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笃定前行,書寫新時代偉大事業精彩華章

作者:光明網

作者:馬成,西北政法大學中國法學系、法治文明研究所研究員;王賓通,博士,中國政法大學

歲月不活,季節像溪流。2020年不出所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勤勞、勇敢、團結、自力更生的中國人民踏上了新的曆史征程。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統在新年賀詞中表示,我們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作第一個世紀的目标。這是一個健全的宣言,是無數中國兒童的共同願望,是我們黨對人民和曆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風在下雨,玉石在形。中國共産黨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堅強上司下,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大踏步、艱巨奮鬥,不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在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盛大慶典中,我們感受到了深厚而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國情,堅忍不拔、堅不可摧的意志和戰鬥精神,為中國女排連續11次奪冠和世錦賽奪冠鼓掌,為長征五号遙三号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等一系列全國性盛事歡呼。特别是我國的民族制度和國家治理制度更加成熟的刻闆印象,不僅深深植根于中國的曆史、文化和社會土壤,而且具有海納百川吸收和借鑒其他制度文明成果的精神,使中外古代和現代國家治理智慧和經驗統一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突出諸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使我們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更加堅定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建構小康社會。譜寫新紀元的偉大事業的宏偉新篇章,更有信心。

曆史隻會關心堅定的人、進步主義者、戰士,而不是猶豫不決的人、懶惰的人和對苦難的恐懼。面對時代大勢所趨,面對人民對國家繁榮、民族複興、人民幸福的高度期望,我們不能有絲毫的自滿和懈怠,我們必須振奮精神,抓住機遇,不去想象,不虛張聲勢,決意前進, 在興邦做好工作。

第一,我們不要忘記原心,牢記使命,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黨的目标,建設一個高品質的小康社會。最初的心和使命是我們走新時代長征的不竭動力。群衆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是勝利的根基,是治理的基礎,為人民立黨是我們黨永遠牢記的第一要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維護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實作人民幸福,讓人民群衆共享改革和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展現,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展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深紮根人民,依靠人民,堅定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確定全面小康社會不掉隊,還要保持小康社會的高品質、高标準, 使經濟更加發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繁榮。

二要兼顧、協調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鞏固改革發展成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載着中華民族為之奮鬥的美好夢想。經過長期的艱苦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們将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勝利,實作第一個百年大獲利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來之不易的成績,是我們黨上司人民克服無數困難和障礙,在經曆了站起來富強的大躍進之後,也是在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過程中取得的。為了鞏固改革和發展的成果,使小康社會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和曆史的考驗,展現出持久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就必須堅持和完善各項制度,從國家實際出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建構制度完整、規範科學、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為鞏固改革和發展全面小康社會的成果,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夢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我們隻應為未來而奮鬥,而不是承擔中國的重擔,把個人奮鬥與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結合起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作出貢獻。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人、開拓者、建設者。隻要真誠團結,共同奮鬥,就沒有力量阻擋中國人民實作夢想的步伐!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宏偉的曆史曆程,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時代的風雨,萬物千變萬物,品味人生的滋味,更記錄和見證了我們每個人的創造和進步。目前,中華民族正處于偉大複興的關鍵時期,既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着許多考驗和挑戰。"加油越難,前進就越困難。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新的征程中,我們要敢于承擔、願意奉獻、團結、勇往直前,時刻放棄使命感,不等待的責任感,為未來而奮鬥的緊迫感,以始終如一的決心,一如既往的忍耐力,永不前進的勇氣,用信心取勝, 昂揚的士氣,紮實的努力,共同書寫新時代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