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國水産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産學會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水産技術推廣機構(水産動物疫病防治機構)、相關專家:

為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漁業轉型更新大會精神,進一步推進水産養殖綠色發展,促進水産養殖藥品減量化和增效,提高水産品産品品質安全水準,2018年,國家水産技術推廣站将繼續組織相關省份開展水産養殖藥品減排試點。為了做好試點工作,我站制定了《2018年水産養殖藥物減少行動試點實施方案》,現發給您,請您參考實施情況。

為大力推進水産養殖綠色發展,促進降低水産養殖藥物效益,確定水産品品質安全,2018年,國家水産技術推廣站(以下簡稱"總站")将繼續組織相關省級水産養殖技術推廣機構(水産動物疫病防治機構)開展減少水産養殖藥物試點行動。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

<b>,整體思維</b>

深入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漁業轉型更新促進會精神,以"生态防控、減少毒品使用、成本效益、綠色發展"為目标,以國家水産技術推廣體系為主要技術支撐力量,聯合水産養殖研究院和大專院校, 圍繞水産養殖綠色發展和減少魚藥使用效率,圍繞技術和模式整合創新,深入制定水産養殖藥物減排行動,探索抗生素使用。為現代漁業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b>,目标任務</b>

2018年,将在北京、天津、河北、遼甯、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草魚、鯉魚、鲭魚、水獺、羅非魚、鳗魚、鲭魚、觀賞魚等14個省(區、市)開展減少水産藥物試點項目,打造水産養殖藥物減少行動核心示範區,覆寫一定數量的核心示範企業, 嚴格執行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使用管理制度,減少水産養殖中化學和抗生素魚類藥物的使用,與2017年相比,全年核心示範區魚類藥物使用量減少5%以上,總結形成可複制和可複制的水産養殖藥物減少和增效技術模式。

<b>三,品種和區域</b>

<b>(i) 大嶺.</b>以遼甯省葫蘆島市、山東省煙台市為核心示範區,以工廠養殖模式為主,防治弧菌、愛德華時代細菌等引起的疾病,減少使用鹽酸多西他賽、氟苄、磺胺類等漁藥。

<b>(ii)</b>以廣東省中山市、山東省微山縣為核心示範區,以池塘養殖方式為主,主要控制由結節生孢子蟲病、弧菌等引起的病害,減少甲地西辛、磺胺類捕撈藥的使用。

<b>(iii)鲭魚.</b>作為廣東省清遠市的核心示範區,池塘養殖模式,主要防治柱狀黃菌、氣體單核細胞菌等引起的病害,減少新型硫酸黴素、氟苯丙胺、磺胺類捕撈藥物的使用。

<b>(iv)羅非魚.</b>以廣東省茂名市柳州市為核心示範區,以池塘養殖方式為主,主要防治鍊球菌、弧菌等引起的病害,減少使用鹽酸多環素、硫酸腎黴素、氟苄嘧啶、甲替辛等捕撈藥。

<b>(V)鳗魚</b>福建省青柳縣作為核心示範區,以池塘養殖模式為主,主要以控制鍊球菌、愛德華時代細菌等引起的疾病,減少氟苯甲、磺胺類捕撈藥的使用。

<b>(六)草魚.</b>以河北省、安徽省漳州市、江西省安慶市、江西省南昌縣為核心示範區,以池塘養殖方式為主,主要防治鍊球菌病、氣體單細胞細菌等引起的病害,減少鹽酸多環素、氟苄星、甲替辛等捕撈藥物的使用。

<b>(七)鯉魚.</b>遼甯省遼中縣河南省開封市為核心示範區,池塘養殖模式,主要控制柱狀黃菌、氣體單細胞菌等引起的病害,減少鹽酸多環素、氟苄基、磺胺類捕撈藥的使用。

<b>(八)個鼻涕蟲.</b>以天津市渝嶼區、江蘇省揭陽縣、湖北省孝縣市為核心示範區,以池塘養殖方式為主,主要控制由氣體引起的單核細胞菌、柱黃菌等引起的病害,減少鹽酸多環素、硫酸新黴素、氟苯甲酚等漁業藥物的使用。

<b>(九)鲭魚.</b>以浙江省湖州市為核心示範區,池塘養殖模式,主要以控制鍊球菌、諾卡西等引起的病害,減少使用鹽酸多環素、甲基苯丙胺、氟苯甲酰考等捕撈藥物。

<b>(十)斑點叉尾 </b><b> </b><b>.</b>仙桃市和湖北省嘉嶼縣為核心示範區,池塘養殖模式,主要控制氣單核細胞菌、愛德華氏菌、羅氏-耶爾森菌等病害,減少使用江諾沙星、氟苯甲考、鹽酸多西紫杉醇等捕撈藥。

