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風吹來,蟹腳發癢。随着陽澄湖的開放,有美食愛好者表示忍不住,問上海當地螃蟹什麼時候上市?對此,很多老人都很鎮定,吃螃蟹的時候最好"穿兩件衣服",也就是10月中下旬到11月,美味值得期待。
據悉,上海當地養殖的螃蟹中,超過60%是"江海21"。這種螃蟹不僅體型大,口感好,顔值也很高,被譽為美國的"大長腿"。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螃蟹也是科研成果。"江海21"凝聚了上海海洋大學水産專家的智慧。
上海是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它誕生于水,并是以而繁榮昌盛。近年來,上海積極建設适合特大城市的水産養殖體系,成為上海農業特色産業。
第四屆全球水産養殖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期間,記者采訪了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産專家,他們自豪地表示,上海是我國水産養殖養殖的主要領域之一。與特大城市相比對,上海已經走出了一條精緻的綠色、可持續的水産養殖道路:水産養殖既是漁區,也是城市生态保護區,也是郊區人民休閑區。"綠色田園、綠色科技、綠色産品"助力鄉村振興。
一個可以賣500美元
為什麼"江海21"受到公衆的歡迎?
上海人有多喜歡螃蟹?上海河蟹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王成輝表示:"上海每年消費約6萬噸螃蟹,已經是中國最重要的螃蟹市場之一。"
由于巨大的消費市場,很多地方都會将當地的螃蟹打入上海市場,作為品質和發展的重要标志。但在衆多螃蟹中,很多人的心還是好"江海21号"。
提到"江海21号",王成輝很自豪,這是他和團隊經過20多年科研成果的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一隻成年蟹,雌蟹最多6隻2隻,雄蟹最多8隻2隻,一匹馬可以賣500隻,在市場上的價格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價格不低,我們還在急購,原因是什麼?王成輝透露,這種中國天鵝絨蟹的養殖相當精緻。它們不僅生長在被稱為"水林"的美麗環境中,還吃玉米、胡蘿蔔等天然食品,螃蟹"連吱吱作響的巢穴都很幹淨"。優美的養殖環境帶來高品質的養殖品質。飽滿的頭,回味甜美,黃色的糊狀油特性,是最好的招牌。目前,品種已在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近20個地區推廣。
但高品質并不意味着普通公民會發現難以享受。王成輝說,該團隊培育了不同規格和級别的中國天鵝絨蟹,其中一隻售價40-500元。確定老百姓能吃得起,吃得好,吃得好。
綠色綜合養殖
養殖區也可以是3A景區!
如何讓大衆吃得開心?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産專家對此不以為然。傳統上,水産養殖很難等同于清潔。但在上海海洋大學科研團隊的努力下,水産養殖基地也可以通過發展綠色綜合養殖成為3A級景區!
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馬旭洲多年來一直在稻田養殖螃蟹。他告訴記者,科學養殖"稻蟹"一方面可以保證糧食生産,水稻吸收後進行脫氮脫磷,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特别适合上海等小水域、稻田面積較多的城市。最新技術實作了養殖尾水的零排放。
王成輝的團隊首先提出以園林式概念設計水産養殖區,發展以景觀為基礎的漁業。目前,該團隊正在與崇明區三星鎮新安村合作。作為著名的網紅村,這裡不僅引進"江海21"螃蟹生态養殖,還以海棠湖為核心,加強水體改造,打造水下草原,建設水林,建設水面群落,形成水清、草綠、稻黃、蟹肥等美麗的"遊憩"為一體的田園生态濕地公園。
王成輝的願望是打造"高端精緻消費、中端體驗消費、低端快樂消費"生态。不僅保證了大家都能買得起水産品,而且對城市中産階級,發展了一些與漁業接觸的水産養殖,促進了中産階級階段的體驗式消費和個性化服務;
建立"水生晶片"
讓更多的海鮮貴族走進老百姓家
為什麼需要20年才能培育出新品種的螃蟹?"中國人的工作應該牢牢地掌握在他手中,"王說。不僅是大米,還有水産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産養殖國。例如,2020年,中國水産養殖總産量達到5224萬噸,連續32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全國動物蛋白消費量中約有四分之一來自養殖水産品。專家表示,到2050年,水産養殖産量需要增加130%,以滿足人口發展需求。如果我們不進行水生繁殖,我們可能會面臨類似晶片的頸部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生表示,截至目前,農業農村部共印發240個新品種的水産品,我國水産品不斷創新,為水産養殖業提供了優質發展的重要源泉。其中,隻有王成輝的團隊為上海海洋大學的研究小組貢獻了六個新物種。
為了防止水産卡頸問題的發生,上海海洋大學水産種子資源戰略創新團隊創造了"水産晶片"。
他們以上海海洋大學具有良好養殖基礎和研究背景的魚類、貝類等養殖品種為對象,通過對基因組學等組别的精細分析,闡述了控制生長、抗病、抗病等重要經濟特征的遺傳和分子機制,創造了安全高效育種的新技術,培育出優良的育種品種。他們不僅開發了三角帆"神字1"、"神浙1"和"浦江2",還創造了草魚優良的種子遺傳評價技術,推廣了草魚、群頭、三角帆、蛞蝓等産品5種以上,創造了10億多元的經濟效益。
談到未來,幾位專家表示,他們的目标是與科研團隊合作,打造更多上海特色、城市特色、綠色特色的水産品品牌。
作者: 吳金嬌
編輯:存儲淑軒
圖檔提供:上海海洋大學溫報告圖檔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