動物的視訊外,還有更多人利用小動物的生命來勒索救援人員。

據媒體報道,廣東省東莞市一名男子誤養了一隻流浪貓,成功收養後,以流浪貓的生命為條件,勒索救援人員。救援人員被要求轉移1000多元,并在拒絕轉移的第二天收到了虐待貓的視訊。

為什麼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并在相關産業鍊中滋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主任劉紅燕表示,虐待小動物,特别是對非野生動物的虐待,不受中國現行法律的有效監管。

"目前,販賣、殺戮、盜竊、運輸、非法交易、亂吃野生動物等行為,依照有關法律和有關規定可予以相應處罰。但是,對于單一的虐待動物行為,基本上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此外,随着近年來網絡經濟的興起,劉紅燕表示,一些牟取暴利者不斷突破社會道德底線,試圖通過網際網路釋出虐待小動物的視訊來賺取流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劉紅燕認為,針對小動物的暴力行為以及以營利為目的出售相關視訊和傳播暴力不僅打破了人類文明的底線,而且涉嫌違法,可能導緻未成年人以身作則。

"如果不有效制止這種暴力的蔓延,将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從長遠來看,這将對社會文明的進步與和諧發展産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不要讓法律的缺失成為縱容虐待動物及其傳播的變相原因。"劉紅燕說。

主要是道德譴責

立法面臨實際困難

記者梳理發現,對于虐待動物者來說,目前大多是按照行業規範進行道德譴責和懲罰。如山西太原"燒水貓"事件的肇事者,其用工機關在事件發生後與其解除勞動關系;

近年來,一些地方已将"禁止濫用"納入地方法規,但并未對違規行為具體規定和處罰。根據2014年釋出的《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的規定,飼養動物不得遺棄、虐待動物,2019年5月1日生效的《長沙市犬類管理條例》規定,任何機關和個人不得虐待犬類。

然而,在國家一級沒有具體的反虐待動物立法。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教授曹明德認為,這背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積極的推動者。"從立法過程來看,我國基本上是以部門立法為基礎,如環保法牽頭由生态環境部推動。對于小動物,誰是它的代言人?沒有發起人勢必會對立法程序産生重大影響。"

在劉紅燕看來,從法律名稱上看,《反虐待動物法》的調整範圍比較單一,出台一部專門的《反虐待動物法》,肯定能滿足社會對動物保護的倫理要求和效率要求,值得商榷;

"從法律行為的定義來看,根據農業農村部對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654号建議的回應,在法律層面上定義虐待存在困難,因為'動物保護問題涉及多種複雜因素,如行業發展、民族風俗、宗教習俗、 倫理和道德'。"劉紅燕說。

在他看來,專門的反虐待動物立法必然涉及對現有國家動物保護管理制度、社會意識形态和文化觀念的全面調整的根本性變革。

"農業農村部還提到,社會生活中虐待動物隻是一種罕見的現象,更多的公民與動物和諧相處,有關于這種不那麼道德的違法行為的特别法律,缺乏必要性,可以通過改善現有的法律法規來解決。"很明顯,目前推動反動物虐待立法存在許多障礙,"劉說。"

專家們呼籲制定具體立法

改善動物保護

盡管困難重重,但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專家堅持認為,反虐待動物法是必要的。

曹明德認為,對虐待貓狗沒有強制性的法律規範,隻能依靠道德評價,需要依靠黨的自我意識,依靠輿論來維持秩序。但有些人缺乏羞愧感和羞愧感,忽視了别人的評價,此時的道德評價顯然不足以限制這類人的行為。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不能再允許這種缺乏良知和道德标準低下的行為繼續下去,特别是當一些人尋求非法利益并影響整個社會的道德标準時。是以,這種現象必須由法律加以規範。"曹明德說。

劉紅燕提出,從我國動物保護的法律制度來看,我國已經出台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動物要對牲畜、野生動物、實驗動物加以區分,并明确各自的保護和管理規定。然而,這種基于人類有用性的分類方法存在缺點,并且不可能包括伴侶動物和其他對生态系統具有重大價值的動物,而不會對人類産生直接的經濟利益。

在劉紅燕看來,如果反動物虐待條款分散在各種法律法規中,不僅難以實作對現有動物的充分保護,還可能帶來法律對"多龍水"等問題的适用。

為此,劉紅雁建議,将反虐待動物納入法律,應以"生态文明"價值為指導,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納入我國動物保護法律體系,整合現有法律法規,制定系統、全面的《動物保護法》,其中包括動物福利、 動物保護、動物利用、動物防虐、動物遺傳管理等重點調整,全面提升動物保護意識和動物保護水準。

他還建議,社會公衆應開展廣泛的社會監督,對虐待動物、傳播相關視訊等行為及時上報有關部門處理,執法部門不作為或不及時監測行為。

曹明德從網絡平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網絡平台應承擔必要的審查和監督義務,嚴格審查平台釋出的内容,及時删除虐待動物的暴力圖檔和視訊,同時,相關資訊釋出者和傳播者應采取查封等懲戒措施,其行為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保留相關證據,交由相關部門處理。

"相關行政執法部門要對網絡平台進行嚴格監管,傳播此類視訊,網絡平台如不及時采取措施,也應予以相應處罰。"曹明德說。

□ 陳磊,本報記者

□ 本報見習記者孫天柱

來源:法治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