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全球疫情的影響,Shanling早些時候透露,由于供應商ACM的切斷晶片,帶有ACM4495SEQ的Yamaling M6和帶有ACM4497EQ的Shanling M6 Pro将不得不面臨停産。沒辦法,Shanling不得不求助于ESS,并與新的DAC晶片合作,創造出新版本的Mountain Spirit M6。
老款山嶺M6在調音風格上選擇了相對小衆的複古模拟品味路線。雖然,但對于一些沒有經曆過錄音帶驅動時代聽音樂的新一代愛好者來說,難免會感到有些陌生和不舒服,而且耳機的适應性并不出色,是以筆者非常期待新舊之間風格的變化?
讓我們從設計部分開始。新版M6在整體機身設計上和舊版沒什麼不同,但為了友善使用者差異化,新版的香靈M6選擇用金色取代了标志性的卷輪滾筒鑰匙塗層,有些類似于之前釋出的香靈M0黑金限量版,而舊版的山靈M6則與黑色的機身融為一體。
這款4.7英寸720P分辨率銳利的IPS螢幕正面,其綜合品質依然處于目前HIFI播放器的頂級流中。顯示效果非常清晰細膩,但筆者在新舊版的對比過程中發現,同樣是白色部分的顯示屏,筆者手上新版的Shanling M6螢幕顔色明顯暖和,而舊版螢幕顔色冷淡,不知是不是個人現象。
硬體配置方面和老版山菱M6是一樣的"高通龍430-32G存儲和4GB存儲"。因為筆者不用它聽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網絡音樂APP,更多的時間或者開啟"純音模式"來聽TF卡歌曲,除了更新庫慢的問題,除了系統的穩定性和流暢性之外,還可以稱之為"基準級"。
接口一定不能再走得太遠重複了,同樣3.5mm單端s2.5mm平衡的接口組合4.4mm平衡,覆寫了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耳塞式插頭類型。每次我帶山嶺M6或山嶺M6 Pro去展會和耳機店聽其他裝置,筆者一定不怕忘記換頭。
新版Shanling M6内部元器件的變化是重點,首先,DAC晶片從舊版使用的兩台AKM4495SEQ被兩台ES9038Q2M取代,第二部分被兩台經典OPA1612取代,從新一代中更換為兩台OPA2211。還增加了ELNA燈絲電容器和誤差為0.1%的薄膜電阻,這些變化導緻新款山下M6的硬體參數進一步改進,并附有官方比較圖以供參考。
如您所見,與舊版本相比,新的Shanling M6增加了對32位/ 768kHz DSD512信号源的硬解決方案支援。在32 Ω負載下,單端(190mW)和平衡模式(570mW)的輸出功率均增加,信噪比、通道分離、動态範圍、THD-N和增益選項(從2到3)等參數都有顯著改進。
由于電池容量保持不變,輸出功率的增加也意味着新版山嶺M6将略有減少,但整體影響并不大。
測試耳機:Shanling ME700(低增益模式)
對于新舊版Shanling M6的音質和音色差異,筆者經過多次比較後,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相信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還是新版的音質相比舊版有所提高?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不是特别多,還是符合3K價位内的水準線高度,差別在于風格變化更多。
舊版的山嶺M6強調魅力,柔和溫暖的聲音,中下闆,聽着老的舒緩流行曲目相當舒适,如個人最愛如現在的眉書、菊花桃子、白石麻将等活躍于20世紀80/90年代的歌手作品。然而,瞬息萬變的動态表現,會給人一種略微遲鈍的感覺,導緻搖滾電聲等強調"力量"的歌曲會感到氣勢不足。此外,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高頻質感并不突出,需要依靠耳塞本身的高品質來相輔相成。
針對這些問題,新版Shanling M6稍微修正了三頻聲音比,低頻的音量感略微降低,高頻變得更加透明明亮,聲場變寬,産生了明顯平衡的聲音氛圍。雖然流行歌曲不像舊歌曲那樣熱情,但面對不同風格的曲目和耳塞所需的相容性比舊歌曲要好得多。
不僅如此,老版的山靈M6人聲都有點污迹,粒子感比較重;
當然,如果與更高的定位相比,搭載雙ACM4497EQ的山淩M6 Pro仍然具有耳隙,主要表現在推力、動态和瞬态性能上。在歡快的頌歌合唱部分聆聽貝多芬的《D小調第九交響曲》,山靈M6 Pro展現了聽者渴望成為山海的精神,而新香嶺M6的表達則過于安靜。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還是想問的,到底這兩款山靈M6哪一個比較好,不過這其實更多的是聲音風格的選擇。老版的Shanling M6音效充滿熱情,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品味,新版的聲音更加平衡,中性而雜食,更符合現代廣大的聽覺品味。
對于新燒的小夥伴來說,過硬的品質和更寬容的耳塞風格适配,讓新版的山菱M6已經變成了在3K價格區間可以無腦開始的存在。舊版因為自身聲音比較有特色,如果耳塞不比對可能會造成聲音偏斜,建議在做出決定之前先進行主插拔試聽。在聽完新版山靈M6音效後,筆者更期待未來新版山靈M6 Pro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