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對于我們來說,大橋是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東西,我們跨江、過河、過湖,甚至過海,交通和貿易更加便利,我國還建造了許多震撼世界的橋梁,如港澳明珠橋、五峰山大橋、四江大橋等。在高度和跨度上,中國的橋梁繼續打破世界紀錄。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橋梁是建在河流,湖泊等海洋上的結構,以使車輛和行人能夠順利通過。為了适應交通運輸業的現代高速發展,橋梁也被引入為穿越山脈,地質條件差或滿足其他交通需求的建築物,以使通行更加友善。

在國外的洪都拉斯,還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橋,叫做喬盧特卡橋。但這座橋本身在建造上并不是獨一無二的,其舉世聞名的原因有些特殊,與當地的氣候變化有關。相反,它以1998年發生的飓風而聞名。有趣的是,直到現在,這座橋的故事一直被用作圖像隐喻。

飓風米奇

飓風的名字和我們熟知的動畫米老鼠米奇是一樣的。但它并不像米老鼠那樣受歡迎,米老鼠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緻命的大西洋飓風。1998年,飓風在中美洲造成11,000多人死亡,其中洪都拉斯約7,000人,尼加拉瓜約3,800人,所有這些都是由于風暴造成的災難性洪水造成的。這是中美洲曆史上最緻命的飓風,比1974年的飓風奧林更具破壞性。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飓風米奇是大西洋有記錄以來最強的熱帶氣旋之一,中心的最大持續風速為290公裡/小時。

飓風米奇于10月22日在西加勒比海形成,當時天氣條件非常有利,米奇迅速加強了那裡的強度,達到了飓風辛普森分類的5級最高水準。飓風米奇在向西南漂移時減弱,然後以最小的飓風強度襲擊洪都拉斯。

米奇随後漂流穿過中美洲,在坎佩切灣重新出現,最終成為襲擊佛羅裡達州的強大熱帶風暴。直到11月9日,飓風米奇才消散。米奇是十月份觀測到的最強大西洋飓風,但在2005年被飓風威爾瑪超越。此外,米奇是有記錄以來第八大大西洋飓風,領先于2007年的飓風迪恩。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洪都拉斯人大多是混血後裔,是以他們大多是天主教徒。在洪都拉斯,音樂風起雲湧,但礦産資源豐富,包括金、銀、煤、钯等,其中中國和美國的白銀儲量占首位。

作為200多年來最緻命的大西洋飓風,米奇對它所經過的地區産生了毀滅性的影響。受影響最嚴重的是洪都拉斯,占所有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根據洪都拉斯總統的說法,米奇已經使該國的經濟發展倒退了大約50年。風暴摧毀了50,000所房屋,完全摧毀了約35,000所房屋,使150萬人無家可歸,約占洪都拉斯人的20%。

除此之外,米奇還遭受了20.05億美元的直接損失和18億美元的間接損失。大部分損失是由于作物毀壞造成的,洪都拉斯的經濟作物出口在1999年比前一年下降了9.4%。該國70%以上的交通基礎設施遭到破壞,主要是道路和橋梁。此外,還造成了大面積的停電,風暴過後,該國約70%的地區沒有水。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作物是可以大量種植或收獲以擷取利潤或口糧的植物,例如谷物,蔬菜,棉花,亞麻等。

在首都特古西加爾巴,一場大規模的山體滑坡影響了三個街區,并損壞了350多座有曆史的建築物。風暴過後,洪都拉斯官員申請了國際援助,幾年内援助總額達28億美元。然而,洪都拉斯的國内生産總值在1998年底開始下降,1999年下降了1.9%。風暴過後,各種疾病爆發,許多居民面臨食物和水的短缺。

飓風米奇在洪都拉斯,瓜地馬拉和尼加拉瓜帶來了創紀錄的降雨量,非官方報告稱降雨量高達19厘米。災難性洪水造成的死亡人數飙升,使米奇成為曆史上第二緻命的大西洋飓風,僅次于1780年的大飓風。到1998年底,至少有11 374人死于米奇飓風,11 000多人失蹤,真正的死亡人數可能要高得多。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溫馨提示:洪水是河流和湖泊中水量迅速增加或由于大雨等自然因素導緻水位迅速升高而引起的現象。當盆地中發生大雨或融雪以産生徑流時,它會根據其鄰近性聚集在河流的出口部分。

