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小國往往在一天之内遊過該國的主要景點,而且價格相對較高"
我對妮娜的陳述點了點頭:"小國沒有裝備精良的工業體系,大多數商品隻能進口,生活成本自然更高。然而,妮娜搖了搖頭,笑着說:"斯洛文尼亞不一樣,雖然物價維持歐盟平均水準,略高于平均水準的國家,但本國人民的生活成本并不高,因為有退稅。

在從奧地利到斯洛文尼亞到洞穴城堡的路上,妮娜給我較長的描述了該國的社會福利和退稅政策,這些政策簡單概括:醫學教育是免費的,失業者至少獲得650歐元(包括300歐元的福利),退休是疊加的(即平均月薪加養老金的76.5%)。 殘障人士可獲得額外福利。退稅是從家庭規模、社會貢獻等角度進行評估的,可以免除消費、交易等高達100%的稅費。
然而,斯洛文尼亞的潛在好處是主要的,現行法律要求該國婦女休不少于365天的産假,丈夫有90天的陪産假,生病的父母休7-15天的陪産假(無限制),學齡前兒童每月50-200歐元的學費,學校直到大學畢業的出勤率完全由國家支付, 家長隻需支付2.5歐元的第一筆注冊費,之後學費是免費的。
看到我難以置信的表情,妮娜把車開進了小路,帶我去拜訪了她的朋友哈維和琳達的家,接着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場面:這對剛畢業的年輕夫婦都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去山上的老森林躲起來,活了五年。
不适應高節奏的城市生活,還是厭倦了職場鬥争?然而,兩者都不是,他們不想被國家囚禁,結果建議被各種人拒絕,是以放棄高薪工作去山上度過他們的一天。
經過幾個小時的閑聊,斯洛文尼亞的高福利制度受到了許多公民的批評,最大的沖突是人口老齡化,勞動力與退休人口的比例接近3:1,相當于三個年輕人養活一個退休人員,這導緻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甚至人均GDP下降8%(2009年), 自2013年以來,幾家銀行不得不從歐盟借錢來維持。
在産業結構方面,該國三分之二的就業崗位來自服務業,不到10%來自工業,這表明斯洛文尼亞的市場競争力遠非歐盟其他國家。哈維一家對"人口老齡化、産業沒競争力,另一方面花錢增加福利"的做法非常不滿,也公開表示反對,但被鄰居評判為"生意多做",賣房老家養雞。
當然,深山老林的生活并沒有阻止哈維一家享受斯洛文尼亞的社會福利,更是一個領取失業救濟金的大地方,再算雞和牧羊人的收入,除了缺乏一點便利,更安全。
從哈維的家鄉到洞穴城堡大約15公裡,它穿過一片約30英畝的草地,尼娜說,曾經在哈布斯堡有數千名騎兵,他們聚集在那裡懸挂洞穴城堡的主人伊拉斯谟騎士。
伊拉斯谟是一位富有的貴族男爵,因為他目睹了哈布斯堡王朝對平民的高稅收奴役,隻在山腰洞穴裡建了一座城堡來庇護平民,王室得知被廢黜的男爵身份并要求交出平民,伊拉斯谟隻是搬進城堡打抵抗,在接下來的一年左右的時間裡, 與200多名平民和30多名騎士護送部隊反擊無數正規軍的襲擊,直到一名仆人嘩變在廁所裡暗殺他。
15世紀被歐洲王室列為禁書的"土匪男爵"還原了悲慘的戰争局勢現場,城堡底部的出入口被摧毀了30多次,外面的士兵用一切手段打破了石門,而裡面的衛兵不停地挖掘鐘乳石堵縫, 使原來不到一米寬的通道,被活挖成一個寬7米、高15米寬的空間。
據妮娜說,如果仆人沒有背叛,伊拉斯谟根本不會死,即使城堡被突破,他也可以躲在地下幾十條隧道裡。然而,考古學家認為,城堡至少有200個地下隧道,其中七個通向山腳下的草地,兩個直接通向山頂,如果伊拉斯谟有足夠的力量逃脫,爬到山頂并不困難。
今天,洞穴城堡是斯洛文尼亞為數不多的收費景點之一,成年人進入内部的費用為13.8歐元,内部客廳,會議室和一些地下隧道向遊客開放,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騎士室,展示了一系列騎士武器和便利設施。
雖然妮娜認為"每個歐洲人都有一個騎士的夢想",但我不認為參觀洞穴城堡意義重大,室内裝飾都是複制品,與15世紀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讀過我文章的朋友也去不了。
在回來的路上,因為為時已晚,妮娜決定住在哈維的小房子裡,當我們到達時,他們正在準備晚餐,我借此機會參觀了斯洛文尼亞農村的家具。
