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中國共産黨章程明确規定:"除了勞工階級和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外,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回顧黨的早期曆史,作為廣東青年運動的先驅,革命時期農民運動的著名領袖,中央審計委員會的第一任主任,來自廣東省河源市的吳曉賢,是中共如此傑出的代表,他是如此的無私奉獻。

吳曉賢,1897年8月17日出生,192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參加三大共産黨員、五大共産黨員和中國共産黨第六次代表大會,擔任廣州農民運動第三次工廠中的房間主任,1934年2月任中央審計委員會主任, 是中國紅色審計的創始人,1935年3月6日在閩南遊擊戰中去世。作為共産黨的上司幹部,吳曉賢雖然隻有短短的38年人生,但始終帶着"無私、公私、公私、公私"的嚴格要求,留下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

他投身于革命事業,卻不知道他的兒子"已經十三歲了"。1926年,吳小仙與妻子和孩子在廣州團聚,一年後,廣州發生了"四一五"反革命政變,他的妻子和孩子不得不回家,與吳小仙各相處,連通訊都難以保證,直到1933年才收到兒子的來信,了解了家人的資訊。"我不知道你已經十三歲了,"他在3月30日的一封信中寫道,"是以很難對一個兒子無關緊要的父親說些什麼"和"你不能恨我"。

他負責大量的救援物資,但他"越來越窮"。1933年,時任上海互助會救援部長的于孝賢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積極工作,用一切物資營救被捕的革命同志。在6月16日給兒子的一封信中,他寫道:"我窮了,現在我更窮了......就連我今天寫給你的郵票也花了很多功夫。

他嚴格自律,為勝利"攢下每一分錢"。他擔任中國共産黨第一任審計長時,組織起草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審計條例》,建立了嚴格的審計機構,制定了審計員"六不"工作紀律。同時,他将反腐敗的浪費與努力挽救相結合,不斷推進審計監督,要求蘇聯人民政府"節約每一分錢,為戰争,争取一線勝利",不斷奮鬥。這一時期,吳曉賢組建了一支嚴守紀律、廉正廉正的"蘇經濟衛士"隊伍,為蘇政府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廉潔政府"的贊譽。

"環顧同志們,他腳是聖人。俞玉傳玲表,名的傳播燕子。審計是艱苦的,主要的政治觀點是威嚴。哀悼與突破,我必須活着。1935年,陳毅淚流滿面地寫了一首動人的詩《哭泣的他》,高度評價了吳小仙和黨前另一位上司幹部何昌的光輝一生。作為中國審計行業的創始者,吳曉賢于2009年被評為"為新中國建設做出傑出貢獻的百大英雄和榜樣"。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不同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标志。毛澤東曾經說過:"共産黨人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要服從于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于曉賢是無數共産黨員的傑出代表之一,用短暫的一生深刻诠釋了共産黨人的價值觀,其事迹平凡而偉大,值得欽佩,也向後代學習。

作者:李金哲,中國共産黨廣東省委書院社會與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