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來源@pexels
自2003年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以來,無數科研團隊一直在為這門課題舔磚舔瓦,20年後,采用比較成熟的克隆技術,不僅可以"重新雕刻"貓、狗、豬等普通牲畜,甚至實作了人體器官、組織或某種細胞的克隆。
在這20年中,克隆技術也從實驗室轉向商業。
目前,南韓秀岩生命工程研究所、美國ViaGen Pets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動物克隆服務的公司之一,而在國内,日野谷生物已經生産出國内首家商業化克隆貓"大蒜"。
克隆貓"大蒜"
據钛傳媒報道,在"大蒜"分娩過程中,技術人員分别準備了近40個克隆胚胎,分别植入四隻代孕母貓體内,其中一隻中國田園貓,在懷孕66天後,自然分娩。
從曆史上看,克隆"大蒜"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2002年,當科學家首次嘗試克隆貓時,他們産生了82個胚胎,但隻有一隻貓懷孕了,嬰兒隻生了一隻小貓;
從目前的市場價格來看,日野谷公司克隆的一隻寵物貓的價格是25萬元,一隻寵物狗的價格是38萬元,價格、成功率高,也讓它成功開啟了克隆寵物的商業化。
<h2>寵物"重新雕刻",太小衆</h2>
除了Theino Valley的商業化,國内資本家也專注于這種"重新雕刻"的業務。
近日,石曼基因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天使投資,投資方是武墩安防、趣味科技。根據公開記錄,Seaman Genes是一家正在崛起的生物技術公司,也在進行寵物克隆,實作了從動物基因,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到動物克隆的生命周期管理閉環。
"動物克隆的本質是從動物身上提取體細胞,擷取DNA的所有遺傳資訊,通過細胞核移植技術植入未受精卵,然後将活胚胎植入代孕母親體内,最終出生。Shiman Gene首席執行官鄭世東告訴Titanium Media。
據鄭世東介紹,公司目前的技術手段是,10個胚胎可以有10%左右的存活率,而隻要供體健康,克隆動物的存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
據钛傳媒報道,日野谷、海人基因等生物技術公司也可以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做一些創新業務,比如狗狗有家族遺傳病,在寵物克隆的過程中,可以"敲除"患病基因,讓個體的出生更加完美,包括生命可以延長。
雖然寵物克隆成本高昂,但相應的成本也很高,主要是因為整個操作過程比較複雜,涉及到更複雜的操作。"從體細胞的提取到胚胎移植,每一個至少需要三到四名博士技術員來完成,除了孕媽媽還需要照顧,'寶寶'的出生還要做一系列的健康檢查、育兒等工作,一般來說,人工成本、時間成本、 耗材成本非常大。鄭世東告訴钛傳媒。
即便如此,在從業者眼中,它仍然是一項有前途的業務。鄭世東表示,國外寵物克隆市場在勞動力成本、市場成熟度、使用者規模等方面都無法與國内相提并論,再加上發達國家對動物的保護比較嚴格,不允許動物代孕,是以其實這個行業全球競争對手很少。"每個國家都可以找總代理來接受訂單,在國内生産,并以成品的形式在海外銷售。
Titanium Media了解到,在美國開展業務的ViaGen Pet Cloning由于動物權利活動家的強烈抗議而暫停了一段時間,然後在巨大的市場誘惑下重新開始業務,并且歐洲寵物克隆的商業化一直難以推進。
前進困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道德争議。首先,一隻健康的貓或狗通常需要十幾個胚胎才能成功繁殖;更讓環保人士擔心的是,克隆實驗動物,長期生活在一個嚴格受限的生存環境中,還要忍受反複手術的痛苦。
"寵物克隆企業承接訂單後,一般會挑選幾個'代孕媽媽'進行代孕,将出生的克隆人選好的由客戶再交出,至于其他動物的出生,不知道該去哪裡。在這方面,寵物克隆業務确實有點灰暗。一位寵愛消息人士告訴Titanium Media。
那麼,在法律層面上,商業寵物克隆是一種風險嗎?
