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鹽田9月23日電(通訊員于俊軍何漢語立軍/圖)疫情爆發以來,鹽田學院師生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積極調動資源投入到各項抗疫工作中。其中,音樂學院、工藝美術學院等師生發揮自己的專長,以"藝術"抗疫,通過原創音樂、民歌、詩歌、繪畫、短視訊等方式,創作了一批内容豐富多彩、短小精制的文藝作品,以文藝的力量為一線抗疫人員提供支援, 克服疫情的士氣。

圖為新工程工業研究所創作的作品
為"小戰士"加油精心制作的歌曲
"寶寶不怕不怕,離開小家和大家,你要聽話,為你穿上大紅花......"中秋節前夕,由鹽田學院組織部主任林平蘭、音樂學院院長林榮華、林平蘭創作的原創歌曲《寶貝不怕》溫暖線上,為與世隔絕的孩子們歡呼,帶來溫暖。
據悉,莆田市本地确診病例中,14歲及以下學生感染已成為疫情的突出特征。他們第一次離開父母被隔離,就成了很多人的關心,中秋時節他們無法與家人團聚,音樂家林榮華、林平蘭一夜之間給住院和隔離的孩子做了"寶貝不怕"。
"前後大約一兩個小時,我會寫下整首歌詞,希望能向孩子們傳達對社群的熱愛,鼓勵他們正視困難和挑戰。"歌曲作者林平蘭說。
"每次嘗試唱歌時,我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希望用這首歌給孩子們帶來溫暖和力量。歌手林亞麗說,作為八個孩子的母親,她對這首歌印象特别深刻。
據作曲家林榮華介紹,創作期間戴面具的人來讨論,哼哼唧唧。一夜之間,從作曲、作曲、伴奏到演唱,隻花了48個小時就完成了。
特色音樂 藝術 鼓 流行 防疫知識
"在過去,戰鬥依賴于火炮,現在的戰鬥是面具。核酸檢測是重點,人跨一米是最可靠的。"近日,由公谷市代表傳承人、鹽田音樂學院副教授黃琦創作并演唱了《疫情也是戰争情勢》,僅用了四小段,郎朗就嘴邊短短的一句話,将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生動地唱了出來。
"疫情來得快,周圍有很多人參加一線戰争活動,廈門有很多學生前來迎接,各種親身經曆讓我萌生了創作這首歌的思路。說到創意,黃琦認為,疫情期間需要提高防疫意識,才能鼓動這種流行而生動的表達方式,推廣科學防疫的竅門,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據悉,"疫情也是戰争情勢"通過鼓聲助力抗擊疫情,是一種比較新穎的疫情防控宣傳方式,既直覺、立體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和正能量,又能把鼓點帶入大衆的視野,可以說是一種雙拍。
圖為學生蘇玉軒的作品
豐富藝術形式傳遞積極的抗疫能量
"這傷害了這些獨自孤立的孩子。9月15日,一段"一條狗加油"的視訊觸動了無數人的心,"一條狗"的方言瞬間打破了警戒。這首詩的作者、鹽田學院附屬實驗國小的語言老師林立軒說,他想用這首詩告訴孩子們,一切都會過去的,雨過後你就能回到親人身邊。
莆田學院工藝美術學院的師生們用另一個靈感來推動戰争。"9月15日,在我們看到醫務人員給學生進行中暑和嘔吐核酸檢測後,我們呼籲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戰争火上澆油。工藝美術學院書記徐振群表示,有100多名學生參加,随後還有20多幅優秀海報作品用于網上展覽。希望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我們可以向在疫情前線戰鬥的英雄們緻敬。
此外,安第斯新工程技術學院第五學生黨支部,由學生黨員主演,自發拍攝校園防疫宣傳視訊,如"每次進入宿舍需要取溫""手部消毒用品""當發現有成員的宿舍有體溫過高""禁止宿舍連續門", "适度運動但不聚集""食堂排隊和吃飯間隔開放""流行病下線上課堂學習文章"......通過短視訊進一步推廣防疫知識,引導學生和部分網友養成良好的防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