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開國少将被破格提拔為空軍司令,三位中将給他當副手

1973年,前空軍司令員吳法賢被免職後,他将接替空軍司令員,總理向總統提議:"空軍選拔一名将駕駛飛機的司令員。"

這種特殊條件,對很多人來說很難,因為建國後會英俊,大部分的教育水準不高,而且飛行飛機需要很高的技能,真的很難找到。

這時,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勝忽然想到,在建國時,少将們真的有一架飛機,誰?是曼甯。

這位開國少将被破格提拔為空軍司令,三位中将給他當副手

1922年出生于河南省焦柱,原名馬瑞平,參戰後改名為馬甯,以示對馬來主義的堅定忠誠。

在首發将軍中,曼甯是一頭非常典型的猛犸象,經常走在曲線的前面,沖到前面,是以經常受傷。

1947年,馬甯随劉登進軍大别山。在一次遭遇戰中,曼甯的左腿被敵機槍子彈擊中,為了躲避敵人的繼續追擊,滾下山,摔斷了腿。後來,手術後,骨愈合了,但左腿比右腿短4厘米,走路一瘸一拐,是以又稱"腿飛一般"。

按照空軍征兵的嚴格标準,更何況一條腿比另一條腿短4厘米,也就是說,平腳不能當飛行員,那麼,曼甯是怎麼成為飛行員的,也是成為空軍司令員的呢?

新中國成立後,馬甯的舊傷複發,因為受傷,他讀了一部蘇聯小說《真人——無腳将軍》,講的是一名蘇聯空軍飛行員在與德國人的戰争中,雙腿被截肢,但依然沒有放棄駕駛飛機的夢想,戴上假肢,以驚人的毅力, 作為飛行員重新測試。

這位開國少将被破格提拔為空軍司令,三位中将給他當副手

這讓曼甯深受鼓舞:沒有腳,沒有人能成為飛行員,我隻是左腿短了幾厘米,你為什麼不能試試呢?

是以他決定加入空軍,此時曼甯已經是一名師級幹部。

馬甯首先在山邊找到了王上級,表達了當飛行員的願望,但在王近山的眼中,曼甯這是異想天開的,先不說身體狀況,教育水準單獨不脫,王近山讓他安心跟士兵相處,别想。然而,曼甯卻很固執,在山邊糾纏王十多天,終于得到了準許。

在上司層準許這個通行證後,曼甯在體檢中再次出現問題,蘇聯軍醫看到馬甯的左腿,甚至搖了搖頭,說:"飛機要上天了,你怎麼能做這種身體狀況?""

就在曼甯即将被淘汰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了軍委衛生部幹部司司長詹少蓮,他在解放戰争中救了命,會說俄語,于是趕緊請他過來懇求蘇軍醫。聽完馬甯的故事,蘇聯軍醫也非常佩服,以至于突破了。

這位開國少将被破格提拔為空軍司令,三位中将給他當副手

在下一次檢查中,曼甯因為氣味問題再次被刷了下來。空軍政治部主任吳法賢建議他做空軍地面工作,馬甯急于聽,堅持是因為想當飛行員,否則就要回軍。最後,曼甯被重新獲得資格,成為空軍第一航空學校的一名學員。

在航空學校,曼甯雖然是師級幹部,但他很謙虛,比所有學生都訓練得更努力,最後,成功成為同期第一個單飛學生,連蘇聯教練都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從航空學校畢業後,曼甯被任命為空20師師長,參加了我軍曆史上陸、海、空三軍的首次協同作戰:夷江山島戰役。

1955年,曼甯被授予空軍上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将,是我軍第一位駕駛飛機的将軍。

1973年,在李德勝的推薦下,馬甯被任命為空軍司令員,成為新中國第三任空軍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中有程裕中将、曹立懷、嚴仁農等,都是馬甯的副手。

曼甯将軍在他的整個軍事生涯中飛行了1000多個小時,作為在戰争年代兩次受重傷,兩次左腿骨折的開國将軍,曼甯的經曆可以說是創造了世界空軍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