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藏解放第一村”崗托村:奮勇拼搏奔小康

經濟日報

“西藏解放第一村”崗托村:奮勇拼搏奔小康

西藏長城港頭村的全貌。我們的記者 淩展

“西藏解放第一村”崗托村:奮勇拼搏奔小康

建立的江東鎮特色。戴玲

1950年10月,解放昌都之戰在金沙江邊開始,西藏第一面五星紅旗插在崗頭村的土地上,為長渡解放及其進軍西藏翻開了重要的一頁。如今,69年過去了,西藏解放的第一個村鎮崗頭村,已成為民族生态文化村,正在積極建設4A級民俗休閑度假區,崗東人繼承了"老藏精神",也鉚足于鄉村振興之路。

從西藏長城出發,沿紮曲河一路向東,越過宗拉頤山、舍提拉山,穿過矮拉山隧道,約6小時車程,即可到達江達縣崗頭村的金沙河鎮。

日前,記者來到崗頭村,深切感受到了崗頭村和人民的獨特魅力、奮鬥的活力和發展潛力。

獨特的魅力

走進崗頭村,具有獨特的康巴特色,傳統藏族住宅小說别緻,讓人看得一片光明。家庭是兩層樓的建築,一樓用石頭或土坯底座保留了泥土的性質,二樓是木制的紅色小屋。儲存完好的傳統藏式房屋已成為村裡美麗的風景。

81歲的澤旺平濤告訴記者,這座建築在藏語中被稱為"Crash Wang"(建築上稱為"Crash",這是藏族建築中具有非常民族和區域特色的木結構)。從他記事起,每個家庭都以這種方式和模式建造房屋。

沿着村子往前走,院子前面的家家戶,蘋果樹、桃樹等果樹上挂着即将成熟的紅色果實中的綠色。金色的油菜花,紅白相間的馬鈴薯花,有一種藥材叫土木,從黃花和綠黃中很快就會長出一片綠草,将被一棟住宅樓包圍,形成藏族風情村的獨特魅力。

"很多經過317号國道的遊客來看看我們河對岸的村莊,然後來看看。"澤王平濤說。

讓澤王平濤引以為傲的是,他的家人在村子裡占據了一個"特殊"的位置:站在他家二樓的露台上,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巨石上刻着"西藏"這個有力的字樣。

1950年10月,長渡戰役在金沙河畔打響,渡河成功後,士兵們在沿江巨石上刻上"西藏"字樣,在崗頭村插上了第一面五星紅旗。結果,崗頭村成為西藏解放的第一個村莊。

澤王平陶家的房子已經建了30多年,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三層建築之一,由他家擴建和修複。一樓是倉庫和關牲畜的地方,二樓供一家人居住和居住,三樓是澤王平濤家存放"寶貝"的地方。

在這之間,澤王平濤已經挂在三樓的"寶貝"一個腦袋裡拿下了。他所謂的"寶貝"原來是三個生鏽的軍用水壺和一個飯盒。

"解放軍過河時,紀律嚴明,不僅不打擾我們的生活,還經常幫村民送來食物和衣服。這些東西被抛在了後面。"澤王平濤說。

解放軍過河的那一年,澤王平濤12歲,他至今還記得解放軍的美好。

回想起當年發生的事,他咬了一口"Yamugo"(昌都藏語方言"好"的意思)。由于當時沒有公路,澤王平濤的家人和村民們積極參與幫助解放軍運輸物資。

1962年,24歲的澤王平淘和村裡60多名村民參加了中印自衛反攻物資運輸和後勤保障。六個月來,士兵們"老藏精神"特别勤勞,特别好鬥,特别有耐心,特别團結和敬業",給澤王平濤和他的同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影響着澤王平淘和村民們。

"我們的崗頭村是西藏第一個被解放的村莊,村民們為此感到自豪,是以他們要做好自己的一切工作。"江戶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永宏說。正如他所說,在69年的發展曆程中,崗頭人不忘初心,秉持"老藏精神",不斷開拓進取,敢于冒險,不斷煥發活力。

