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在你身邊活過

作者:少霞

紹希亞:

看信!

幾個月的眨眼間溜走了,仿佛這封信還在昨天。

關于"我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格"似乎知道自己的問題,每個人似乎脫口而出自己内心已經有了答案,這些答案都是他們自己用自己這麼多年的決心,我們很難否認,他們原本并沒有想到自己的人格取向。

大一新生自我介紹我還記得,最常見的自我介紹版本是"我覺得我是一個慢火辣的人",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在陌生的氣氛中比較尴尬,這句話的深意是說:其實表面上我是一個比較沉默的話不太善于交際的人,但通過長時間在一起我就能成為一個非常好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都認為自己的性格是處在一個角色的中間,不是說外向到極緻,不是說那種非常沉默封閉的人。

是的,在慢慢了解信中的認知的基礎上,回顧過去自己和周圍的人,我覺得性格真的不是我所說的兩極分化,他是一個巨大的、邊緣的網絡,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一個或多個節點上,仿佛世界上沒有兩片葉子,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角色。

其實,關于外向和内向的利弊,也許不是這種對"外向"世界的偏好帶來的判斷,而是從我心裡一直在權衡兩種人格,從世界得到回報,歸根結底,我是自己對人格的偏見,是以不能接受人格的多樣性而坦率地接受自己。

您的公衆号最近更新了很多話題,想和您談談我的想法。

讓我們先說讀書,你推薦的書大部分我都讀過,其實經典的原因就是經典,是經過多年的沉澱,往往新奇仍然會産生共鳴,我也非常贊同你的觀點,如果推薦的類型,小說首當其沖。

我們每個人在環境中接觸的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沒有辦法體驗到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小說恰恰提供了這樣一種體驗載體,讓我們看到不同性格的人,感受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

是的,歸根結底,閱讀就是閱讀我們自己,在書中找到更好的自己。在看完羅翔先生的直播後,他談到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在書中逃離世界,在書中創造世界,在書中了解世界,在書中超越世界。

想想看,我仍然停留在第一狀态,貪婪閱讀時内心的平靜,不想走進複雜的世界,當然,在那段時間裡不是一種享受嗎?

無論如何,因為它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帶著閱讀的終極意義,帶著一個目的,或者用書籍給我們進入這個世界的勇氣和力量。

我一直認為人是孤獨的物種。寂寞,聽起來好像總是在黑暗的空間裡,一種墜入深淵的感覺,安靜的恐怖。

但事物兩邊無處不在,越是活潑越主動整合,越是做不到的事情,痛苦和亮點一定來自同一個地方。當然,孤獨的代價我們也知道,至于對什麼樣的了解程度我們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但這不是人生的經曆,人的人生不是人生的體驗。

關于愛情,如果人沒有那麼孤獨,怕孤獨的人應該總找一個同伴,我想一開始這樣的想法會适得其反,兩個人有這樣的目的在一起就是成倍的孤獨。

在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系時,我們會轉向外在,急切地與他人建立關系,緩解内心的無聊焦慮,我覺得隻有處理好自己的關系,我們才能處理與他人的親密關系,那些試圖在他人身上尋求情感價值的人,我感到很難過, 畢竟竹籃水是空的。

當然,我可能過于理想主義,甚至隻是一個幻想,至于真正的實踐可能不僅僅是談論它。愛這個東西是一種奢侈,隻是比對的人可能不存在,隻有慢慢碰到對方妥協才能達到更好的愛情。

讀你寫的一些情感體驗,雖然我知道不去評論全貌,但我想說,無論結果如何,至少一起有真摯的感情就足夠了,畢竟在這樣的時代,這也是很難到來的,希望我們能永遠保持對最純粹、最炙手可熱的熱愛期待。

祝你一切順利!

邵霞的朋友:

你好!

