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全傳媒
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緻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産業論壇暨2021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的賀信,為重慶大資料智能創新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總書記的賀信,繼續引起我市各界的熱烈讨論。
我們曾表示,我們将深入研究貫徹賀信總書記的精神,順應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舉辦數字經濟産業論壇為契機,依托知識博覽會搭建共享平台,立足實際,确定正确的定位, 抓住機遇,突破瓶頸,大力推動智能産業發展,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着力打造數字經濟更新,開創重慶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打造數字經濟更新
培育高品質開發的新動能
把握時代脈搏,重慶應以創新為引擎,與時俱進,打造數字經濟更新,培育高品質發展的新型動力。
"總書記在賀信中提出,推進數字工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為我們指明了道路,為建築業現代化提供了指導。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喬明佳表示,建築業的轉型更新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深化應用。近年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将"智慧住房建設"作為住房建設領域大資料智能化工作的整體把握,打造智慧建築工地、智慧社群等應用。下一步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打通決策、設計、生産、建設、運維項目全生命周期資料管道,實作全産業鍊資訊化融合和業務協同,推進城市住宅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并刺激建築領域新動态的發展。
8月24日,渝北區召開了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包括18個大資料智能項目,覆寫了多個"核心屏核網"領域。
"總書記的賀信,增強了重慶發展數字經濟和智能産業的信心!"渝北區委書記唐川表示,渝北區将發揮城市區位優勢,依托仙道大資料谷、尖端科技城等國際平台,推動數字産業化、産業化數字化,提升經濟發展"新内容",打造科技創新"磁場";以行業"補鍊、強鍊、延伸鍊"為抓手,帶動"五千億"産業叢集向高端、智能、綠色、支援制造企業進行智能化轉型,推動智能産業、智能制造、智能應用協同發展,促進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快協同建設 創新領先領域,力争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突破3000億元。
"智能化、數字化是未來趨勢,總書記的賀信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建設智能化、數字化交通的信心,為我們提供了方向和重要的後續工作。市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徐仁安表示,全市交通系統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抓住國家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全力提高交通服務品質:一是推進交通規劃, 設計、施工、維護、營運、管理等要素,全周期數字化,推動重點路段、橋梁、隧道、樞紐、路段、閘門等重要節點的交通意識覆寫,重點建設數字化交通基礎設施;二是打造數字出行助手,提供公行"門到門"定制服務,推動檔案電子化和共享互認,建構決策、治理、服務等一體化大資料智能化系統;三是聚焦交通運輸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建立協同創新産業聯盟,開展産業化應用示範,培育交通運輸數字化産業生态圈。
"我們受到啟發,受到啟發!"梁平區黨委書記楊曉雲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深刻闡述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意義,梁平區将堅持以大資料智能為引領,注重産業發展,加強科技賦能,注重社會民生,加強科技建設, 重點加強生态環保科技支撐,打造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打造雙桂湖志成生态城為抓手,繼續擴大制造業,積極推進數字化産業化。加快建設有影響力的科技區、創新高地和城市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更好地支援和引領梁平在新時代高品質發展。
為數字經濟創造新效益
開創數字經濟合作新局面
"智慧城市"的輪廓開始出現,"智慧城市"也逐漸逼近。抓住智能化新機遇,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開創數字經濟合作新局面,重慶應乘勢而上。