也許是哈維夫婦的性格高大而不羁,他們的房間内部雜亂無章,陳舊不堪,如果挂在牆上的刀子還不整齊,我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對70歲夫婦的廚房。這表明斯洛文尼亞人的收入和教育水準較高,生活也很混亂。
第二天黎明時分,他啟程前往下一站,Crani,途經斯洛文尼亞最大的戶外公園,那裡發生了一個有趣的事件:自2001年以來,該國一再下令"任何人不得出于任何目的摧毀戶外公園的任何設施,包括花卉和植物。但許多外國遊客不知道,是以在2009年,一位英國王室成員在這裡玩耍,目睹了到處都是野花,伸手去拿一朵,然後被判處500歐元外加10小時的社會服務。
也許是歐亞文化之間最大的差別,包括斯洛文尼亞在内的許多歐洲國家,面對這種公開違規,基本上都是零容忍的,沒有任何人性。
克拉尼被《世界地理》譽為"歐洲儲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市",根據文藝複興時期的曆史記錄,匈牙利騎兵占領克拉尼恰逢歐洲發生重大瘟疫,克拉尼逃脫,它也淪為"鬼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南斯拉夫建立後勤基地後才重建, 據說有數萬名勞工在皮革、紡織品、鞋子、帽子和面包等工廠工作,為南斯拉夫前線士兵提供了數十萬套裝備。
與首都相比,克拉尼的資訊更豐富,聖坎蒂亞努斯教堂雖然建于300多年前,但展示了從14世紀末到1789年的數千具骷髅,所有這些都死于戰争和瘟疫。
教堂周二沒有開放,一位牧羊人聽說我們想參觀時帶我們進去,這是我第一次參觀歐洲景點,在獲得許可後,我在手機上拍了兩張照片。牧師告訴我們,教會收藏了3,700多具骷髅,而姓氏中隻有15%是斯洛文尼亞人。
那麼骨頭是怎麼出來的呢?
牧羊人解釋說,他們把我們帶到了教堂的地下室,在那裡,教堂收藏的骨頭不是從地上挖出來的,而是那些在戰争和瘟疫期間一直隐藏在克蘭老城地下防禦工事的人,其中一些人在隧道裡活着窒息而死。 他們中的一些人餓死了,在瘟疫期間被用來關押受感染的病人,經過幾輪死亡和清理,教會牧羊人隻收集了3,700具骷髅中的最後一具。
告别牧羊人回到地面,克拉尼一直籠罩在黑暗中,整個老城區從白天的喧嚣變成了一種甯靜的狀态,距離露天電影院和小舞台聲音隻有一百米。
妮娜說:斯洛文尼亞政府早在2013年就想效仿克羅地亞古城實行票務制度,結果大量老人站出來反對,數百名老人不惜找人沿街日夜簽名反對,看到這些老人如此固執, 政府不僅放寬收費,還為遊客設定了一批表演和活動,露天電影院和中心廣場舞台隻有其中兩個,還有劇院、畫廊、博物館、音樂噴泉等,全部免費。
原本以為妮娜是為了幫我省錢,結果怎麼問她一個愛信的樣子,最後通過服務員才知道:這家餐廳确實排在前10位,價格低廉是因為政府補貼旅遊,是以像克拉尼這樣的小城市會那麼受歐洲遊客的歡迎。
帶着"旅遊城市價格不能那麼低"的中式思維,第二天我嘗試了斯拉夫餐廳和海鮮餐廳,最後不得不承認斯洛文尼亞對遊客真的很友好,至少在景區定價方面,單份斯拉夫餐不能一個人吃完,11歐元;晚餐由蛤蜊,蝦,鲭魚和烤魚組成的海鮮拼盤是最昂貴的,或17.5歐元,意大利或德國的份量為40歐元。
抱着打破砂鍋問完的心态,轉而做成一家面包店,終于找到了一點歐式的價格感覺,一個小三明治2.3歐元,但妮娜一邊沖着付賬一邊說:刷我的銀行卡可以退款。
出門後知道斯洛文尼亞分為兩類稅法,一類是不征稅的平價店,主要銷售進口材料,比如這種從意大利進口的小麥粉、黃油等材料面包店,因為價格随進出口波動,稅額要交給稅務部門統計, 妮娜刷卡将在下個月的賬單中自動從系統中扣除。另一類是征稅商店,以國内商品為主,他們實時記錄要支付的消費稅,例如海鮮餐館的17.5歐元,實際上是在釋出時計算的。
經過這個複雜的解釋,我終于對妮娜之前的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斯洛文尼亞消費不高",對于"歐洲小國好山好水好無聊",我似乎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斯洛文尼亞的價格消費比傳聞低一半左右,至少與意大利和德國相比。
下一站是斯洛文尼亞最着名的布萊德湖,也是我去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地方之一,我想再去一次。
(紀錄片旅行不容易,希望大家不要猶豫,喜歡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