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老吉遭加盟商控訴:虛假宣傳、長期虧損,涼茶“跨界”陷入困局

王老吉遭加盟商控訴:虛假宣傳、長期虧損,涼茶“跨界”陷入困局

|AI财經社 陳暢

編輯|楊傑

提到涼茶品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怕火,喝王老吉"。但近日,王老吉,國家涼茶品牌和一些加盟商"反客觀",有加盟商指責王老吉拒絕履行支援承諾,使他們長期虧損。

事情起源于2017年左右,為了實作品牌和業務的突破性變革,王老吉開始布局"1828旺老吉涼新茶"線下店(以下簡稱"1828王老吉"),試圖學習茶葉店模式,将王老吉品牌以更年輕的形象呈現給更廣泛的閱聽人。

為此,1828年王老吉開始在很多地方開店,大量招收加盟商。不過,其加盟商有回報,認為他們按部就班、買食材、開店,但缺乏王老吉方承諾的店面營運指導、産品開發和品牌推廣支援,店面長期虧損,與王老吉官方宣傳的"70%利潤率"相去甚遠。

對于王老吉來說,這意味着又一次"跨界"的多樣性嘗試,遇到了困難。

加盟商的投訴

"每個人都很痛苦,加盟商賺的錢很少,每天都在賠錢。在一群60多名成員的王老吉加盟商中,一位加盟商表示。據其描述:"我們對王老吉的不滿是,公司拿了我們加盟費卻沒有做宣傳,沒有支援,隻是想從材料上賺到我們的錢,卻沒有想過如何推廣,去促進銷售。"

一位1828年王老吉官方投資經理告訴AI财經新聞,公司對加盟商的支援非常強大,如果在北京開業,第一批加盟商可以享受優惠政策,開通前三個月就加入"托管模式",進入美國,餓了等平台不需要自己加盟建設, 經營、推廣全部由公司承擔,加盟商隻控制茶葉和銷售。至于加盟商擔心經營虧損,對方表示,公司可以保證"每月至少1000個訂單,不補貨差額,3-6個月可以退貨"。

但也有加盟商向媒體抱怨說,1828年王老吉品牌商家口頭承諾,開店的利潤率可以高達70%,但實際上根本無法實作。加盟商表示,其中一些在廣東珠海的核心商圈,投資60萬元開了一家店,開業三個多月後最低日營業額隻有400元;

讓加盟商感到不安的規則之一是,他們必須以高于正常價格的價格從1828年購買王老吉。如果一些加盟商說他們買了每盒111元的海龜醬,但網上價格隻有100元;此外,也有投資人員承諾,2021年品牌将邀請黃聖義、毛曉毅、楊超越等明星發言,但至今沒有動靜。

是以,加盟商普遍認為他們是王老吉"切韭菜"。AI财經網點名王老吉方,被告知1828旺老吉線店由廣州王老吉食品管理開發有限公司管理。但AI Finance自從稱後者的客戶服務投訴以來一直沒有得到回應。

王老吉遭加盟商控訴:虛假宣傳、長期虧損,涼茶“跨界”陷入困局

錯位的"健康噱頭"

AI财經社了解到,1828年王老吉于2017年在廣州開業,當時王老吉相關對外負責人表示,計劃在四年内在全國開設3000家線下概念店。

1828年王老吉和普通茶葉店不同,它主要是"健康,健康"的概念。例如,店内菜單上的主要産品有古法草藥涼茶、中草藥鮮果茶和健康奶茶等系列,其中韓方草藥涼茶還推出了羅漢果金銀菊花茶、明瓜茶、人參凝乳茶等含有中藥元素的産品。

2019年,1828年王老吉宣布推出兩款奶茶産品,浩業杜度奶和酥脆奶,價格在16-19元之間。相關負責人強調,針對奶茶高熱量、易帶來肥胖等問題,王老吉的奶茶采用荷葉,決定了明子、冬瓜等中藥原料,消除不良影響。

但王老吉的"創新"理念并沒有得到業界的認可,反而更像是一個噱頭。祥生資本董事沈萌認為,消費者對奶茶的固有感覺是高糖和高熱量,完全符合健康标準的産品"可能不再是奶茶了"。戰略定位專家徐雄軍也表示,王老吉奶茶提出了"清肺、乾"等功能,短期内要被消費者接受,而要實作差異化競争,恐怕很難實作。

相比市面上高檔奶茶每杯40元,1828年王老吉的産品相對便宜。但微衆泡茶商空間創始人楊慶龍告訴《AI财經》,消費者主要為奶茶的品牌價值買單,而不是價格,這是消費者對奶茶産品的第一動機。他以現有的幾個線上紅茶品牌為例,比如以蜂蜜社交和北歐文化風格為主的Naishi茶;茶色的品牌價值集中在"舊式文化","每個品牌的價值都展現在它們的差異化和獨特的色調上。

