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春城晚報
80歲老奶奶耳朵反複流膿,陣發疼痛、偶有瘙癢:乍一看耳朵裡填滿了“白色紗條”。醫生仔細檢查,竟從她耳朵裡取出20條活體蠅蛆!
近日,80多歲的王奶奶來到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接診醫生詳細詢問後得知,王奶奶這4年來,雙耳反複流膿,由于疼痛感不明顯,便沒有及時就診。但是近3天以來,她感覺右耳開始癢起來,還反複陣發性疼痛。
值班醫生用手電筒照射王奶奶的右耳肉眼初步觀察,“咦,耳朵裡還填滿了白色紗條啊,那得抽了紗條才看得清啊。”再仔細檢查後發現,這些“白色紗條”居然還會自己“蠕動”。原來,這些像紗條一樣的東西竟然是活體蠅蛆,而且數量還不少!

醫生讓王奶奶完成了其他檢查後,決定先為其取出堵塞在耳道裡的活體蠅蛆,再做系統的病因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案,從根源上解決疾病。于是醫生立刻在視屏耳内鏡下進行專業處理,共取出約20餘條活體蠅蛆!
耳鼻喉科陳銀忠主任醫師在詳細查閱分析王奶奶的病曆後,找到了王奶奶右耳中有蠅蛆的原因——王奶奶右耳外耳道及鼓室存在病竈,引發其右耳反複流膿,招引了蒼蠅叮咬産卵,最終導緻活體蠅蛆寄生在耳道中(臨床中的蠅蛆病)。
找到病因後,醫生為王奶奶進行了對症治療,目前王奶奶已順利出院。
【新聞多一點】
在臨床中,人體蠅蛆病常發生于衛生條件差、且行動不便的老人及小孩,早期症狀經常不能及時發現,多在孵化成蛆後,蛆蟲在外耳道遊動或向深部組織鑽爬引起耳内疼痛。在治療時,應先徹底清除蛆蟲。
大附院耳鼻喉科醫生提醒: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有問題的肉蒼蠅也愛叮。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個人衛生,尤其關注老人和小孩的耳朵衛生。在酷暑季節,患有“化膿性中耳炎”的患者更應加強耳部護理及時就診。
來源: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劉文波 楊維琦 通訊員 李孟陽 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