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 張環軒)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深圳時代伯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分行共同主辦的"以色列理工學院中國"創新創業大會第50屆路演暨"突破創新"時代伯樂醫療健康産業論壇在深圳舉行。會上,時代博樂醫療投資進階副總裁趙偉發表了題為"未來十年如何布局醫療器械投資軌道"的主題演講。
投資的本質是投資未來,在嘈雜的世界中找到明确的長期要素,趙先生說。對于醫療行業來說,有三個根本邏輯長期保持不變——需求側的人口老齡化、供給側國内競争力的提高、批量采購的正常化。
首先,人口正在老齡化。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衛生支出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衰老對醫療費用的影響外,疾病範圍可能會發生變化。疾病譜系的變化進一步傳遞到診斷、治療、康複和監測四大環節,會有相應的投資機會和軌迹,可以重點關注與衰老相關的診療方法,如癌症篩查中的診斷環節、床邊診、治療環節中的微創介入器械等。 康複在智能康複中。
二是國内競争力提升。相關資料顯示,近年來,國産裝置批複總量遠大于進口裝置,有的三類裝置許可多于進口裝置,如骨科裝置、呼吸麻醉急救裝置等,說明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經驗,越來越多的國内企業獲得了醫療器械市場的"門票"。
第三,批量采購政策。頻段采購已成為常态化趨勢,主要目的是從國家層面出發,帶式采購是為了開源節約,減少醫保支出,緩解醫療費用昂貴的問題;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者需要不斷提高認知度,開闊視野,挖掘臨床需求強烈、市場前景廣闊的創新醫療器械電路,或醫療美容、口腔、輔助生殖等内生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