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望辰
不去阿裡山,不去日月潭,不去101,中國的金銀島台灣還有什麼可玩的?去茂密的森林,去山,去海邊,去看花草樹木,鳥兒和動物,去看特殊的地質景觀,打造奇葩的風景。在島嶼的有限區域内,環境,生态系統和動植物非常多樣化,良好的自然教育體系,小徑的建設和維護,使我們能夠更容易地看到奇怪的生物和景觀。本文作者王晨六次通路台灣,先是作為"青年強者台灣旅行推廣大使"完成"台灣野花約會之旅",後來擔任《自然》雜志創意總監,主持"台灣博物館之旅"活動。讓我們跟隨他的腳步,看看台灣如何運作。
溫馨提示:台北轉運站四通八達
台灣的鐵路系統發達,去台灣旅行可以成為台北的中轉站。
台北車站不僅是台灣最大的車站,也是大台北地區首屈一指的交通樞紐,每天有超過50萬名乘客使用該站,在乘客數量方面排名世界第25位。即使您要去的地方沒有直達列車,通常也可以通過換乘到達。例如,到南投縣的雲霧森林,你可以從台北乘坐台灣鐵路到台中,然後從台中火車站到南投水或汽車。前往墾丁,您可以乘坐從台北到高雄的高鐵,然後換乘墾丁快線。

南投縣鹿谷鄉的健忘森林被譽為台灣森林名片,整天霧蒙蒙的,猶如沉睡的仙境
<h1>雲霧森林:潮濕的仙境</h1>
從未去過雲霧森林的人根本無法猜到那裡的情況。
由于水蒸氣通道位于台灣中部的山區,雲霧森林大部分時間都是名副其實的雲層覆寫。總是有雨,總是有霧,煩人的濕度,也帶來了不同的風景。當偶爾的雨停了,太陽照耀,薄霧升起,山脈變成了水墨仙境。如果說阿裡山地區是最知名的雲霧森林,我認為,位于南投縣西投森林遊樂區和樹林溪公園,是尋找最理想的雲霧森林的獨特物種。在這裡,我們遇見了台灣各種獨特的野花,遇見了寄生的"小怪獸"和腐爛的"黑暗之花",遇見了湖面創造的奇觀,也看到了各種野蘭花。
春溪頭,時而下雨,時而晴朗,雨人感覺全身長出蘑菇,而一場陣雨後三兩個晴天,就會耳目一新。第一次去台灣,我選擇了溪頭,因為在開花期末,去參觀寄生的"小怪獸",台灣獨有的植物"台灣奴隸草"。它很特别,因為它靠近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出生在馬來西亞沙巴,它是神秘的,這是我在未來幾年才知道的。
Creekhead森林休閑區的皮科樹(左)是探索獨特物種(右)及其茂密植被的好地方
雨後走在山間濕滑的小徑上,我不停地往下看,不肯放開每一棵大樹的根——這種寄生的"小怪物",通常寄生在桉樹等貝殼樹的根部。但是,步行一邊看兩個小時的步行,樹太多了,我得放慢腳步,慢慢搜尋。一路上有高大的梭羅樹,這是台灣中部山區最常見的筆桶樹類型,支撐着敞開的樹冠,如破紙傘,陽光透過樹枝的縫隙,讓人感到甯靜。沿途還搜尋了其他野花,一路上看到台灣很多獨具特色的物種:阿裡山月桃、阿裡山卷耳、台灣大地菜、台灣黃庭、西頭秋海棠......我用相機給他們拍照,在小徑上,偶爾會有一兩個早起健身的人遇到我,他們高興地說:"早上好!""我也問候你。
看到小徑即将結束,我開始感到焦慮。濕滑的道路特别困難。就在我差點滑倒坐在路中間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紅色"蘑菇"出現在我的手中——終于來了,這是我漂洋過海去看望台灣奴隸草。它的植物都是紅色的,因為它們是寄生的,不需要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小蘑菇狀的形狀,也經常被誤解。"哦,你在射蘑菇!"就在我給它拍照的時候,路人恍惚地說。我笑着說,不是蘑菇,而是會開花的高等植物。
台灣的奴隸草周圍是紅色的,因為它是寄生的,完全不需要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但也經常被誤認為是蘑菇
