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更有針對性!我國靈長類物種瀕危等級詳細劃定

本報記者(記者張梅)記者近日在陝西省秦嶺市舉行的珍稀瀕危動物野外研究基地我國靈長類物種瀕危分級評定會上獲悉:為了更針對性地保護野生動物,針對不同層次的靈長類物種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科學家對中國靈長類物種瀕危物種進行了詳細分類, 為保護中國靈長類物種的保護目标和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

瀕危狀态是确定物種保護優先權和制定瀕危物種保護戰略的重要依據,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一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根據數千個物種的滅絕風險,将物種分類為滅絕,滅絕,危重,瀕危,脆弱,近乎危險,非危險,資料不足和未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物種生存的評估是基于全球努力,并不代表每個分布國物種的生存。一個物種的IUCN紅色名錄評級不一定等同于其在一個國家的紅色名錄上的水準,除非該物種是該國獨有的。是以,需要為本國制定一套評估标準制度。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曉偉表示,我國動物保護等級根據實際資源調查評價資料,基于瀕危、珍貴、防範、協調、相似、關注的原則,分為I級重點保護、II級重點保護、地方重點保護和非保護野生動物。其中,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針對少數野生動物或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多年來,以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等機關為代表的科研機構對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生态學、行為和措施進行了大量研究,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了科學手段和依據。"近年來,中國靈長類動物研究獲得了國際影響力和競争力。迫切需要重新繪制和分級原始保護目錄,以便采取更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我國靈長類學科的發展做出貢獻!"王曉偉說。

據了解,會議系統總結了中國27種靈長類動物的資源和分布情況,分析評價了中國所有靈長類動物的生存狀況,預測了未來趨勢,評估了中國靈長類物種的瀕危狀況;

作者: 張梅

來源:陝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