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新華社江蘇新聞(記者魯翔)錯失銅牌,中國隊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小組第四名。前奧運冠軍、江蘇運動員許安琪在半決賽中被指令換下受傷的孫轶文,但在錯過決賽、在銅牌争奪戰中輸給意大利後未能創造奇迹。但對于這位經曆了退役和複出的29歲老将來說,能夠連續三場比賽站在奧運舞台上,本身就已經是英雄了。

他在青少年時期就成名了,并在15歲時擊敗了奧運冠軍。
有人說她才華橫溢,運氣好,但對于徐安琪來說,那些辛勤的汗水和努力背後的結果是他們最強的依賴。徐安琪1992年出生于江蘇南京軍人家庭,祖父是過渡河戰役老兵,父親是海軍軍人。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徐安琪很早就形成了強烈的男孩氣質。九歲時,她被南京體育學校選中參加擊劍項目中的重型擊劍訓練。由于她的身材,在13歲時,安吉能夠用一把沉重的劍擊敗她多年來訓練多年的成年選手。14歲時,首次參加全省運動會的許安琪以15:7的比分輕松奪冠。
在2007年國際劍聯女子重劍世界杯上,15歲的許安琪以5-1戰勝俄羅斯兩屆奧運會冠軍和擊劍冠軍奧克薩娜,一舉成名。為此,時任國家女子擊劍隊主教練的許雪甯破冰,将徐安琪帶入國家隊。一路走來,徐安琪表現出色,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赢得了擊劍冠軍,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獲得了亞軍。自2009年進入國家隊以來,徐安琪曾10多次獲得世界杯冠軍,世錦賽2次,亞軍2次,亞軍1次,多次在亞洲和全國比賽中獲得獎牌。
重返賽場,恢複之路艱難
2017年全運會冠軍後,徐安琪曾一度淡出賽場,與丈夫王森度過了甜蜜的小日子,同時,她和姐姐惠如琪一起去公益,到偏遠地區,給孩子們帶來擊劍的樂趣。2018年10月,中國擊劍協會會長王海來到南京與徐安琪交談,希望她能回到球隊,許安琪也談到了自己的擔憂、身體、傷病、狀态等等,但帶着擊劍難以放棄的感覺,再加上王海海對她熱切的期待, 她最終選擇回來。
決定回國後的第二天,徐安琪回到江蘇隊,開始恢複訓練。運動員的訓練極其艱苦,為了在國際舞台上争奪國家榮譽,許多運動員付出了遠遠超出他們承受能力的努力。徐安琪也是如此,她每天的訓練都導緻她右膝外半部分撕裂,需要休息三周才能恢複訓練,這使得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便如此,徐安琪仍在努力卷土重來。
徐安琪于2020年1月下旬在法國訓練時受傷,随後左膝再次受傷,但就在他多次受傷治療仍然效果不佳時,徐安琪的父親病情開始惡化,他死于肺癌。她的母親英年早逝,長期依賴父親,這一事實無法接受。幸運的是,她的丈夫和教練都很擔心,徐安琪逐漸走出了陰霾。
不怕痛苦,再次為夢想而戰
參加他在2020年的第三屆奧運會...對于徐來說,一切都與她的計劃背道而馳,但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使東京奧運會推遲了一年,并打亂了她的所有計劃。最後,在與教練、朋友、家人一遍又一遍地溝通之後,徐安琪選擇再次為夢想而戰。
經過不懈的努力,29歲的許安琪第三次踏上奧運賽場,她作為替補隊員與林晟、孫一文、朱明烨一路殺入半決賽。在半決賽中,個人重劍金牌得主孫一文在第二場比賽中受傷,徐安琪替補上場,無助的中國隊以29:38對陣南韓,沒有決賽。在銅牌争奪戰中,對陣實力雄厚的意大利隊,許安琪未能重振倫敦闆凳奇迹,最終沒有赢得獎牌。
"參與比獲勝更重要",為獲勝者加油,讓我們不要忘記那些沒有登上領獎台的人。對于徐安琪來說,站在奧運舞台上,她足以赢得人們的尊重和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