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
陳明,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曾任膠南市書畫學院院長、膠南市文化博物館館長、膠南市美術家協會會長。
1969年,他開始創作和出版作品。在人民美術出版社等50多家出版社和各種報紙上,出版了一千多部作品。《饑餓》于1978年出版,首期《藝術》封面,《海浪中的喜悅》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玩浪》入選第四屆全國水彩粉畫展,《海風》獲第五屆全國美展三等獎......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展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自1979年以來,創作的《回到母親的家》等作品由文化部、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交流中心等部門發往法國、英國、加拿大、阿根廷等國家展出。許多作品被國内外機關和個人收藏。
作品欣賞
卓卓功畫民間
溫高泉
縱觀陳明的年度創作和出版記錄,獲獎,亮點在他面前閃現,從20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創作生涯30多年,他辛勤耕耘在民間主題漫畫、版畫、海報、年畫、中國畫、油畫、創作和出版不下千部作品, 真的可以說是碩果累累的,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出版物和獲獎的專業家庭,得到了國家、省、市等多家出版機關和廣大公衆的認可、認可和好評,真是令人興奮。這作為一所國中還沒有畢業,從民間自學成才的畫家身上确實很有價值。
陳明是我的戰友和學生,在海軍北海艦隊的藝術創作團隊中,他隻是一個業餘的中堅力量。一度和其他幾個人專心緻志地學習創作業餘骨幹遊戲,無意中造成了紙張的浪費,一直受到我"嚴厲月曆"的批評。然而,他确實在那次健忘的訓練創作中得到了鍛煉,成為北船創作團隊中不可或缺的業餘骨幹。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特別是在他職業生涯之後的掙紮中,幾乎每年都會不斷聯繫我,聽到他的進展。看看他的成就,和他一起品嘗創造之美。
陳明是一個務實而有意願的人,他把學習和創造結合起來非常緊密,一邊學着做,永不止步。他也把生活和創作結合得更加緊密,關注群衆的喜悅,關心農民的審美要求。同樣是新年畫,他能畫出的更美更甜美,可以說是貼近生活,貼近群衆,表現新時代農民福壽娛樂是他創作的主題。他有一顆中國人的心,一顆對廣大中國人的不斷思考,尤其是中國人愛上農民的心,這在今天特别有價值。藝術來自生活,高于生活,最後也在生活,服務生活,陳明的道路如此突然地熄滅了。
對于沒有上過職業大學學習的陳明來說,眼前這個職業的困難是可以想象的。如何逐漸掌握各種繪畫技巧,就是他會遇到無時無刻的困難,然而,因為他有強烈的創作欲望,為8億農民,同時掌握了勤奮、勇于探索的鑰匙,困難已經被他突破,技能也在日新月異。無論是地球,國外,在他手中都是中國,都能夠被廣大農民所了解和歡迎。如今,他的目光漸漸遠離,開始涉水進入現代和前衛的油畫領域,開始探索中國民間繪畫、剪紙等強烈的裝飾色彩,并将油畫中印象派甚至野獸的色彩與表現主義相結合,以産生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這不能說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和進步。
陳明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作為基層群衆文化幹部,他一方面不斷創作,一年竟然能創作20多幅畫。一方面,積極開展群衆藝術輔導工作,抽調出一批年輕作家,使古南成為創作新年的重要陣地,他和這些年輕作家的作品營造出濃厚的本土氛圍,色彩鮮豔,構圖新穎,形象飽滿帥氣,不僅受到國家出版社的競相出版。同時在北京最高藝術館——中國美術館舉辦,多項作品由國家級和省級博物館收藏,部分作品還榮幸地出國參展,代表中國政府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或被選為國家贈送給國外重要客人的禮物。90年來,膠南被文化部評為"中國現代民俗畫村"榮譽稱号,陳明還被文化部授予"中國現代民俗畫村優秀參贊"稱号,青島市委授予他"青島市優秀共産黨員"稱号,南方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優秀專業技術頂尖人才"和"勞動模範", "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号。
藝術是藝術家,也是人民,隻有受到人民的歡迎和接受藝術,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在中國農民占多數的中國,陳明從事民間藝術,無疑是非常現代和有活力的藝術。它就像百園牡丹,璀璨奪目,氣勢恢宏,也是國寶宮最具民族特色和東方魅力的宮殿。願陳明讓它更有活力,讓它閃耀得更燦爛。
2002年12月在元瑤村
(作者為著名油畫家,曾任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創意室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