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分布式雲|2021全球分布式雲大會,上海站。在全球分布式雲大會的不懈布道下,雲計算行業對分布式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湧現出大量分布式雲技術和實踐成果,為分布式雲計算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21年全球分布式雲大會為分布式雲計算的發展增添了又一強大動力,大會包括分布式雲主題報告、邊緣雲論壇、雲原生論壇、分布式資料庫論壇等四個論壇,重點關注分布式雲、邊緣計算能力、雲原生、分布式架構等技術和實踐。全球分布式雲聯盟聯合阿裡雲、騰訊雲、谷歌雲、中興、JD.com、天愛雲、Netcentric Technology等國内外分布式雲頂級技術服務商,暢談分布式雲創新新趨勢,尋求雲計算轉型的新未來,分享分布式雲計算的新紅利!
9月16日下午,在雲原生論壇上,第二屆雲原生CEO張偉發表了題為"雲原生時代運動與維護趨勢"的主題演講。他說,容器管理的未來趨勢必須是比大型集中式叢集更邊緣化、更分散的叢集。而雲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幫助每個企業都能輕松管理雲原生環境,讓每個人都能輕松成為雲原生的傳輸大師!

雲原生重塑 IT 技術體系
張說,雲計算行業已經從實體機時代發展到虛拟化時代,再到雲原生時代。從裸機時代到虛拟化時代,整個架構和軟體使用以及軟體設計并沒有太大變化,雖然微服務存在于虛拟化時代,但微服務的大規模應用卻處于容器時代。雲原生是軟體行業最大的趨勢之一,已經改變了行業開發、部署和營運軟體産品的思維方式!
張總表示,從單體架構向微服務架構的轉變,包括極緻的彈性擴充、自愈故障等,必将為雲原生時代帶來新的變化和巨大的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提到Kubernetes是很重要的。Kubernetes現在是企業部署的規範,中國82%的企業已經在使用Kubernetes。每個企業的研發部門、測試部門都會建立不同的Kubernetes,以滿足部門的使用需求。然而,Kubernetes本身操作複雜,缺乏企業級功能,而Kubernetes主要實作容器排程和編排,如果需要實作容器監控、運維,包括CI/CD等工作,需要大約30多個開源元件才能完成"雲原生環境"的運作。如何幫助企業實作統一管理、統一安全控制,以及如何降低營運難度,降低營運人員成本,二雲為企業提供開箱即用的軟體,一站式解決企業雲原生系統管理、營運和建設等問題!
張先生說,像一些工廠一樣,他們需要在每個工廠都有一個IT環境,而且他們是一個基于雲的邊緣環境。而市内很多工廠根本找不到 kubernetes 的營運商,第二雲的價值展現在這一點上,第二雲不僅能支援中心實作多個 Kubernetes 的統一管理和操作,還能讓邊緣營運人員快速上手。
雲原生時代的運維趨勢
張偉認為,傳統的監控已經無法适應雲原生環境,相比于傳統的故障采集統一視圖,在容器、Kubernetes時代,"人肉模式"已經無法确定,隻能利用AI算法能力進行機器學習、報警整理、分類和分析,進而快速給出故障判斷。
同時,在容器和Kubernetes的時代,傳統的應用微服務被拆分成幾十個容器,每個容器生成日志,日志數量增加了好幾倍以上。作為對監測的補充,引入了可觀察性的概念,以降低經驗和不确定性的門檻。可觀察性在極低門檻和圖像化的方式使人員的操作具有比喻性,清晰地看到系統的目前狀态,張偉認為,可觀察性就是将資料可視化給客戶。比如人體疾病,醫療上可以把這塊紅。系統也是如此,一旦系統變紅,操作人員不再有經驗也知道紅色是故障。可觀察性帶來的變化使操作員能夠做出準确的判斷,而不必積累大量的操作經驗。
中國大陸和台灣的雲原生智能運維
張總表示,在運維時代,迫切需要傳統的運維資料和雲原生運維資料,讓客戶在單一頁面具備全鍊路型、全棧系統運維管理能力,實作"靈敏穩定兩态"運維。