"賀信充分展現了總書記對數字經濟和大會的重視,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市政府港口物流辦公室主任巴川江表示,該市港口物流系統将抓住數字化機遇,深化數字經濟國際合作,開創内陸國際物流樞紐和港口高地建設的新局面。具體針對三個方面:一是推動港口物流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更新,以中歐陸海新航道、長江黃金航道為載體,打造"數字管道""智慧管道",打造數字化驅動的現代物流業新生态;二是推動數字化物流服務與先進制造業、現代商貿産業深度融合,重點引進國内外智能物流龍頭企業、潛力企業,拓展生産性物流服務業,形成"管道與貿易與産業"全産業鍊數字化協同發展的新格局;三是深入開展數字化物流國際合作,推動港口物流領域科技創新和成果共享,促進跨境貿易、物流資訊互聯互通,提升物流成本效益,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
"總書記的賀信指明了方向,增強了我們對發展智慧農業的信心。近年來,全市農委系統重點開展高品質、供給側、智能化,大力推行"智慧農業與數字村"建設項目,深入推進農業大資料平台建設,加快數字農業地圖建設,開展"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示範試點建設, 深入實施資訊化進村進村項目,實作全市農業數字化轉型更新。目前,全市農業和農村數字化水準為40.3%,高于全國平均水準4.1個百分點,居西部地區第一。下一步将重點圍繞成都渝地區兩城經濟圈和"一區兩組"協調發展布局,推動全市數字農業農村全面發展,重慶将成為西部數字農業農村發展高地。
"我們對總書記的賀信感到鼓舞。重慶高新區飛馬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程元表示,飛馬創新研究院将充分發揮其平台和人才優勢,全面開展人工智能、城市動态、智能裝備、智能可穿戴裝置等技術和産品的研發和改造,積極推進數字化産業化, 産業數字化,推動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重慶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
數字經濟正在興起,智能時代的未來已經到來。
站在新的起點上,重慶應該把握數字機遇,彙聚全球智慧,關聯所有資源,加強交流和學習,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走向高品質發展,為高品質生活,為數字經濟創造美好未來。
達富特區委書記于慧文表示,大腳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助推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利用達富特石雕保護,用數字技術和成果講述中國的"故事", 聚焦硬體、蒸汽、智能、脈絡,打造五大特色産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實作産業總産值2000億元。圍繞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實作資料資源"共性"于一體,讓城市更加"智慧",讓生活更美好。
重慶保稅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傑表示,重慶雙向寸灘綜合保稅區将緊跟時代步伐,把握發展趨勢,重點布局産業鍊創新鍊,鼓勵制造業企業在綜合保稅區配套研發、結算中心, 加速形成"研發、制造、結算"全價值鍊。同時,重慶雙向寸灘綜合保稅區還将推動打造智能終端産業叢集産業網際網路平台,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試點應用示範區;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完善無人供應鍊協同平台;持續推進大資料智能化轉型,建有多座市政數字化廠房、綠色智能工廠。
8月24日,在江北區中國建設二局重慶分公司總部智能控制中心,值班人員通過電子資訊系統遠端觀察各區、各縣18個在建工程的工地。這是該公司使用數字技術的生動縮影。
"建築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但我們不斷創新,緻力于智能建築中的線上、标準化和數字化工程管理。中國建設局二期重慶分局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張凱毅表示,智能化建設理念符合可持續發展,未來公司将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重點提升數字化治理水準,進一步加大在智能建築領域的投入和研發力度。 節能減排。
銅亮區景弘益科技有限公司财務經理易志留表示,總書記的賀信使公司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加清晰。近年來,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産品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2019年公司被認定為重慶市首批數字化廠房,創新技術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下一步是加快'平台上的'平台化'步伐,持續帶動企業轉型更新,通過全數字化自動化實作高品質發展,盡快實作現代制造和智能制造。
"從國家到市、區層面,都如此重視大資料智能産業的發展,相信未來普通人的生活會更加智能和便捷!"大渡口區春雨路居民張曉宇在看完總書記的賀信後說。
張曉宇說,出門前的鑰匙、錢包是強制性的,現在隻需要一部手機出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隻需掃車碼,買菜購物也隻需要出示付款碼,檢視注冊線上預約,醫療報告可以通過手機檢視,甚至做養老金治療資格也可以線上完成。"我已經61歲了,但我必須跟上智力。智能帶來的便利和驚喜,讓張曉宇"不可抗拒"。她希望大資料智能能在更多的領域和場景中得到應用,讓人們享受更多的便利。
(記者 王亞通 鵬 宇 廖學梅 楊俊 趙衛平 張還建造了王天宇 周宇 陳偉燈 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