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隆.富吹報道
1918 年 3 月 23 日,法國首都巴黎度過了一個普通的星期六,盡管德國人三天前剛剛發動了著名的皇帝戰争,但這隻是巴黎市民的頭條新聞。但是在.m 7點左右,随着尖銳的口哨聲和随之而來的塞納河畔的巨大爆炸,巴黎大都市區陷入了混亂,市民甚至一度認為德國人已經開始進攻首都。

法國軍方對突如其來的轟炸措手不及,但他們無法想象這次襲擊是由120公裡外的比利時 - 法國邊境的德國超遠端火炮進行的。
著名的炮擊的主角是後來家喻戶曉的名字"威廉大炮" - 210毫米超遠端火車炮。該怪物由210毫米艦炮槍管和380毫米艦炮槍管縫合在一起,長度為36米,為了防止火炮在大海拔射擊時破壞自身重力,克虜伯工程師在大炮上安裝了類似于鋼繩懸索橋原理的支架。這個射程驚人的120公裡的怪物是炮兵史上的一個奇迹,德國人從1917年開始秘密建造了七門這樣的火車槍,其中三門用于炮擊法國首都巴黎,經過五個月的炮擊,它們不僅在巴黎造成了近千人的傷亡, 但也深深地吓壞了法國人,戰後,他們也獲得了"巴黎大炮"的綽号。
除了威廉大炮外,德國人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了伯恩級戰列艦的主炮來改裝八門380毫米"Mas"火車炮,這些火車炮于1918年5月投入西線炮擊法國堡壘,這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實際裝備的最大火車炮。
還有"布魯諾"火車炮,它們被德國級前無畏号的280毫米主炮改裝,其中一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補償移交給比利時等國家,但20年後重返德國服役,這是曆史上戲劇性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于《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人被禁止開發新的大口徑火炮,所有現有的火車炮都被拆除,隻允許保留24門。這一時期的德國鐵路火炮被稱為快速填充遠端火炮(Schnelladekanone Länge,SKL的縮寫),但德國本身秘密保留了大量火炮配件。與此同時,随着時間的推移,德國軍隊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該地區保留的24門鐵路炮越來越不滿;是以,德國人将這些SKL(快速填充的遠端火炮)火炮更名為"Kanone Eisenbahn"(K(E)的縮寫)",并将其開發為新的火炮系列。
1933年,随着納粹在德國掌權,與之相關的軍事重建也進行了。重建鐵路炮兵部隊的緊急計劃已列入議程。該計劃包括對24門幸存的鐵路炮進行現代化改造,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有的殘餘物和以前被盜的火炮零件,備用艦炮和新生産的零件組裝八門新鐵路炮,以及為設計和建造新一代鐵路炮做準備。計劃中的八門組裝軌道炮主要由新成立的陸軍軍械部(Heeres Waffenamt,HWA的縮寫)負責;該計劃的第一個産品是使用海軍槍管組裝的150毫米火車炮,這是一種高度機動的火車炮,最初由庫存海軍槍管制成,後來是格奈森瑙軍艦的一門150毫米子炮,以及一個半開的火炮盾牌。
但由于150毫米艦炮的性能過于平庸,德國陸軍還使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庫存的"德國"級使用的170毫米艦炮改裝的6門170毫米火車炮;
1936年,八門203毫米火車炮被改裝成布魯切爾号巡洋艦剩餘的SK C/34 203毫米火炮,并于1944年部署到法國,以加強大西洋屏障作為機動火力的防禦,重型火炮由訓練有素的海軍人員操作。
由于1944年盟軍空襲強度的增加,兩門德國部署的203毫米火車炮用于瑟堡的海岸防禦,成為盟軍空襲的焦點,盟軍B-26轟炸機也通路了這裡,照片靠近919177号火車炮,在更遠的地方可以看到類似類型的火車炮。
更重要的是,除了800毫米的多拉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火車炮還被修改為俾斯麥級戰列艦的38厘米SK C / 34主炮。由于德國海軍在世界大船建造計劃後被取消,克虜伯于1942年完成了SK C/34 380毫米火車炮"齊格弗裡德"的改造,并将其傳遞給海軍用作岸防機動火力,而克虜伯記錄了至少兩門380毫米火車炮。
總之,這些來自軍艦的大口徑重型火炮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在海上作戰四方,但都找到了在陸地上的第二次機會,但這些在"海軍"鐵軌上疾馳的這些火炮大多也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在聯軍空襲中結束了自己坎坷的人生。
跑!"海軍"在鐵軌上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