張總表示,第二個雲産品設計理念主要幫助客戶解決雲原生時代,如何更好、更智能地解決營運問題,包括聲明性API、功能可插拔、綜合可觀察性、易用性、服務治理、AIOps甚至NoOps。
(中台雲原生智能運維架構圖)
Zhang表示,架構圖的底部灰色部分是基本能力,基于此,客戶可以選擇部署Kubernetes、Rancher等環境,使用第二個雲來實作管。Second Cloud 還可以為客戶提供隻需按一下按鈕即可部署 K8 的能力,以部署雲原生環境的完整、高度可用、零代碼可視化。客戶在平台的運維算法中,實作全量資料,實作多算法、多源智能分析。不僅如此,第二個雲還可以幫助客戶進行業務級的資料呈現和分析。
在可視化台中,客戶想要呈現的内容可以靈活配置和可視化,所有管理行為,多租戶都是通過一個中央平台進行統一配置,形成多種功能。
開箱即用的容器雲平台
首先,張先生表示,Second Cloud将為客戶提供一個開箱即用的容器雲平台,該平台包含了之前的30多個元件,所有這些都是一鍵式部署,而客戶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插件式部署。其次,第二個雲提供了一個簡單統一的可視化頁面,為客戶提供一緻的界面體驗。第三,二雲在開源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安全合規增強和優化檢查,包括配置、人工修複等。第四,在應用遷移方面,秒雲支援為暫時無法适應的應用建立虛拟機,進而降低傳統應用遷移的成本。最後,在面向生産中,第二雲具有多網支援、資料權限管理、資源配額管理、資料一緻性、線上熱更新等特點。
多 Kubernetes 的統一編排和排程
張先生說,Kubernetes有幾類,Kubernetes有不同的釋出者,不同版本的Kubernetes,不同的硬體平台等等。進入容器化時代,第二雲可以實作X86伺服器與多戶伺服器的混合。在信件建立方面,Second Cloud也在做全方位的支援:
在處理器層面,秒雲支援海光、兆芯、飛鵬等不同架構的國産處理器,是目前國内唯一支援神威處理器的容器雲平台;
在作業系統層面,支援中标麒麟、銀河麒麟、UOS、深海系統等國産作業系統;
在伺服器硬體層面,支援華為泰山、中科曙光、中科可控、長城、華誠金瑞等國産伺服器。
二雲為多個跨地域、跨房間、多雲的Kubernetes叢集可以實作跨叢集應用釋出,失敗自動遷移。支援運維分析能力元件多站點部署、計算下沉、集中/雲化分析結果聚合,無需海量運維資料上傳,支援多級、多K8s雲原生可觀測性和集中運維。
資料驅動響應機制的 AIOps
(資料驅動響應機制AIOps圖)
張總表示,二雲資料驅動AIOps,可以幫助客戶采集所有資料,幫助客戶根據算法和資料進行比對,實作符合客戶的最佳算法模型或算法場景,同時,二雲與第三方合作,幫助客戶實作智能日志異常檢測、趨勢預測、根本原因定位等。
全鍊路雲原生可觀察性
張總表示,第二個雲将針對故障問題和操作問題的解決方案稱為全鍊路雲原生可觀測性。所謂全鍊路,是指從底層硬體伺服器到網絡安全裝置再到雲原生環境。實作全場景可觀察,全名額可監控,全球智能運維。零碼自定義資料分析"APP"平台,一采集一資料,即點對點,滿足各種資料分析需求,快速定位故障并一鍵監控診斷。包括資料分析模型、圖表、警報、全景視圖、界面菜單...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完全圖形化的零代碼按需定制。專業人員還可以通過編碼(SPL/regular/script)在平台上開發分析插件。滿足上千人的個性化需求,可以滿足營運/網絡安全管理/業務管理人員等不同部門、不同權限人員,展示不同的分析結果和頁面,滿足多源資料綜合分析的需求。
二次雲,幫助企業在雲原生時代輕松解決營運挑戰
二雲是國内首家專注于雲原生運維的企業,在K8s生态成為企業雲原生平台常态化時代,幫助企業統一管理、智能運維,快速建構雲原生系統,提高雲原生系統管理、易用性和可觀察性。二次雲為企業雲原生系統運維場景設計,功能強大,使用簡單,體驗卓越,快速實作傳統企業雲原生更新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