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科技日報、中國科學日報、環球科學、科學圈、丁香學術、新華社等

重新程式設計再生心肌細胞,使用iPS技術修複受損的心髒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科學

9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強迫重程式設計因子Oct4(O)、Sox2(S)、Klf4(K)和C-Myc(M)的表達可以誘導導體細胞分化,OSKM表達具有誘導細胞重程式設計并産生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的能力,可以誘導人體的CM分化,促進其在體内的增殖, 賦予心髒再生的能力。本研究為心髒再生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治療方向。

實驗表明,OSKM依賴于CM程式設計和去分化,這取決于其發育階段:在新生兒CM中,OSKM表達維持未成熟,增殖狀态;此外,OSKM在成人CM中的瞬時表達可以通過CM的增殖來修複受損成人心髒的一部分。

森林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有助于減緩氣候變化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自然通訊

9月24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估計了芬蘭北部森林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氣溶膠濃度和雲特征的影響。

結果表明,由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形成的生物氣溶膠通過将更多的輻射散射回太空來減少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此外,氣溶膠增加了雲中的液滴數量,使雲層更亮,反射性更強,這兩個過程都随着溫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植被釋放的有機化合物形成的天然氣溶膠有助于減緩氣候變化。

這些過程的輻射效應在幅度上相似,與北部地區人為氣溶膠相比,其綜合效應顯著,在未來的氣候模型模拟中需要更詳細地考慮這一自然機制。

基因型幫助人類祖先生存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科學進展

9月24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GHRd3是一種表達生長激素受體的突變基因,有助于人類在資源匮乏的環境中生存。

這種突變體在大約200萬到100萬年前形成,是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現代人類祖先中一個高度表達的基因,在過去的5萬年裡,這種基因在東亞已經從85%下降到15%。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突變降低了對生長激素的生物反應,使其體型更小,對食物的需求更低。這些與生存密切相關的基因在動物進化過程中通常被儲存下來,它們在現代種群中的缺失可能與農業文明的發展和更多食物的可用性有關。

早期星際宇宙中的重元素可能起源于巨型星系的回報。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自然天體鏡

在9月27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毫米波陣列觀測發現,早期星際宇宙中的重元素可能起源于具有1億倍太陽光澤的巨型星系的回報,挑戰了現有的國際星系形成理論。

該團隊将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望遠鏡陣列(ALMA)瞄準了位于早期宇宙中的氧氣吸收器,其中富氧元素來自周圍的星系,并進一步發現了一個距離脫氧器約60,000光年的候選星系。銀河系的琵琶是太陽的1億倍,暗物質暈的總品質是4000億太陽品質,這次發現的銀河系品質比理論預測的要高出1-2個數量級。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第一顆太陽能探測衛星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中國國際航天博覽網站

9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天博覽會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院研制的太陽能探測科技試驗衛星開幕。該衛星計劃于今年發射,作為中國第一顆太陽能探測衛星,該衛星的成功發射将标志着中國正式進入"日探索時代"。

據悉,該衛星的主要科學有效載荷是太陽H-alpha成像光譜儀,它将實作空間太陽H-alpha波段的首次光譜成像探測。通過對這條譜線的資料分析,可以獲得太陽噴發過程中大氣溫度、速度等實體量的變化,研究太陽噴發的動态過程和實體機理,可以顯著提升我國在日系實體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太陽能電池界面調節領域取得新進展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資料來源:焦耳

在9月28日發表在《焦耳》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該團隊使用基于原子力顯微鏡(AFM)的PFQNM技術表征了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空傳輸層表面納米級表面能的分布,在調節有機太陽能電池界面層納米級表面能的分布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通過将二維MoS2納米薄片整合到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中,研究人員控制了異質結BHJs層之間的組成分布,分子取向和相分離,抑制了電荷複合,提高了電荷提取效率,并獲得了具有增強能量轉換效率(PCE)的穩定光伏器件。

在中國首次發現了混翅蜻蜓的化石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科學通報

9月28日,發表在《科學通報》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南方日留時期早期的闆足蜻蜓蜓新物種Terropterus xiushanensis已經被發現。

基于形态學和系統的發育分析,研究人員重建了秀山恐懼的形式。據了解,體型較大,體長可達近一米,極有可能在華南初期的石陵期淺海地區起到頂級捕食者的作用。新材料儲存完好的附屬物,以及生殖附屬物、尾巴、體表裝飾等特征,為讨論混翅蕨的形态多樣性提供了許多新的證據,其形态特征表明了混翅類群更複雜的進化曆史。

新的鏡面鍍膜提高了引力波探測器的靈敏度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實體評論快報

在9月29日發表在《實體評論快報》上的一篇論文中,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種由氧化钛和氧化釩制成的新型反射塗層,可将LIGO探測器鏡中的背景噪聲減半,使liGO可以探測到的空間大小增加了八倍。

研究人員表示,新塗層可用于LIGO的第五次觀測操作,更新後的儀器有望在未來十年内探測到越來越多的極端宇宙事件。

AI驅動的動态面罩使佩戴者呼吸更輕松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ACS Nano

在9月29日發表在ACS Nano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動态呼吸器,可以根據不斷變化的條件(例如運動或空氣污染水準)調整其孔徑,使佩戴者更容易呼吸,而無需最高的過濾水準。

這種動态空氣過濾器具有微孔,當過濾器拉伸時會膨脹,進而允許更多的空氣通過。由電織納米纖維制成的過濾器大大提高了透氣性,過濾效率僅損失約6%。此外,該團隊在過濾器周圍放置了一個擴充器,将其連接配接到一個包含傳感器,氣泵和微控制器晶片的輕型便攜式裝置。

該裝置與運作人工智能(AI)軟體的外部計算機進行無線通信,該軟體對空氣中的顆粒和佩戴者在運動過程中呼吸模式的變化做出反應。

"電子晶體"第一次被"看到"。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來源:自然

在9月29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對"維格納晶體"進行了成像。維格納晶體是指通過規則排列形成的晶體狀态,以便在特定條件下保持系統能量最低,當電子主導彼此的電斥力超過其自身動能時。

研究人員建構了鎢二硫酸鹽和遠端鎢2的界面,它們調節電子界面之間自由電子的密度,并用一層石墨烯覆寫它以保護晶體結構。在将系統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下幾度後,研究人員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維格納晶體中電子的整齊排列。由于異質結的晶格不比對導緻特定區域具有低能量,是以電子被排列成規則的蜂窩圖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8年及以後的餘額将不再恢複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NSFC​對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 | 一周科技導讀

資料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

9月3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釋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關于交割項目餘額基金的通知》,明确了已關閉項目平衡基金的相關事項。

通知指出,為鼓勵依賴機關和科研人員合理、合規地使用項目資金,自然科學基金2021年屆末資金餘額比例将不再需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2018年及以後的年度結算将留給基金,供依賴機關按照規定,并應不再受兩年恢複政策的限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