我很高興聽到你們的來信,在當今這個技術先進卻冷漠的時代,有人願意寫下這種莊嚴的方式來談對人生的深層次的觀察和思考,實在是太難得了,沒有理由不珍惜。

這封信的内容在我開始回信之前讀了幾遍,很明知你花了很多心思才寫下這些話,是以我一定不要有幾句敷衍了事的待遇。

這封信涉及個性、閱讀、孤獨、愛情等話題,說是話題,而不是人生必然會遇到的問題。

這些方面确實已經寫在我的公衆号上,當然這隻是我自己的拙見,我很少有機會與人交流,以發現我的認知缺陷。是以,我非常樂意與您溝通和學習。

順便說一句,你的寫作很好,準确,有條理,人們看起來很舒服,頭腦有深度,大概你長大後會成為一個善良而有思想的人。

你的經驗和意見,以及字裡行間的寫作風格,很像我的一個朋友已經離開了,甚至有幾刻,都覺得這是她寫給我的,想得太多了,可能太錯過了幻覺。

接下來進入主題,關于你談到的所有方面,簡單的聊天。

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在你身邊活過

說出性格。

關于他們是什麼樣的性格,其實不管是誰,都沒那麼容易回答出來,更何況是正确的答案。

很多人沒有自我檢討的意識和習慣,不反思不了解自己,即使經常思考的人,也很難全方位地了解自己,而很多自認的了解是錯誤的、片面的。

正如你所說,簡單地把性格劃分為内向者,是一種絕對狹隘的觀點,它絕不是非黑即白的東西,而是一張沒有邊際的網,也正是因為這種複雜性,我們才很難真正了解自己,也很難真正了解别人。

你談論性格的利弊,說你不可避免地在與偏見的平衡中看待個性,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接受個性的多樣性。

這很好,其實人群無數的面孔都是這樣的,他們為了眼前的欲望和利益,房子、汽車、門票、面孔、女人、權力......甯願強迫自己改變外在表現的性格,選擇戴面具,說對着内心,做無奈的事情,隻是為了最終實作自己的目标,得到自己想拿的東西。虛假中的痛苦,時間中的麻木。

你已經意識到你的認知對人格興趣有偏見,它遠不像成千上萬的無知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不可避免地遵循換口罩的興趣,而深夜當人們靜靜地反思或拿起筆時,隻有在察覺到自己生活虛僞,厭惡自己之後。

沒關系,還有多少人可以一天24小時完成這一切?這個社會似乎越來越有效率和越來越發達,越來越無法通過簡單的勞動、宏觀層面謀生,這是前進必須付出的代價。

重要的是,像你一樣認識到自己問題的人,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真實信念,不要在溫水中忘記自己想成為的人。

你要相信,我們成為原來的讨厭的樣子,才能有一天變成原來的樣子。

哲學家叔本華說過:人的品格是永遠不能改變的。俗話說,"江山易變,自然難動"就是這個意思。是以,我們不再指望改變自己的個性,而是學會接受自己,活出真實。

隻有活出真理,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自我,一生的成就。這已經寫在之前出版的"天生平凡,限量版"中,不再贅述。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性格,都有其相應的優勢,你所要做的就是讓它大放異彩,以自信的态度,堅信因為你有一個與生俱來的性格是不一樣的,不是平庸的。

要出現,要在舞台上展示;沉默,默默思考;要慢而熱,要給時間溫暖;最後,你唯一能得到的就是角色給你的結果。

性格确實決定了命運,《救濟雜貨店》稱:其實所有糾纏不清的人在心裡早就已經有了答案,咨詢隻是想得到心上的選擇傾向。最終的所謂命運還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來。

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在你身邊活過

談論閱讀。

時間是最好的過濾器,從浩瀚的書籍中過濾寶藏,閱讀經過時間驗證的經典,大機率沒有錯。正如村上所說:"時間赢得的東西,時間肯定會證明這一點。"

是的,閱讀畢竟就是閱讀我們自己。其實,為什麼不讀,幾乎所有人的活動基本上都是在認識自己和融入整個自我,這和上面提到的人格聯系在一起,這并沒有開始闡述。

閱讀,對於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要培養智慧,擴展世界。

有人說啊,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比人與豬之間的差距還要大,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主要是天下不一樣的。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根本不是同一個世界,因為你走過的道路,我遇到的人,我讀過的書,你所經曆的痛苦和喜悅,成功與失敗,得與失,幾乎不可能重合。你我兩個世界的内容,大小、深度、寬度,有很多元度的差距是巨大的,再加上性格的複雜性,是以一個人很難見到紅塵的知己、戀夢人和靈魂伴侶。

為什麼要在路上讀一百萬冊書?目的是擴大我們的世界,或世界觀。正如你所說,在生活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為了找到喜歡的東西,去了解喜歡的人,選擇走的路,對生活更滿意。

相比于公路,讀百萬冊書是一種成本更低的方式,沒有沉重的包袱,不用擔心吃喝,不用花昂貴的車費住宿,你隻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舉一本書,就可以在無限的智慧中,在文中不斷開辟新的世界, 拓寬他們的新邊界。

羅翔先生所說的,就是在書本中逃避世界,在書本中創造世界,在書本中認識世界,在書本中超越世界。這也給了我新的靈感。

這四個境界也對應着對讀的熱愛出于不同的原因,有些人愛讀書是為了在閱讀時尋求沉浸和陶醉,這是為了逃避世界,有的是為了追求書世界的完美形态,這是為了創造世界,有的是為了在書中引起共鳴,以清醒地認識自己, 這是為了認識世界,而有的則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尋求永恒的宇宙真理,這是超越世界的。