<b>(XI)觀賞魚(金魚和錦鯉).</b>以北京市通州區為核心示範區,以工廠化養殖和池塘養殖模式,主要防治鍊球菌病、弧菌、氣單細胞細菌等引起的病害,減少使用鹽酸多環素、硫酸新黴素、甲替辛等漁業藥物。

<b>第四,關鍵任務</b>

<b>(一)大力推動精準藥物技術普及</b>

堅持科學規範使用魚藥的原則。開展水産動物病原菌耐藥性監測,找出核心示範區病害背景,了解和掌握主要病原菌品種的藥敏性及其變化,為指導水産養殖業準确使用藥物提供資料支援。加強精準用藥技術指導,準确診斷病原菌,通過藥敏試驗準确選擇藥物、确定用藥劑量。

<b>(ii)嚴格執行處方藥使用管理制度</b>

堅持依法使用魚藥的原則。嚴格遵守《動物防疫法》、《獸藥管理條例》、《獸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使用處方藥必須有漁獸醫或漁村獸醫出具的處方單,并在其指導下,嚴禁違法使用處方藥。

<b>(iii)推廣綠色生态健康農業技術</b>

堅持水産養殖綠色發展的原則。建立水産養殖藥物減毒行動核心示範區,從綜合病害防控技術、多品種比對生态養殖技術、水産養殖全過程水質控制技術和品質控制技術等方面整合技術創新,探索形成具有良好病害防控效果的綜合技術模式, 漁業和藥物使用量小,節水減排,技術操作簡單,深受漁民歡迎。

<b>(4)加強育種全過程的品質控制和管理</b>

堅持嚴格監控育種關鍵方面的原則。按照農業部水産養殖健康水産養殖示範養殖場建設的有關規定,試點企業應完善企業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貫穿水産養殖生産全過程的品質安全監測技術模式,消除品質安全隐患,建立水産養殖生産和水産養殖藥物使用記錄制度, 并穩步提高水産養殖産品的品質和安全水準。

<b>(五) 注重疾病監測和預報</b>

堅持以預防為主的疾病防控原則。充分發揮國家水産養殖動物疾病檢測體系的技術支援作用,加強監測,及時釋出疾病預測和預報資訊,建立健全疾病資訊快速報告管道。同時,利用手機APP等現代媒體手段,多形式、多管道釋出疾病預報和預報資訊,提高資訊對家庭的速率和覆寫面,使疾病及時預報,推進防控。

<b>V.相關要求</b>

<b>(一)加強組織上司</b>

各試點省份的水産技術推廣機構應當按照主站制定的試點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制定各自轄區的試點工作方案,包括試點品種、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并為每個試點品種在核心示範區選擇5家以上核心示範企業, 并在4月30日之前将其送出給總站的品質和安全部門。成立試點工作上司小組,負責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確定試點工作順利完成。要充分調動試點企業的積極性,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抗生素零使用試點技術。

<b>(二)加強技術指導</b>

為確定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總站成立了水産養殖藥物減少行動專家工作組(附件1),在試點省份開展減少毒品技術指導和其他相關工作。試點省份水産技術推廣機構應定期對試點企業開展技術指導和教育訓練,重點開展綠色生态養殖、綜合病害防治和精準用藥等知識和技術,如有技術問題,請與主站品質安全部門或專家工作組成員共同解決。

<b>(iii)做好生産記錄</b>

各試點企業應認真做好各種生産記錄,包括放養品種、數量、規格、飼料來源、投餌量、魚藥使用品種、内容規格、價格、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時間和效果等,為年底水産養殖藥物減少效果統計提供資料資料。

<b>(四)廣泛宣傳和指導</b>

請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際網路和手機APP等媒體,全方位宣傳普及水産養殖綠色發展理念,水産品品質安全法律法規和技術,大力推進水産養殖藥物減排行動,取得良好經驗和良好做法,為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提供廣泛的輿論支援, 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b>(五) 及時總結結果</b>

各試點省份的水産技術推廣機構要跟蹤試點工作,掌握工作進度,確定試點任務圓滿完成。2018年試點工作總結(包括轄區試點工作實施情況、典型經驗和社會經濟效益、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建議)、試點企業魚類和藥品使用情況統計表(附件2)、減少養殖藥物用量的技術模式及效率(包括總體技術路線設計, 養殖能力、水質控制、病害防控、投入使用、養殖管理等技術措施)已于11月15日前送出總站品質安全部。

<b>星期五,聯系資訊</b>

聯系人:馮東嶽,國家水産技術推廣站品質安全分局;

聯系方式:010-59195495 / 1381195646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b>附件</b><b> 1:</b><b> 專家工作組</b><b>水産養殖中減少藥物行動小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