台灣奴隸草令人苦惱的是,不是每年都在同一季節,在同一個地方會誕生。今年春天,四年後,我又去了同一個地方,但我不知所措。大樹還在,躺下來拍照的草還在那裡,但台灣奴隸草還沒有被看到。畢竟寄生植物的生長越不確定性,受環境、氣候也更強大,雖然有遺憾,但我也很高興第一次來到台灣,可以順利地看到它。
距離溪頭不遠,樹林溪是春天觀賞野花的最佳地點,左、台灣宜蘭、右、阿裡山水晶蘭花
離溪頭不遠,有幾條小徑可以去,其中一條是春天觀賞野花的最佳地點,因為會有很多白色透明的植物——阿裡山水晶蘭花。雖然名字叫"蘭",但阿裡山水晶蘭花并不是蘭花,而是一種腐爛的植物,靠"吃"枯葉中的養分生存。同樣沒有葉綠素,阿裡山水晶蘭花看起來更通靈,難怪它們被愛好者昵稱為"黑暗之花" - 它們似乎已經從黑暗的地下溜走了,它們還沒有展開翅膀。
在通往阿裡山水晶蘭花的小徑上還有其他台灣特有的物種:台灣的韭菜,台灣的天南星,台灣的搖滾扇,苜蓿鳳凰,哈希達的聖人......我沿着小徑走,隻看到幾兩朵阿裡山水晶蘭花。大喊大叫卻沉迷了,走在掃帚對面的一把拿着亞伯,看到我挂着相機,對我說。我告訴亞伯,對不起,請告訴我中文。阿貝爾又說:你想見阿裡山水晶蘭嗎?你往前走,路上有一個岔路口,右轉時,走下台階,可以看到一大團!我很驚訝亞伯已經看穿了我的頭腦和他對當地物種的熱愛。按照亞伯的訓示,我确實遇到了一大批阿裡山水晶蘭花,然後是願望。
四年後參觀了樹林溪的蹤迹,阿裡山水晶蘭花依然郁郁蔥蔥,但幾乎每一株植物都靠近路邊,周圍有人插着小樹棍,似乎在提醒遊客,請注意水晶蘭花,不要不小心踩到。我想這可能是志願者們所做的,我必須驚歎于這裡的人們對重要物種的熱愛。
在小溪頭和冷杉林溪流之間,還有一個名為"忘記森林"的私人住宅景點。自台灣"九二一地震"以來,這裡原來的樹林一直被湖水浸泡,樹根在水中長時間,無法呼吸,是以樹木逐漸枯死,隻有枯樹。如果陽光明媚,忘記森林,當湖中有水時,人們會欣賞景觀的奇觀,如果是霧,森林會變得可怕,但也是一種味道。在我到達森林之前的石牆上,我看到了春天最美麗的野生蘭花——台灣的一片葉蘭花,被大陸稱為台灣單一大蒜蘭花,每朵紫紅色的花朵都開在石牆上,接連可見,美麗。在森林裡的枯木上,我發現了另一種野生蘭花:琉球石。這是最初僅在琉球記錄的物種,近年來已證明台灣也分布。
墾丁是台灣最容易找到"漂海種子"的地方
<h1>墾丁尋找特有物種的原點</h1>
墾丁在很多人眼中是度假、玩水的聖地,但實際上卻隐藏着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離墾丁不遠處的标志性建築鵝鼻燈塔、龍盤草原、風沙等地,常年遠離太平洋,海風吹拂,移動五六級風,往往讓人站立不穩。但是,如果風很輕,這裡的礁石上有幾種植物,它們不僅是台灣獨有的,而且隻能在鵝鼻子附近看到,它們以鵝鼻子命名:鵝鼻子百合,鵝鼻子,鵝鼻子。植物愛好者幾乎無法抗拒這些特有物種的誘惑。貓的鼻子離鵝鼻子很遠,通常隻是一個遊客去看風景。但事實上,貓鼻子還隐藏着獨特的植物:貓鼻子木藍色,鵝鼻子燈籠草。
墾丁三面環海,兩岸都有不同的洋流帶來寶藏。尋找"漂流種子"幾乎是墾丁最容易到達的地方。從巨大的棋盤腳、藤條,到小海刀豆、荷葉、漂海種子,往往被學術界所忽視,但在生态學上卻很有意義。我們不僅可以從種子物種了解洋流的趨勢和生物物種之間基因交換的動态,還可以研究沿海植物的生長。例如,在墾丁海灘上,有一個人看起來像鳳梨,長在樹上,來自北方的遊客經常把它想象成鳳梨,咬一口,一口纖維。這種植物被稱為"林頭",實際上是亞洲熱帶沿海地區的一個常見群體,其果實富含木纖維,輕盈漂浮在水面上,通過洋流傳播。
除了植物,動物在沙灘上也非常值得期待。珊瑚礁海岸潮過後,潮間帶可以看到各種海參、海膽、海星、魚蝦蟹,甚至海兔、海扁蟲等生物。軟海參會噴出内髒,愚蠢的海膽其實含有劇毒、脂肪海星,黃昏時很容易看到。順便說一句,有海蛇尾巴不斷扭曲觸手,甚至海蛇尾巴生活在珊瑚礁之間,隻露出一個縫隙。當人們享受墾丁海灘的休閑時,動物們卻忙于生存。
墾丁的夜間探索也是一個重要的項目。如果遇到晴天,關山或龍磐草原星空,簡直令人窒息的美麗。而中國的範圍隻能在墾丁棋盤上看到腳,晚上還會開大花,吸引騾子授粉。想看闆腳花,不用說,隻有晚上墾丁才能實作。