北京律師吳先生告訴钛傳媒,克隆在世界上都是敏感話題,目前,基本上科研院所要進行技術研發,而商業性克隆需要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準許,才能勝任,至于動物代孕,基本上沒有法律風險,最多,也就是道德層面的事情。
一位商業觀察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家畜商業化克隆相關行業标準,而且标準一旦形成,不僅門檻會更高,還會面臨一些法律風險。
"Seaman基因已被授權繁殖1類和2類野生動物,可以用作克隆市場,動物代孕沒有法律風險。"鄭世東說。
據钛傳媒了解,目前國内寵物克隆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貓狗克隆,而一些不同尋常的寵物克隆,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
鄭世東告訴钛傳媒:之前我們有一些美國客戶,想要克隆金蟒、等寵物,一般都是 500 個訂單,這種生意比較麻煩,首先,這種代孕媽媽很難找到,也缺乏相應的獸醫來做人工授精等工作, 除了動物分娩如何大規模育種也是一個大問題,從成本估算來看,想做這個生意,前期投資至少幾千萬。"
根據Seaman Gene提供的資料,每年隻有大約130隻寵物克隆,這仍然是一個非常小衆的業務,B端市場可能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h2>B端市場更具想象力</h2>
從B端市場來看,利用克隆技術實作了畜牧業(肉牛、豬等)、工具犬(如導盲犬、警犬等)和競技動物(賽馬、鬥牛等)的大規模繁殖繁殖,無疑充滿了想象空間。
以警犬為例,國内大部分警犬來自國外,從購買到養殖再到訓練,每隻警犬都要花三四年的時間,花費數十萬元來訓練一隻優秀的警犬,而利用克隆技術,不僅能把優秀的警犬個體"傳承"下來, 同時也縮短了訓練周期,更快地把警犬放進了崗位。
在商業層面上,克隆警犬也更具成本效益。在克隆相對成熟的南韓,克隆一隻警犬的成本約為10萬美元,而按照傳統方式,訓練的10隻警犬中隻有約三隻可以資助成為警犬,每隻警犬的成本高達4萬美元。
在國内,克隆狗的技術壁壘已經破滅,2018年,公安部牽頭昆明警犬基地、雲南農業大學和四野谷生物公司合作,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出第一隻克隆警犬"坤迅",通過後期警警品質測試,"坤迅"顯示出潛力, 遠遠高于類似的昆明犬。
經過9個月的訓練,2019年8月22日"坤訊"順利通過考核并正式入警,相比過去訓練一隻合格的警犬需要三四年的時間,克隆技術大大提高了好警犬的繁殖效率。
中國第一隻克隆警犬"昆珞"
昆明警犬基地項目組研究員萬久生表示,計劃是建立一個有50年曆史的"國家立功警犬細胞館",未來10年有望實作立功級犬的批量克隆。
同時,随着寵物經濟的火爆,一些賽犬以其優良的血統和健康、優良的基因,越來越受歡迎。目前,國内很多犬舍通過引進優良血統的種犬,來培育高端純種犬,但引進的價格往往價格昂貴,一般為幾十萬到上百萬隻。
"就像狗窩想要繁殖名犬一樣,不僅從國外引進種狗就行了,而且通過育種、育種,到了第三代和第四代才能生出純血統的狗,是以成本非常高,而且采用寵物克隆技術,隻需要引進就可以挽救狗的繁殖細胞, 你可以批量繁殖相同譜系的狗,成本自然會下降。鄭世東告訴钛傳媒。
除上述業務外,在熊貓、羚羊、北極熊、金絲猴等珍稀保護動物市場,市場需求量也很大。
"目前,就像一些動物園正在跟我們說話,因為有傳染病的風險,他們公園裡的羚羊長期不能進口,如果克隆成功,我們可以供應全國市場,按照50萬的采購訂單,數以萬計的需求,市場規模是不可估量的。他說。
至于水産養殖業,鄭世東似乎更加謹慎。他說,利用現有的克隆技術,豬肉的瘦肉含量有可能增加40%以上,包括日本和牛等國家的大規模養殖,但消費者仍在努力接受克隆肉,"這最終是一個消費者認知問題。"
據钛傳媒報道,除了克隆服務外,2021年Seaman Gene的技術重點是STING激動劑的研發。
作為惡性良性腫瘤免疫療法的"未來之星",激動劑可以特異性地、強效地結合TOING蛋白,同時激活THEN信号通路,作為神奇的抗癌劑。"我們團隊的這一部分已經研究了近六年,今年可能會申請适當的産品準許。鄭世東告訴钛傳媒。
對于Seaman Genetics這樣的公司來說,寵物克隆可能隻是一次"敲門",通過體細胞克隆和基因編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貓狗的發病機制和基因治療,未來可能會逐漸擴充到人類疾病治療。從這個角度來看,Seaman基因的"生物技術"品牌似乎更重,未來它将帶來哪些新的生物學研究成果值得業界的跟進和關注。(本文由|劉慕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