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為何不公開南海核潛艇碰撞原因?軍事專家:有三個原因

資料來源:環球 Times-Global.com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郭延丹針對美方拖延闡述南海核潛艇事故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6日再次表示,美方作為當事方,有義務詳述事件相關情況,回應地區和國際關切。美國軍事科學院專家劉林認為,美軍遲遲不披露潛艇相撞事件,掩蓋了其對中國主權的威脅和破壞地區和平的真相。

10月2日,康涅狄格号航空母艦在南海潛水時撞上了一個身份不明的物體,造成一些損壞和傷害。11日,趙立堅敦促美方盡快對近期核潛艇事故作出詳細解釋,并給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一個滿意的交代。19日,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對此事件表示嚴重關切,并要求美方予以澄清。作為當事方,美國有義務詳細說明事件的具體情況。26日,趙立堅再次要求美國解釋碰撞事件,趙立堅指出,中國等沿海國家有理由要求美國回答:這次在南海悄悄派出核潛艇,執行的任務是什麼?這次你到底碰到了什麼?你為什麼擊中它?是否存在對海洋環境造成核污染的核洩漏?

美為何不公開南海核潛艇碰撞原因?軍事專家:有三個原因

康涅狄格号航空母艦停靠在關島碼頭的衛星照片

軍事科學院副研究員劉林在北京香山論壇專家視訊會議上告訴《環球時報》,美軍不願披露核潛艇碰撞事件有三個原因,首先是美國核潛艇相撞以及美國之間建立三邊安全夥伴關系。 英國和澳洲的核潛艇合作幾乎是同時進行的,這是一個敏感的時間點。美英澳在核潛艇上的合作,引起了澳方周邊國家的極大關注和關注。核動力潛艇畢竟是核軍事用途的一種形式,高度敏感,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核動力潛艇中的反應堆在軍事使用過程中不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管制,澳洲在此過程中獲得相關核技術存在疑問。越來越多的核潛艇進入東南亞海域,不僅引發軍備競賽,而且破壞了東南亞無核區的建設,核事故甚至核洩漏的可能性将上升,給地區和平與安全帶來嚴重挑戰。美國核潛艇的碰撞發生在這個時候,增加了鄰國的疑慮。

二、美國核潛艇在南海的事故現場,長期以來,美國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南海,如果公開事件的調查結果可能揭示美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美國想掩蓋其對中國主權安全的威脅, 破壞區域和平真相。這就是為什麼美軍對在南中國海的潛艇行動和部署高度保密,不會輕易向公衆披露。"如果不是這次碰撞,美國潛艇将不得不上下移動,美國不會宣布與核潛艇相撞,"他說。

第三,美國軍方擔心真相可能會損害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聲譽。是以,劉琳表示,即使美國今後公布核潛艇碰撞調查報告,也會與内外不同,公開釋出的内容可能相對有限。"美國這種含糊不清和掩蓋的做法迫使地區和國際社會質疑事件的真相和美國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