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記者 蔣斌偉)"十四五"期間,新疆将加快發展優質畜牧業,到2025年實作畜牧業産值超過1500億元。這是記者10月18日從自治區畜牧獸醫局了解到的。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釋出。《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區畜牧業堅持生态發展方向,堅持農牧、牧草與畜牧相結合,穩步發展牧區畜牧業,突出農業區畜牧業發展,堅持走集約化道路, 規範化、規模化發展,注重基礎,優勢闆、強弱、結構優良、推進整合、主體強、增大動力,加強科技創新和政策支援,做大牛羊産業,加快乳品業振興,做更好做強豬禽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 建構科學合理、安全高效的畜産品供應和保障體系,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
到2025年,将建立适宜的區域态勢,支撐強大的畜牧業産業體系、生産體制、管理體系,形成天山北坡乳業、南疆特禽、北疆綠色有機牛羊肉、馬業等4個産值超過100億元的産業叢集, 具有國内影響力的産業叢集。
同時,肉類總産量達到280萬噸,牛奶産量達到300萬噸,家禽和蛋類産量達到50萬噸,分别比2020年增長67%、50%和25%;
閱讀擴充
新疆打造多項具有特色的動物産品重點縣(市)
近日釋出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中,新疆将發揮全縣資源禀賦、生态條件和産業基礎等綜合比較優勢,突出全縣推廣主導品種、畜禽專業布局、規模化養殖和标準化生産, 打造一批具有鮮明産業特色的重點縣(市),實作品質數量不斷上升,效益翻倍。
自治區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将重點圍繞先進産業基礎、産業鍊現代化、農牧業一體化,以培育結構調整、規模化經營規模大、加工能力強、産業鍊長為方向,以區域化、特色化、現代化為重點, 推動畜産品基地和加工業向主要生産區、做大做強畜牧業,其中,優化生産布局的六大"優化"作為重中之重。
優化肉羊生産布局。牧區北部、東部和霸州牧區母羊基地穩定生産,突出品種改良,積極發展家庭牧場、育種合作社,擴大冬春羔羊規模和經濟雜交,加快畜群周轉,實作穩定生産效率;南疆要以發展多品種品種為主,加快地方優良種子純化,促進經濟雜交,穩步提高産能,滿足當地消費。到2025年,羔羊飼養量将超過1億隻,存量将達到5500萬隻,大規模養殖比例将達到50%以上,羔羊産量将達到90萬噸。
優化奶牛的分布。以荷爾斯泰因牛為主要品種,建構标準化的大型基地,培育壯大加工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到2025年,荷爾斯泰因牛的存量将達到50萬頭,規模養殖比例達到65%以上,産奶量達到300萬噸,奶牛平均産量達到8.5噸以上,産奶量從70%以上。
優化肉牛生産布局。堅持農牧結合、育種,努力完善肉牛自育種生産體系。北疆以新疆褐牛、安格斯牛為主要推品種,為中高端市場培育知名品牌,大力開發優質牛肉深加工和休閑食品,實作産量和效益提升;到2025年,肉牛将養殖到1500萬頭,儲存800萬頭,養殖規模的50%以上,牛肉産量90萬噸。
優化馬業布局。充分發揮傳統馬養殖區優勢,加大育種體系、産品馬基和馬産品研發建設力度,推廣馬業優勢和草原文化景區、民俗文化聚集區和沿邊經濟發展優先區"四合一"。到2025年,馬将超過100萬匹被儲存在柱子裡,整個馬産業鍊的産值将達到140億元以上。
優化家禽生産分布。充分發揮天山北坡專業化生産優勢,引導大型企業建設工廠化、集約化、智能化基地,加快向養殖、養殖加工整合營銷發展,推動特種禽種養殖向規範化規模化轉變,推進牛羊肉消費禽類替代供應,挖掘特色家禽資源,打造優秀品牌。到2025年,南疆新增肉禽1億隻,天山北坡新增肉禽2000萬隻,全區新增蛋禽500萬隻,規模超過85%,家禽産量45萬噸,蛋産量50萬噸, 自給率超過90%。
優化特種畜禽生産的分布。在蓬松綿羊主要生産區建立核心飼養區,推廣精細化管理技術和高效生産方法,提高毛發生産和繁殖性能。充分挖掘特色畜禽資源潛力,因地制宜打造和田黑雞、白城油雞、新疆飛鵝、塔裡木鴿、駱駝奶等特色品牌,鞏固和提升南疆鴿、兔、驢等品質産業規模。到2025年,全區羊毛産量3萬噸,羊絨産量6000噸,奶馬、驢、駱駝、牦牛儲欄達到7萬頭、7.5萬頭、高峰期10萬頭、10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