合歡山的幾條小徑,幾乎都可以開車到達,不難走,但夏天可以看到太多獨特的野花
<h1>夏天,請來看看野花</h1>
台灣最高的山峰是渝山,但需要徒步攀登,而台灣最高的公路則在武嶺,在合歡山邊界内。合歡山的幾條小徑,幾乎都可以開到小徑的入口,不難走,但夏天可以看到太多獨特的野花——大部分都以某台灣、某禹山或某山命名。
小紅門蘭,台灣(左);玉山佛草(右)
7月和8月是河環山賞野花的好季節,7月可以看到更多的野蘭花,8月的景觀更加精彩。隻要一長串就列出了很多獨特的野花名字,就足以讓人着迷:玉山龍膽汁、黑斑龍膽汁、阿裡山龍膽汁、台灣百合、玉山小米草、台灣藜麥、台灣小紅門蘭花、玉山佛草、玉山雙蝴蝶、玉山唐松草、玉山飛峰、台灣繡線菊花、高山白珠、 高山嘴唇...每一朵野花都隻在台灣的高海拔地區遇到,這當然讓追花者想要停下來。
更奇妙的是合歡山與青藏高原的相似性。植物群很多,乍一看,和青藏高原的物種是一樣的,看差異不大,但屬于同一群,可以說是在不同地區分離多年的表親。雖然台灣和青藏高原的植物物種是分開進化的,但群體的融合為我們提供了探索植物進化的更多可能性。
陽明山的夢湖是一大群不顯眼的特有物種的家園,這些物種需要比台灣水獺大熊貓更多的保護
<h1>楊明山:台北後花園</h1>
如果合歡山、墾丁等地太遠,那麼隻要在台北停留幾天,也可以抽一天時間跑到陽明山。它被稱為台北後花園,不僅是許多台北人度假的好地方,也是欣賞動植物和景觀的理想場所。陽明山因為火山構造,隻在北投地區造就了很多溫泉,而小油坑還在冒煙,讓人感受到陽明山的不安。
有幾條小徑可以看到不同的物種,但如果最着名的是,那就是夢湖。夢湖是一大群不顯眼的特有物種的家園,不僅在陽明山,而且在陽明山,瀕危狀态"極為危險",僅按等級,比大熊貓更需要保護。這種植物被稱為"台灣水獺",整個植物隻是一些醜陋的細葉,但台灣水獺的發現卻是一種轟動——水獺屬于蕨類植物,台灣獨有的水獺,為台灣的原始蕨類植物填補了空白,也讓科學家重新審視了台灣的生物進化過程。據說,曾經為了保護台灣的鹌鹑,陽明山夢湖地區的居民,紛紛搬出去,換上水猞猁的地方。如今,夢湖觀景台俯瞰台灣四季軍種,但無法進入。我本來想通過台灣一所大學的老師申請去湖邊,拍一張更清晰的照片,但我沒有得到許可。"除非有研究項目,連台灣大學校長都去不了。
台灣的藍鳥因其美麗而經常被捕獲為觀賞鳥
春天,陽明山還有許多其他的嘗試,如台北韭菜,台灣的寶玉花,台灣的麻花,以及僅在台灣可見的昆班樹。除了參觀植物,我還想談談動物:台灣最常見的動物,台灣中北部山區的藍龍,台灣各山區的猕猴,以及南方常見的Svenhaus攀爬蜥蜴。台灣的藍鳥因其美麗而經常被當作觀賞鳥捕獲,而斯文豪爾蜥蜴是僅在台灣發現的爬行動物,但在南部的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區很常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灣猕猴,我在幾個地方見過它。
台灣猕猴
楊明山 我曾經遇到過一隻台灣猕猴,但它一抖就消失了,我覺得它夠害羞的。他們在去墾丁海灘的路上也遇到了它,他們擡頭看了看車子,上了草地。在溪流盡頭的一條罕見的人行道上,我被一隻台灣猕猴吼着——我坐在一條小溪對面,坐在一根樹枝上,對我尖牙咧嘴,非常不友好。最痛苦的是在宜蘭縣的山裡,日落時分,突然在樹枝上,一隻猕猴變成了三、五隻,看着猕猴的樹開始大膽地下到地上。我們不知不覺地被猕猴包圍,有猕猴,有猴子,然後孫悟空也相當優雅地走在我們面前。因為周圍沒有人,我們真的很有顧慮,怕被猴子襲擊,幸運的是,遠處傳來了機車的聲音,而猴子們卻分心了,我們匆匆忙忙地逃走了。
是以,要說台灣的動植物,我想,植物有各種精彩,動物一定是猴子留下的最不可磨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