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說到河南的大城市,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河南省會鄭州,作為河南最大的城市和全省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鄭州在全省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河南,除了鄭州之外,還有許多曾經著名的城市,其中一個是中國第一世襲的夏朝發源地和首都,它位于河南省中部的許昌市。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河南省許昌市,素有"徐都",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據記載,在帝制時期,因為高士徐被田園耕種的這片土地,洗耳朵在濱水而得名"徐帝"。西周時期被稱為"徐國",秦朝設定了徐縣。這座因水而精神的古城,仍然擁有相對完整的護城河,因為河内是許多蓮花的故鄉,是以也被稱為"蓮花城"。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東漢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侍奉天不朝"和"洛陽破"為理由,歡迎漢朝皇帝遷往徐,成為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221年,魏文笛曹瑜抛棄了韓立偉,以"漢死于徐,魏七昌旭",将徐縣改為"許昌",成為魏國五都之一,"徐昌"一直沿用至今。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聽三國話,每一個願望都對徐昌說。120次,"三國",有52次在許昌,豐富的曆史文物和文物,在漢末的三國輝煌曆史中留下了強勢的一部。如今的許昌,至今仍儲存着關容陵袍的故事發生——墓橋、曹玉祥府、春秋樓、華禹墓等80多個文化遺址,三國文化遺址,被譽為"三文化家園"。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到許昌來說,最值得一看的旅遊景點是曹玉祥府。據記載,曹操自上任以來,一直在這裡生活和生活,處理軍用飛機事件。雖然一千年前的遺迹早已存在,但這座以曹操聞名的城市,卻沒有忘記這個功勳。2008年,當地投資2.3億元,在原址重建這座宏偉的曹渝香宮,成為曹魏文化主題景區首個綜合展示地。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東漢建安五年,曹操東正戰俘在關羽和劉備的贛下,兩位妻子關羽為了保護皇帝的安全,暫時依附于曹操。回到許昌,曹操給漢朝皇帝請封封關羽為漢喊侯,并給房子一個地方,讓關羽和兩位皇帝住在一起。關羽為避免嫌疑,将兩棟房屋分成兩間,讓兩位皇帝住在内院,在外院舉着蠟燭,夜讀着《春秋》,春秋樓從此得名。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在許昌,"關玉嶺橋摘袍說曹"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名字。據記載,關羽得知劉備的去向,決心挂印金,曹去找哥哥。曹操率領馬匹追到西邊的城靈嶺橋頭,送上酒袍,為關羽修行。關羽怕有騙子,于是立刻上橋,身上挂着一件刀尖的提貨長袍,敬拜就走了。曹操和關宇,一個愛的人才,一個忠實的,從此成為子孫後代生活的楷模。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說起河南省的古塔,人們應該最熟悉的是文峰塔中間的許昌市文峰路。該塔由徐州志周鄭正光于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建造,塔高51.3米,結構嚴密,氣勢恢宏,被譽為河南200多座明代磚塔之冠,"文峰塔"也被命名為"許昌十景"之一。

河南這座城市 被譽為“漢魏古都”年接待遊客1470萬有望晉升三線

在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徐長文旅遊業的勢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貢獻。據統計,2020年,許昌市共接待遊客1474.5萬人次,完成生産總值3449.2億元,同比增長2.7%,随着許昌文旅遊品牌在國内外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推廣三線城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