此外,全國約有270萬人因飓風而無家可歸,總損失估計約為60億美元。

盧特卡橋如何成為一座未知的橋

今天的主角喬·盧特卡·布裡奇(Joe Lutka Bridge)也是飓風米奇的"受害者"之一。其實我們現在說的喬盧特卡大橋就是"新喬盧特卡橋",因為1937年,美國曾修建過喬盧特卡橋,也就是懸索橋。

但随着當地人口的增長,這座橋不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無法承受洪都拉斯頻繁的暴雨。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喬盧特卡大橋位于洪都拉斯喬盧特卡的喬盧特卡河上,以其從河道外出發而聞名。新的Cholutka橋是由一家日本公司建造的。該橋不采用懸索結構,但X印有好風小跨度拱橋,白色筆直。

洪都拉斯是一個位于豐塞卡灣和加勒比海之間的國家,總面積約為112,000平方公裡。該國的低緯度地區夾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該國75%以上的地區是山區和高地,是以總體上是熱帶地區。

這裡每年都有很多降雨,在一些地方甚至超過3000毫米。這種氣候也會在洪都拉斯産生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從5月到7月,熱帶氣旋在這裡盤旋了很長時間,引發飓風和龍卷風,大風會把河水和湖泊中的水擡高,裡面的魚會被高高地帶到空中,然後像雨一樣落在岸邊。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加勒比海盜是一部奇幻冒險電影系列,由戈爾·維賓斯基,羅伯·馬歇爾,約阿希姆·羅尼和埃斯彭·桑德伯格,約翰尼·德普,奧蘭多·布魯姆,凱拉·奈特利等人主演。

這樣的氣候使得懸索橋經常受到暴風雨和雨水的襲擊,需要頻繁的維護,非常麻煩。是以,在1996年,日本世界知名的橋梁建設公司與洪都拉斯一起計劃重建一座新的Cholutka大橋。兩年後,這座橋于1998年完工,并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

在儀式上,政府官員和橋梁建設公司的上司人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并表示這座橋再也不會被大雨沖垮。事實上,當飓風米奇接近并蹂躏洪都拉斯時,喬盧特卡大橋确實牢牢地矗立在河面之上,并沒有被飓風破壞。然而,這座橋在飓風過後變成了一座"無名橋"。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溫馨提示:懸索橋發明于19世紀初,許多橋梁采用這種結構方法,應用範圍主要是大跨度和超大跨度公路橋,今天的大跨度橋梁都采用這種結構。它是大跨度橋梁的主要形式。

在飓風消散之前,人們被橋淌的 Cholutka 大橋的景象震驚了,然後改變了河流并移動到橋的另一邊。現在隻有Jolutka橋矗立在原地,下面是一塊由沉積物制成的幹燥地面,這一幕讓人發笑。

其原因是飓風帶來大量的降水,将河岸周圍的土地和沙子沖入河道,并将其沉積在河床中。河中的河沙在地球偏置力的影響下,會聚集在河岸的另一邊,而在這兩種變化的綜合作用下,河水逐漸開始向橋的外側轉移,最終成為人們現在所看到的。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雨量計是用于收集降水的特殊儀器,用于通過雨桶測量降水量(以毫米為機關)。适用于氣象站、水文站、環保、防洪排水,以及農林等相關部門用來測量降水量。

最尴尬的是,這條河被改道,偏移恰好就在Jolutka橋旁邊,導緻這座已有兩年曆史的橋梁失去了原來的功能,被稱為"無處之橋"。

其實,改道是很平常的事情,以中國的黃河為例,在過去的2000年裡,黃河經曆了26次改道。但不同的是,在此之前,世界不隻是建了一座橋,河流"奔"的東西。結果,它受到了津津樂道。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溫馨提示:河流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而直接或間接将物質或能量引入河流環境,造成河流生物資源的破壞,河流和河流環境品質的損害,危害人類健康等。

