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其殘忍!虐殺小動物背後存“血色交易鍊”進群要交“投名狀”

最近,一段虐待貓的直播視訊被曝光。視訊中的人不僅直播了自己虐待貓咪的直播,還開啟了現場觀看,觀看的人可以付費殺小貓的方式。

記者發現,在虐待貓狗等行為的背後,存在着視訊販賣、現場獎勵等黑産業鍊。這個利益鍊包括專門錄制虐待視訊的貓虐待者,組織視訊資源進行包裝和銷售的專業販運者,以及專門通過各種管道擴大客戶的中介和賣家。

極其殘忍!虐殺小動物背後存“血色交易鍊”進群要交“投名狀”

圖檔來源/Newsbeat

以營利為目的出售虐待貓的視訊催生了黑色産業鍊

王琳(化名)是北京一群流浪動物救援的負責人,動物救援多年,她看到和聽到太多令人難以置信的虐待動物的行為:剝小貓皮,冒充領養者在虐待後領養動物,訓示他們的狗追逐流浪貓......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出于營利或其他目的,濫用小動物視訊進行銷售和傳播,突然形成了一條秘密的黑色産業鍊。

記者近日在一些購物網站以"虐貓"、"虐狗"、"虐待動物視訊"等關鍵詞進行搜尋,均顯示"無搜尋結果"。當您在社交媒體上搜尋具有相同關鍵字的群組時,您還會看到不符合篩選條件的群組。

王林告訴記者,這是這類群體隐藏特征的一種表現,"賣貓狗虐待視訊群,普通大衆很難找到并加入其中。而且一般一個群組所有者會有多個群号,一旦拉人後立即封存,建立一個新的群組。

據王林介紹,營救流浪小動物群的志願者曾試圖闖入相關群體,但進入群體後,有人會"評估",詢問志願者為什麼要進入群體,不知道"規則",之前沒有類似的虐待和殺戮經曆。"這是為了證明你和他們是那種真正讓你接觸到他們的'業務'的人。是以,真實曝光的現象隻是冰山一角。"

極其殘忍!虐殺小動物背後存“血色交易鍊”進群要交“投名狀”

除了出售虐待動物的視訊外,還有更多人利用小動物的生命來勒索救援人員。據媒體報道,廣東省東莞市一名男子誤養了一隻流浪貓,成功收養後,以流浪貓的生命為條件,勒索救援人員。救援人員被要求轉移1000多元,并在拒絕轉移的第二天收到了虐待貓的視訊。

以道德譴責為導向的立法面臨實際困難

記者梳理發現,對于虐待動物者來說,目前大多是按照行業規範進行道德譴責和懲罰。如山西太原"燒水貓"事件的肇事者,其用工機關在事件發生後與其解除勞動關系;

近年來,一些地方已将"禁止濫用"納入地方法規,但并未對違規行為具體規定和處罰。

在國家一級沒有具體的反虐待動物立法。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教授曹明德認為,這背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積極的推動者。"從立法過程來看,我國基本上是以部門立法為基礎,如環保法牽頭由生态環境部推動。對于小動物,誰是它的代言人?沒有發起人勢必會對立法程序産生重大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主任劉紅燕表示:"從法律行為的定義來看,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654号建議的回應,在法律層面上定義濫用存在一些困難,因為'動物保護問題涉及行業發展等多種複雜因素, 民族習俗、宗教習俗、倫理和道德'。"

在他看來,專門的反虐待動物立法必然涉及對現有國家動物保護管理制度、社會意識形态和文化觀念的全面調整的根本性變革。

專家呼籲制定特别立法,以改善動物保護

盡管困難重重,但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專家堅持認為,反虐待動物法是必要的。

劉紅豔建議,反虐待法應将"生态文明"的價值引導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納入我國動物保護法律體系,整合現有法律法規,制定系統、全面的《動物保護法》,其中包含對動物福利、動物保護、動物利用等方面的重點調整。 反虐待動物、動物遺傳管理等,全面提高全社會的動物保護意識和動物保護水準。

他還建議,社會公衆應開展廣泛的社會監督,對虐待動物、傳播相關視訊等行為及時上報有關部門處理,執法部門不作為或不及時監測行為。

曹明德從網絡平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網絡平台應承擔必要的審查和監督義務,嚴格審查平台釋出的内容,及時删除虐待動物的暴力圖檔和視訊,同時,相關資訊釋出者和傳播者應采取查封等懲戒措施,其行為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保留相關證據,交由相關部門處理。

"相關行政執法部門要對網絡平台進行嚴格監管,傳播此類視訊,網絡平台如不及時采取措施,也應予以相應處罰。"曹明德說。

綜合法治日報,新聞

來源:中央電視台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