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樂從大灣來,多場珠海特色民族管弦音樂會今起将在北京上演

南都新聞記者王森今晚(10月20日)來自北京,一場具有濃郁嶺南特色的大型民族樂團音樂會《來自大灣的音樂》将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為紀念澳門回歸祖國22周年暨橫琴粵澳深合作區成立",珠海民族樂團金晶展正式開幕。

從今天起十天後,主辦方将在北京推出四場珠海地方精品戲劇演出,并結合舉辦大型民族交響樂團群曲《于都娟與金蓮花》座談會,精彩紛呈,充滿觀點。

展覽由中國共産黨珠海市委宣傳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珠海表演藝術集團有限公司和表演藝術學院線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主辦。

樂從大灣來,多場珠海特色民族管弦音樂會今起将在北京上演
樂從大灣來,多場珠海特色民族管弦音樂會今起将在北京上演
樂從大灣來,多場珠海特色民族管弦音樂會今起将在北京上演
樂從大灣來,多場珠海特色民族管弦音樂會今起将在北京上演

《來自大灣的樂》将于2020年9月在廣州首映。

樂從大灣秀麗嶺南風采

今晚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來自大灣的音樂》中,整場演唱會以嶺南音樂為基調,通過改編《賽榮奪冠》《故鄉之歌》《娛樂升天》等廣東民族樂團名曲,輔以廣東"五頭"。系列,結合珠海的曆史文化、風情、民間情懷,編排了《春雨》、《麗芝紅》、《覺醒的獅子龍舟》等具有嶺南世俗情調的曲目,用充滿民族音樂的《廣東》講述珠海的故事,傳承廣東傳統文化特色。

演唱會不僅在樂器搭配、演奏風格和樂隊組建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創新,而且在舞蹈之美的設計上突破了民族音樂的傳統表演形式。舞台融入了大量的多媒體設計,特别是第二、三章的《懸崖石雕》《海洋漁夫》《海洋月亮》《歎息早茶》等節目,傳統國樂表演與現代舞技術完美融合,國樂結合聲樂、舞蹈等場景表演呈現,讓整場音樂會時尚新穎, 不僅能聽,還能看。

《音樂來自大灣》是年輕的珠海民族樂團一周年作品,2020年9月在廣州首演後,反響極為熱烈、好評如潮,首次參加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得銀獎,是2021年珠海藝術節首屆精彩演出之一。

何占浩親自指導紅色構圖

10月24日晚,由著名作曲家、指揮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領銜、著名指揮家彭飛領銜的珠海民族樂團将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堂為北京大學師生們獻上一場激情澎湃的音樂會。

音樂會邀請了中央民族樂團年輕的二胡演奏家段超、二胡演奏家、民族級演員段宇、愛樂樂團男聲合唱團共同演出。表演風格大氣、有力,以《伊犁河》開場、《英雄淚水》結起,既抒情優美慢闆,又活潑跳動的旋律,在詩意的音樂語言中,慢慢掀起一幅宏偉的革命畫面,傳遞出一股強大的力量,為廣大師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音樂晚會課。

2019年7月,何占昊先生應中共珠海市委宣傳部邀請,擔任珠海民族樂團藝術顧問。在特别演唱會上,《英雄淚水》等紅色樂曲被賀占昊老師在86歲高齡時改寫,為黨的成立緻敬而扛起珠海民族樂團年輕一代。

杜娟和金蓮花相遇,诠釋灣區故事

大型民族交響樂團群曲《玉都娟金蓮花》将于10月28日晚在順義大劇院上演,10月29日晚在國家大劇院正式首演。整套作品由14首人聲集和民族管弦樂組成,從開場前奏到《禮薩安-1999》、《風影》《水》《歡歡》《花夢》《潮聲》《綠光》《飛虹》、《萬跑》《蓮花心》《和節奏》《焦點》《領航員》等小曲如有,《榮耀——2049》的結尾和開場回聲,通過民族音樂形式的大型民族交響樂團, 闡述了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後在"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澳深合作區的背景下,珠澳人民手腳同道,融合發展, 享受珠澳一家人和諧的中國音樂。

《杜獨娟金蓮花》創始團隊特邀著名策劃人、編劇、大型情景喜劇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征程》等國家重大文藝表演核心創作者朱海作曲;珠海國家交響樂團還将邀請多位澳門地區樂團成員加入樂團,分享珠澳深厚感情,與北京愛樂男聲合唱團、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進行聯合演出,演出陣容超過200人。北京首演還将有著名指揮家劉沙出席。

主辦方還将在10月30日上午舉辦大型國家交響樂團"玉獨娟與金蓮花"專家研讨會。

珠海演藝集團藝術總監闫建紅表示,珠海民族樂團金晶展是在珠海演藝集團成立兩周年之際推出的特區文化新品牌,也讓首都北京的年輕團體受到觀衆的考驗。活動充分展現嶺南國樂新趨勢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發展的新氣象,未來演藝團體将繼續堅持高起點的原則,打造文藝産品,引進更高品質、展現中國風采, 以時代精神、嶺南特色、珠海、工藝美術為特色,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踐行特區藝術學院的使命和責任,為廣東文藝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粵澳文化融合加快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