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2時18分,越南行為藝術家、傅派創始人傅全祥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享年94歲。"越南劇十姐妹"中的最後一個也離開了世界。
傅全祥在床上已經躺了十多年了。2007年,傅全祥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腦出血,從未完全康複,也沒有離開華東地區的病床。十年來,醫院出具了多份危急通知,但傅全祥都幸免于難。上個月,傅全祥的病情再次出現不穩定,一個月内多次重演,最終這次都沒能活下來。
東方衛視公益傳媒集團藝術總監王偉與傅全祥相識數十年,也多次為傅老師總監舉辦一次專題會議,情感是同一對母子。近十年來,王偉經常去醫院看望傅先生。
王告訴新聞社,傅自1970年代以來實際上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并且她幾十年來一直在與這種疾病作鬥争,從未恢複恢複正常行動并重返舞台的能力。"但傅女士的最後十年,性格的樂觀、心和幽默依然不變,但她在這十年裡也有很多痛苦,因為她的頭腦總是清晰的,她有自己的焦慮和焦慮,焦慮擔心她的疾病,焦慮擔心她的學生,但也有焦慮焦慮的傅派藝術和越劇藝術。
王說,近十年來,當時醫院看望傅先生的老藝術家,然後紛紛進入華東醫院的老藝術家也紛紛離開。而傅全祥的去世,對于越南劇《十姐妹》,對于這個星光熠熠的時代越南劇來說,标志着一個圓滿的結局。可以說,功德是完整的。

《愛情偵探》傅全祥1958年為桂英裝飾
他生病的最後十年
2007年,傅全祥因突發腦出血入院,深度昏迷40多天。在很多外人感到極度樂觀的情況下,傅全祥在生日那天突然醒了過來。随後是十年的病床生涯。
在最初的三五年裡,傅全祥非常執着,配合着醫生的康複,一直保持着樂觀的精神,希望能重返舞台。王說,到去年9月,她的病情非常嚴重,根本無法動彈,但她的頭腦仍然清晰:"每次我深夜看完節目去看她,如果她醒着,她會用眼睛和你說話。"
"在最初的幾年裡,她一直在和我談論她的藝術理念以及我想幫助哪些學生。即使在最近幾年,她的頭腦也很清楚,她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更多的了解,她正在思考各種藝術問題。王偉回憶起他和傅全祥這些年第一次見面,他說,傅老師對年輕人的成長提升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當時他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電視導演,在藝術問題上和傅老師有過争執,但她後來對整個小組說: 這個問題我沒想清楚,但是我們上海粵劇場有導演中心制的傳統,在不合情理的時候就要跟着導演的想法出現。不久之後,她在公開場合說導演是對的。
"他們這一代的藝術家永遠不會壓制弱者,他們将永遠尋求藝術的真理。甚至在70歲那年,她也準備了自己的戲劇《人不如黃花》,從山東到浙江金華,重新走過了"清路",這樣的藝術精神,在今天已經很少見了。
在王偉看來,粵劇藝術之是以能夠克服方言的障礙,成為全國第二大戲劇。正是因為"越南戲劇十姐妹"這一代,包括傅全祥,她們為整個時代提供了一批影像,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她們總是攜手共進昨天和明天。而傅全祥的離去,對于這個時代已經走到了盡頭。粵劇藝術,也必将翻開新的篇章。
《白蛇》傅全祥1951年飾演小青
最關心的是傅派藝術是如何傳承的
傅全祥創作了越南戲劇史上具有獨特風格的傅派藝術。有很多學生。
傅柏的繼承人,上海越劇場的餘丹麗,是年輕一代。但它一直是傅全祥的個人,赢得了傅全祥的最愛。
2006年,85歲的傅全祥提議,餘丹麗把自己的代表作品《愛情偵探》搬回舞台。這出戲是手工授課的。她還經常要求她去自己家吃飯,指導她的藝術。
她說,在她生病後的幾年裡,老師一直在病床上觀看各種表演視訊,專注于學生的表演。她一直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她說:"她最後的幾年,一直關心傅派的藝術如何繼續。"
傅全祥和越劇的另一位行為藝術家範瑞軒一生都在舞台上共事,形成了越南話壇上著名的"範福組合"。範的弟子韓偉回憶說,1985年,範先生和傅先生為他們輔導了孔雀的東南飛行。傅女士給她印象最深刻,就是特别漂亮,每次在舞台上打扮自己都特别漂亮。
"傅先生根本沒有門戶視圖,每次看到我表演,他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在排練時會告訴我,學習體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琢磨角色的内心、角色的情感,用聲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