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朋友很多。我所有的樂隊,僅此而已。
——莫裡西
莫裡西是1980年代搖滾樂的領軍人物,也是英國創作型歌手,被公認為獨立音樂創新者。
在1980年代,他是另類搖滾樂隊The Smiths的主唱。
1987年樂隊解散後,莫裡西開始了他的獨唱生涯,他的成就仍然令人矚目。
音樂雜志NME将莫裡西評為"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
《獨立報》說:"大多數流行歌手在死後都會被賦予自己的地位。
莫裡西的歌詞是講故事的,激烈而詳細的,雖然表面上令人沮喪,但核心總是更深層次的諷刺。
對現實世界的辛辣諷刺成為他個人的标志,坦率的表達會讓他不時陷入公衆輿論。
"對我來說,歌曲不僅僅是輕娛樂。他們是我的受體,引導我進入某種與現實不同的意識,一個不同的共和國,某種自由的共和國。我隻是認為主流文化落後了,是一種把戲。這就像窗外的固體霜,你必須穿着厚重的鞋子走在上面。"
——鮑勃·迪倫
除了一些資深的音樂愛好者和粉絲之外,鮑勃·迪倫的名字還是當今年輕人的搜尋框,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上。
諾貝爾獎評委劍到一邊去不是第一次,但這次與村上春樹一起奔跑實在是苦澀。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動蕩、嘈雜、充滿可能性。
鮑勃·迪倫的青春正值這一時期的中期,在那個風起潮落的時代,與時俱進的歌手很難引起轟動。是以,美國的民權運動和反戰運動,以及以"垮台"為主的反主流文化運動,對鮑勃·迪倫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後來的工作無疑反映了這一事實。
無論舞台有多大,我都想在街上彈吉他。
——吉米·亨德裡克斯
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被認為是其他"激進搖滾"吉他手的祖先。
他憂郁而激動人心的獨特風格展現了強烈的藍調音樂感。
"吉米·亨德裡克斯有自己的獨特性,"布魯斯大師B。B King這樣評價Jimi Hendrix。他是三角洲藍調的偉大發現者。我不認為這與他出生的地方有任何關系。他的音樂非常獨特和有創意,自成一體。他是在和平中複活的人。"
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在2012年滾石雜志全球100位最偉大的吉他手名單中名列前茅。
沒有人認為他不配得到這個職位,The Who的吉他手皮特·湯申德(Pete Townshend)說,當他看到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在舞台上演奏時,他放棄了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吉他手的想法。
我們比黑人音樂更好。
——石玫瑰
20世紀80年代末,英國流行音樂進入低潮,創作《新浪潮》的曼徹斯特也郁悶不樂。正當英國音樂即将進入90年代的低迷時期時,一支名為The Stone Roses的樂隊出現了。
1989年,他們的第一張同名專輯《The Stone Roses》的出版,将英國的"獨立搖滾"現象帶入了一個新時代。
他們也自然而然地成為曼徹斯特獨立搖滾界的上司者,這張專輯在音樂上顯然受到了1960年代美國民謠搖滾樂隊The Byrds以及1980年代剛剛成型的Aid House舞曲的影響。
他們将吉他流行與"獨立搖滾"相結合,進一步刺激了舞蹈文化的發展,被媒體賦予了"新迷幻音樂"的稱号。
彈吉他很像用劍,用雙手,也用心。
- 布袋太
這位日本著名搖滾吉他手、客座藝術家和獨奏家,人氣跨越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甚至跨越了整個21世紀,這位日本搖滾老将仍然是日本的音樂傳奇人物之一,為日本音樂赢得了高度贊譽,并售出了2500萬張唱片。
主要的應用程式商店搜尋"破碎的音樂",并在The Broken App中找到更多原創的好音樂,獨家示範以及與音樂家的更密切互動。
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Breaking Music的官方Twitter:Breaking Music Entertainment官方微信:suiyueyule(昵稱:Breaking Music 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