我認為這四個領域同時存在,同時工作,但從表面上看,它似乎有一些影響。但無論如何,閱讀目的不同的人,無疑會帶來共同的收獲:長出智慧,拓展世界。

你不必在乎自己在讀什麼境界,也不要出于目的而功利地去做,其實每次你決定去讀一本書之前,隻要告訴自己:第一,閱讀真的讓我享受到很開心,其次,閱讀真的是世界最正确的第一件好事,那就足夠了,開始閱讀吧。

知道的人不如知道的人好,知道的人不如快樂的人好。

讀書的時候,不管得失,帶着一顆心,什麼都不做,才能長久。

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在你身邊活過

說寂寞。

這裡,我們需要再次引用以上的話,因為世界性格不同而複雜,人與豬之間的差距比人與豬之間的差距更大。是以沒有人能真正了解誰,人有悲傷和喜悅,月亮有一個陰雲密布的圓圈,沒有人能永遠陪伴誰。寂寞确實是人類的本質。

但寂寞并不可怕,如果你多讀一點關于寂寞的哲學、心理學和文學,你會發現很多思想家藝術家都在頌揚寂寞,隻有寂寞的内在融合才能讓人活得完整。

姜勳在《孤獨六》中說:寂寞和寂寞是不一樣的,寂寞是滿滿的,寂寞會讓人驚慌失措。

我們需要區分孤獨和孤獨,我更贊同百度百科對這兩個詞的解釋,"孤獨是一種主觀的自我意識的孤立和疏離,與他人或社會的感受和經曆,而不是客觀狀态","孤獨是一種介于孤獨、孤獨之間的思考。當一個人不久後離開一個群體時,就會有一種獨特的狀态,這種狀态叫做孤獨。"

人是世襲動物,也是社會性動物,人人不能離開别人而獨立存在,沒有人能忍受絕對的孤獨。我們需要與人互動,輸出我們的思想和感受,并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愛。除了活體器官在活動中,人腦和心靈,即思想和感情也必須是活躍的,否則就不能稱為活人。

一個人因為沒有别人陪伴而感到痛苦是孤獨的,而一個人因為不需要别人了解、充滿飽滿才被别人了解才被别人了解而感到痛苦,是孤獨的。

無論是寂寞還是寂寞,痛苦還是喜悅,确實是人生的體驗,但我們需要觀察和思考,要得到清晰的體驗,否則容易陷入其中,權威們癡迷于此,無法拉開距離才能正确看清。

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在你身邊活過

說愛。

之前寄來的一首詩,叫《一個人活潑》,其中寫道"一個人感到孤獨的家夥,如果一對隻會更孤獨,這些人聚在一起更多,就會跌倒。"

正如你所說,以逃避孤獨和人溝通為目的,最終會适得其反。我們必須與自己和平相處,然後才能處理我們與他人的密切關系。在你愛别人之前,你必須學會愛自己。

隻有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并經曆了一些痛苦的分離,我們才能意識到曾經是唯一道路的悲劇。

你說愛情是一種奢侈,大緻是不可能遇見的,"S人如果彩虹,遇見上面就知道了。"彩虹是那麼容易出現,一直在等待,總會有的。

真正的純潔愛,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東西,可以讓人付出一切,甚至是一個人最寶貴的生命。日常生活的真理、利益和規律,它們在愛情面前蒼白無力,黯然失色。一個男人可以對一個女人說幾個小時的真相,但一個女人隻需要一句話就能讓男人做:"你不愛我嗎?"

什麼是愛?"這就像突然有一個弱點,突然有盔甲。

我确實有幸體驗到一段真摯的愛情,有幸體驗到人生最美好的愛情感受,即使最後還是無法逃脫悲慘的命運,也感恩擁有短暫的時光。

剛才會羨慕那些從孩子到結婚的綠梅竹馬,或者從校服到婚紗的最終結果,以及從青春到後期的無窮無盡。看到他們配對,或者會看着眼睛,會歎息為什麼他們沒有這麼好的運氣。

也經常告訴自己,知足!事情越好,你就越應該從遠處欣賞它們,而不是擁有它們。

如何擁有彩虹,如何擁抱夏日風

天空中的星星 在地面上笑,人無法了解,感覺不夠

如果我愛上了你的笑容,如何收集如何擁有

如果你不為我開心,你會放手其實就是占有

兒子:"我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這樣生活過,這樣你留下來,可能永遠記得?""

渡邊:"永遠。"

兒子當然知道,我腦海中的記憶遲早會被稀釋。她才以這種方式強調:

我希望你記得我,記住我是這樣存在的。

"挪威森林"的第一章回顧過去。

祝大家百事可樂健康安全,歡迎大家經常寫信。

公衆号:邵霞入住

歡迎讀者撰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