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吳鳳華的名字,就是我小時候,從收音機裡聽到她的歌聲,在媒體上看到紹興小花月團的報道。紹興小花悅劇團的成立,是繼浙江小花悅劇團成立之後的又一重要事件,其熱度不亞于浙江小花悅劇團。吳奉華等小花的辛勤勞作,不斷在報紙上看到;

當時吳奉華的名氣還不如毛維濤大,畢竟她出生于1970年。16歲進入紹興小花時,毛衛濤已經成為全國首位梅花獎得主。那一年,浙江電視台播出了很多越南電視劇,主要是在浙江小白花和浙江越劇團較多。紹興小花的戲雖然有,但顯然不是前者。
我真的被吳奉華吸引,在一個閑置的夜晚。那天,電台播放了《陸克文龍》的全劇,我沒有看戲,我從一開始就認真聽,被他們的歌聲段感染了。聽到後面的聲音,我的耳朵是他們的聲音,他們不知不覺地站在舞台上 - 即使這是我想象的,它已經很棒了。我第一次覺得吳奉華是那麼的吸引人,尤其是那句"休奇異的溫龍鐵心",讓我感受到了越劇粉絲學派的無盡魅力,才知道範派原本在厚重而坦誠的外在,也可以那麼深情,那麼豐富的内涵。
後來,在劇場裡我看了吳奉華的《破山救母》,第一次感受到了所謂的武功,什麼叫文武雙。
第七屆中國藝術節在杭州舉行,溫州是會場,先後承接了多場參演戲劇和演出。《花木蘭北傳》是紹興小花的展品,在節日前有一場劇迷見面會。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我第一次見到了吳奉華的真實人。
記得這次會議是在溫州藝術研究院主辦的酒店多功能廳舉行的。那天見面的一位嘉賓是吳鳳華,另一位是于衛平。其中一人飾演男一号陸偉,另一人飾演男二皇。當時,吳奉華的臉還沒有完全被油色"毒害",皮膚還是不錯的。她隻做了淡淡的妝容,既有女性氣質,又是女學生的英國國術精神,走路的步伐與花朵不同,每走一步都是向前邁出一大步。
會上,劇迷們演唱了選段,請吳鳳華評論。吳鳳華稍稍評論,給大家現場唱了兩段。她非常熱情地邀請大家看戲,希望大家多多支援紹興小花悅劇團。不過,有一點,這個節日不是免費的門票,go是一種商業模式,是以,不能給大家買票,希望大家支援這種商業模式,養成買票進入的習慣。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吳鳳華用她的一些VCD,現場簽到了熱情的劇迷。
來吧,她33歲,一個大将軍。很多演員半輩子都在劇團裡度過,空域薄弱。再想一想,作為支柱演員,如果沒有氣場,如何演繹角色的風度?
花生節快樂到吳峰!
吳奉化 #越劇#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