奮鬥的生命力

1956年,金沙河上修建了一座懸索橋,一夥人告别了牛皮筏。1974年12月,317國道金沙河大橋舊橋落成,江東金沙河大橋新橋于2008年8月通車。半個多世紀以來,恒河人秉承開拓進取、艱苦奮鬥的精神,走遍了四川和西藏之間,開創了一條繁榮之路,村裡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69歲的錢尼瑪(Nima Tsien)站在家二樓的平台上,正在派勞工擴建房子。七八年前,他在崗頭村開了第一家家庭旅館,獲得政府授予的3萬元家庭旅館扶持資金,并被原昌都地區旅遊局授予"鄉村旅遊示範戶"榮譽稱号。

"目前,我的家庭旅館有10張床,還有兩棟房子,還有10張床。Nima Tsien在介紹屋頂建築時盯着它。

距離他的長子Zedenzasi約100米,距離他的家約100米。Zedenzasi一年四季在外面做生意,房子裡空蕩蕩的。去年,尼瑪次仁投資10萬多元,對長子的空置房間進行了翻新,打造了一家擁有10多張床位的家庭酒店。

"你不能無所事事,如果你繼續掙紮,你會變得越來越好。"要想過上好日子,除了靠黨的好政策,還要靠自己不斷的努力,"尼瑪說。

43歲的Baju是第一個在Gangto村跑步的人。

十七八歲的時候,他花了三萬四千元的銀行貸款買了人生的第一輛車,一輛二手東風。僅僅用了兩年時間,霸居就變成了一輛全新的東風。

"我花了7萬多元買了新車。為了賺錢,當我們早起天黑的時候,日夜忙活累。"巴朱說。如今,20多年過去了,霸居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換了10多輛運輸車輛。前一年,霸居花了5000多萬元買了一輛新的東風天龍車,并拿出月薪8000元來到同村青尼道偽幫忙開車。巴朱本人也不閑着,去年,他在村裡修建通往望埠頂鄉的道路之前,決定斥資62萬元購買一輛拖車用于該項目運輸水泥。

"去年我開一輛拖車賺了10多萬元。"巴朱笑着說。

像巴久一樣,抓住黨和國家建設西藏的大好機遇,崗頭村的許多人走上了靠跑步、交通緻富的道路。在崗東村的空地上,停着一輛大型東風卡車。據村委和村專責小組不完全統計,僅近一兩年,村内就有20多輛新購東風天龍汽車。

不僅村裡的老人和中年人還在奔跑在奮鬥的道路上追求夢想,崗頭村的新一代也在追求"創業夢想"的道路上全力以赴。

這位28歲的年輕人已經賣了三年的牦牛酸奶和酥油,現在在長都市中心和江大鎮經營着一家商店,那裡的生意正在蓬勃發展。在Zewandogi家族,我父親早年經營運輸業,他的叔叔做建築生意。受家庭影響,Zevandogi也有一個成年後創業的夢想。但銷售牦牛酸奶和酥油的生意并不受家庭成員歡迎。

"我從父母那裡學到,有一個夢想就是堅持下去,有自己的觀點。是以,我不顧家人的反對,還是照做了。Zewandogy先生說,他最初與來自不同地方的三位合夥人合作,但現在他是唯一剩下的一個,現在他正在創立"Snow Mom"品牌。"雪花般的母親"在中文中的意思是奶牛,他希望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上像奶牛一樣溫柔和有競争力。

"下一步是讓我擴大産品,并将産品銷售到拉薩及其他地區。當談到他的計劃時,Zevandogi充滿信心。

走在崗東村的村道上,幾乎沒有什麼可看的閑置。

"每個人都在忙着賺錢。"江東村長城旅遊發展委員會從業人員郭鵬飛說。

雖然69年過去了,但"老藏精神"在崗頭人的骨子裡,一直影響着村民幹官創業。

"美好的生活就是奮鬥。正如人民解放軍經過艱苦艱苦的戰鬥,取得了進軍西藏的勝利一樣,我國人民這麼多年沒有怕辛苦、不怕吃苦,牢牢把握了黨的好政策,今天才能過上好日子。永紅說,奮鬥是同樣背景色的守衛,為了更好的未來,衛兵還在前進。