2002年,當地政府重建了Jolutka大橋,将其連接配接到高速公路并重新投入使用。

喬·盧特卡·達喬的寓意

雖然喬盧特卡大橋現在已經重新成為人們前往的便捷橋梁和洪都拉斯的着名地标,但其飓風作為"無處之橋"的故事經常被引用為典型案例。

當今天的分析家談論喬盧特卡大橋時,他們會問一個問題:一座無用的橋梁有什麼意義,即使它擁有最先進的建築和技術,也不知道該去哪裡?因為喬盧特卡大橋的故事太典型了,甚至被哈佛大學作為經濟學的經典案例列入教科書。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溫馨提示:哈佛大學被公認為世界領先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之一,在文學、醫學、法律、商業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

這是因為當喬盧特卡大橋于1996年重建時,建築商考慮了氣候,安全,品質等因素,但從未考慮過河流會被飓風改道,導緻喬盧特卡大橋失去其作為橋梁的意義,并獨自站在地面上,從旁邊的河流中向外看。

據認為,這背後有一個道理,經常用來比喻生活,那就是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如果不能适應這樣的環境,那麼你很可能成為下一個"Jolutka橋"。是以,當我們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奮鬥時,我們也必須確定我們能夠适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安全标志可以提醒員工注意危險,進而避免事故發生,訓示人們在發生時盡快逃離,或訓示人們采取正确,有效和有效的措施來控制危險。

Cholutka橋也成為網民的流行典故,他們現在熱衷于利用自嘲作為一種娛樂形式。使用Cholutka橋的照片制作了一個表情符号袋,将Cholutka橋标記為"項目",并将已經遠離橋梁的Cholutka河标記為"項目計劃",以反映計劃和目的之間的南北分界線。

但喬盧特卡橋更直接和現實的教訓實際上是橋梁建設。因為當我們看喬盧特卡大橋的照片時,我們可以看到河的兩邊都沒有從下面流出的路堤,這并不能阻止河岸上的沉積物被沖入河中,而當喬盧特卡橋建成時,橋梁的長度就在河對岸。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沿着河流、河道、湖泊、海岸或洪水區建造的擋水建築,位于填海區的邊緣。堤防能抵禦洪水,防潮浪,保護居民安全及工農業生産,是世界上第一個得到廣泛應用的防洪工程措施。

相反,在中國的黃河上,橫跨黃河的橋梁不僅比黃河寬,而且寬幾倍。此外,橋下還有堅固的橋墩,即使沒有河流流動,這些橋墩也非常牢固。這是為了避免黃河改道,造成原有橋梁的損失。

另一個原因是,喬盧特卡河的深度很淺,這條河經常被改道,是以很少有船隻會在上面航行,在建造橋梁時自然不會考慮橋洞的高度,最終建造的喬盧特卡橋顯得又短又短,橋梁的結構非常簡單。此外,還有地方經濟制約,政府認為沒有必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來建造這樣一座長橋。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溫馨提示:黃河大橋包括:黃河上下遊十幾座高速公路和鐵路橋梁、黃河上遊第一座橋梁——蘭州中山大橋、平陰黃河大橋、標頭黃河大橋、銀川黃河路大橋等。

這一因素最終導緻喬盧特卡大橋的盡頭在被飓風襲擊後被河邊殘酷地"遺棄"。

小結

飓風米奇對當地居民造成的破壞無疑是巨大而悲慘的,但在這場飓風之後,人們也可以反思和學習喬盧特卡大橋的故事,這是人類智慧的用武之地。人類文明也在這樣一種不斷進步的反映中,才能逐漸走向繁榮燦爛的未來。

無比崩潰: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橋,飓風過後,橋還在,河跑了

提示:人類文明的起源,大約在450萬年前,人與猿開始分化,産生了拉馬古猿,後來從拉馬古猿進化到2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人類。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卻沒有得到預期結果的事情時,讓我們用喬盧特卡橋的經曆重新審視自己和周圍的環境,除了不耐煩的外部性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導緻我們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檢驗中,對于個人和群體,甚至對整個人類來說,檢查始終是最有價值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