相比之下,"1828年王老吉的健康養生觀通常适用于中老年人群體,年輕人缺乏的不是健康,而是生活不枯燥,狀态好。王老吉這相當于想"養生"的理念,賣給"不需要養生"的年輕群體。"楊慶龍說。

業内也有聲音認為,王老吉賣奶茶并不火爆,因為它缺乏與其他網紅品牌相同的網絡營銷手段,但楊慶龍卻不承認這一點:"究其根源,王老吉奶茶店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不會被市場認可。"

據"1828王老吉草本新茶"官方微信2021年6月釋出的内容顯示,1828王老吉門店數量隻有80多家,分布在廣州、深圳、上海等地,這與其3000家開店目标相去甚遠。

王老吉遭加盟商控訴:虛假宣傳、長期虧損,涼茶“跨界”陷入困局

王老吉的"跨界"困境

回顧王老吉過去的曆史,制作奶茶産品并不是第一次跨越國界。公司先後于2016年推出核桃露,2018年推出王老吉可樂,此外還有王老吉牙膏、冰淇淋、椰汁等産品,但水花很小或無病。

王老吉的下一個"跨界"目标是啤酒。2021年7月,王老吉啤酒"哔哔啤酒"新産品釋出會在山東省青島國際啤酒節舉行,王老吉做"精釀啤酒"的消息立即傳開。AI财經社從《王老吉啤酒國家一代》的項目介紹書中了解到,王老吉"哔哔啤酒"精釀啤酒計劃在未來1-2年内沖刺100億元的銷售額。

目前,涼茶市場的發展正面臨瓶頸,王老吉的一系列"跨界"行動也束手無策。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稱,國内涼茶市場擴張最快的是2012年,當時增長達到16.7%;在涼茶市場品牌負責人中,Gadot曾暴露出拖欠、關閉工廠、缺貨等一系列問題,2018年其總裁李春林曾釋出"三年實作上市"的吹噓,但現在三年期已經過,Gadot上市仍無果而終。另一個涼茶品牌及其母公司大理食品集團(Dali Foods Group)更專注于大理花園(Dali Garden)和豆豆豆(Bean Bean)等品牌。

王老吉的母公司是廣州白雲山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白雲山現有的業務分為大健康、大南藥、大業務、大醫療四大闆塊,雖然在外界,白雲山是一家藥企,但大健康闆塊王老吉品牌的銷售收入,是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白雲山大型健康闆塊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為48.21%,貢獻毛利31.84億元,其中白雲山主營業務收入占42.8%。

白雲山對王老基品牌的依賴也導緻公司在疫情期間業績下滑。根據白雲山2020年年報,公司實作全年營收616.74億元,同比下降5.05%,淨利潤29.15億元,同比下降8.58%。白雲山整體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是,2020年其大健康業務的收入将同比下降25%至78.59億元。

王老吉也在加緊擴大品類,以增加收入。其"跨界"研發的産品緊跟目前大衆消費趨勢,這些産品背後的市場是"錢景"。奶茶毋庸置疑,核桃露和椰汁也深受消費者青睐的植物蛋白飲料,"精釀啤酒"是資本的寵兒。據了解,熊貓工藝從2016年到2019年已經獲得了四輪融資,精釀啤酒品牌"鼓勵勇氣"也在2021年獲得了六神磊的個人投資。根據歐睿的預測,到2023年,精釀啤酒市場規模預計将增長到751.3億元人民币。

但王老吉不斷對不同産品進行水質檢測,帶來的問題是其品牌定位開始被混淆,也讓消費者"不以為然"。

楊慶龍告訴AI财經社,"王老吉——涼茶",這已經成為一大批消費者心中烙印的烙印。在他看來,王老吉用現有的成熟品牌符号盲目地做其他品類的延伸,隻能收獲短期利益。"比如1828年王老吉,短期内可以收獲一波加盟費,但從長遠來看,會以失敗告終。是以,他認為:"王老吉所有其他延伸産品都不成功,與營銷無關,與産品無關,關鍵是它們與消費者的現有品牌意識不一緻,王老吉等同于公衆的'做'意識。"

是以,品牌拓展了品類,"做使用者聯想的第一件事"。楊慶龍道:"網友提到王老吉,腦子裡的第一句話是什麼?然後是關于這個詞。否則,投入更多資源可能是一種浪費。而如果品牌的戰略方向錯誤,是不可逆轉的。"

本文由《金融世界》周刊賬号AI财經新聞原創産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均不轉載。違反者必須受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