發展潛力

崗頭村位于金沙河畔,是經317國道進入西藏的第一站,區位優勢明顯。"解放第一村"牌匾矗立在進村的路上。

縱觀中港頭的區位優勢,成都西部遊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與江達縣港東村達成初步協定,開發住宅等合作意向。

"崗頭村是進入西藏的第一站,如果客人在這裡對藏族民俗有深刻的了解,将有助于整個藏族旅行體驗。成都西遊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磊表示,看中崗頭村,不僅是因為崗頭村的資源和區位優勢,還因為近年來長城和江達縣支援崗頭村建設民俗休閑度假區的政策支援非常強大。

"四川西部旅遊市場規模非常大,四川西部旅遊市場也非常成熟。依托四川西部旅遊市場,崗頭村旅遊将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張磊介紹,目前,成都西部遊俠戶外俱樂部每年都會到四川西部,其中去江東村,河對岸的德格縣客人就有5000人左右。德格到崗東20分鐘左右的車程,可以全面設計出港東進入四川西部旅遊市場的産品和路線。

"特别是,江東村系列民風情與金沙河18号軍渡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景區以'西藏'巨石、炮樓、金沙河灘等景觀為代表。江達縣乃至常都地區的這種資源組合也是獨一無二的。江達縣旅遊發展局局長澤仁松介紹,江達縣沒有成熟品牌的景區,為江達縣民俗休閑度假區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缺口,"它位于四川與西藏的交界處,與中國最壯麗的風景相連的地區, 集中了世界級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觀旅遊資源,各地區資源互補,定位差異,未來發展前景無限。"

自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崗頭村已實施了14個項目,投資超過6000萬元。其中,圍繞旅遊開發、産業發展的項目占項目總投資的近50%。

近四年來,江大縣在江東村舉辦了4場"回溯金珠瑪米(軍)路"徒步活動,"峰夢車去拉力賽"也将連續兩年作為體驗點在路上作為體驗活動,再加上外界對崗頭村的關注, 這些都為江東旅遊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為加快崗頭村旅遊發展,近年來長城派出長城旅遊發展委員會從業人員專門為崗東村服務。自建村以來,長城旅遊發展委員會派出一批團隊成員為村崗東旅遊發展提供建議。現在,金沙江入地的崗頭村,第18軍渡渡紅色遺址公園已經投入營運。今年7月,崗頭村投資1000萬元開始建設景區,包括景區周邊景觀整改、道路整修擴建、旅遊步道、木栅欄和垃圾箱等景區改造。

"目前,我們正在與企業進行談判,以便在村裡實施高端住宅項目。長城旅遊發展委員會村組組長葛松子仁說。

澤旺平濤家的房子因為風景好,而我有意願從事旅遊,葛松子仁帶着團隊幫他聯系了企業。

"我們要先建立一個家庭來做示範,村民們看到它時會更有動力。"Gsundyren說。

"姐姐,你來我們村是因為這次旅行嗎?"走進村裡大學生四個朗喬瑪的家,四個朗喬瑪誤以為記者也是在洽談旅遊項目。現在,全村都非常關注村裡旅遊業的發展。

未來,依靠區位和資源優勢,抓住崗東打造特色小鎮的機遇,崗東村将全力打造4A級民俗休閑旅遊勝地,這将成為崗東村未來發展的新引擎,讓崗東村吸引更多的周邊村民和遊客。

三年前,科龍村村民奕溪莊正式搬到崗頭村,開了一家機車修理店。現在有30多個家庭像他的家人一樣從Gangto村周圍搬來。

不僅如此,大陸人還來到Gangto村經營企業。

來自河南省洛陽市的周志飛于3月在江東村開設了一家蔬菜水果百貨商店,這是該村第一家由大陸人經營的商店。

"我從拉薩一路走到那曲,最後選擇了崗東村。這裡的流量很好,未來更有發展潛力。周志飛說,他的小店現在每月掙2萬到3萬元,他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

金沙河不放棄晝夜前進奔騰,崗頭村也不放棄日夜前進發展。金沙江和河邊巨石上的"西藏"字樣見證了村裡和崗頭人鬥争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