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如今熱火朝天的跨年電影《你好,李歡瑩》無疑是一匹在春節被殺死的黑馬,自上映13天以來已經拿下了43億票房,目前在國内電影史上票房排名第四。導演賈玲為了紀念自己母親的意外離世,花了四年時間才拍完這部電影。

她把現實中母親的遺憾,融入到電影藝術中去"彌補",影片傳達了這種溫暖和真誠,觸動了無數觀衆的心。除了感動之外,這部電影還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别人的孩子"——"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主任系"、"好英語"、"好萊塢工作"、"每月8萬"。

近年來,随着電影升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國追求電影夢想,紐約大學畢業生李安和李芳芳,畢業于倫敦電影學院徐安華,這些導演早已成為華語電影界的中流砥柱,除了他們有更多的年輕導演在好萊塢學習工作或回國後, 那麼他們現在是如何發展的呢?

張少福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張少福,年輕導演、制片人,1984年出生于武漢,5歲時定居美國。他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威爾明頓分校學習電影導演,在那裡他學習了被稱為南好萊塢的大學系統導演。

大學畢業後,張少福經過一層考核,順利進入華納兄弟影業。出于對動畫的興趣,在完成華納的作品後,張少福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順利進入了舊金山藝術學院人物動畫專業。

在研究所學生學習三年的時間裡,張少福每天花很多時間在動畫學習和創作上,并開始嘗試短片制作。他和兩位搭檔一起,花了15個月的時間創作了一部五分鐘的動畫短片作為畢業作品,這部名為《龍男孩》的電影獲得了第38屆奧斯卡動畫短片金獎。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憑借《龍族少年》展現出的創造力,張少福在研究所學生畢業後成功進入迪士尼擔任動畫師。在那裡,張少福接觸到了世界級的動畫團隊,參與了多部動畫電影的制作,包括《瘋狂動物城》、《超級海軍陸戰隊》、《美味盛宴》等,其中三項奧斯卡獎,而他自己,還獲得了兩項動畫界最高獎項的阿尼獎提名。

這些成就并沒有讓張少福沾沾自喜,在迪士尼的歲月裡,他已經完全熟悉了動畫電影的制作過程,卻不願意把流水線動畫制作給他,想做一個獨立的動畫創作者,做自己的動畫。

2015年,張少福回國參加"創造者世界2015杭州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在數百名海外精英選手中排名第三。本次大賽的優異表現,讓國内很多創業者開始關注他,紛紛向他伸出橄榄枝,武漢市政府也積極支援他回國創業,邀請他加入"武漢市合作夥伴"計劃。出于對武漢家鄉和武漢創業市場的感情,張少福選擇在武漢辭職,創辦了一家動畫公司。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2016年12月,太鼓太宇動畫在武漢正式成立,并在洛杉矶成立工作室。張少福彙集了鮑比·龐蒂利亞斯、安德魯·切斯沃斯、喬伊·約翰遜、安德魯·詹甯斯等世界級的動畫人才,将好萊塢的創意和技術與國産制作方法相結合,努力帶來一部世界從未見過的中國動畫。

太鼓的第一部卡通片《破天而降》大獲成功,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動畫短片提名。這部動畫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出生在美國一個單親家庭的新移民家庭,夢想成為一名宇航員的故事。突破天空不僅是太鼓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張少福朝着打造世界級中國動畫的目标邁出的第一步。

羅啟瑞、張萬宇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羅啟瑞和張萬軒是香港電影界著名的黃金合夥人。羅先生28歲時畢業于香港大學英語系,執導李碧華的《霸王伯格》。後來,他進入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張女士畢業于香港大學心理學系,但天生對戲劇和電影充滿熱情,後來在英國布裡斯特爾大學學習戲劇,并在紐約大學電影科學學院學習電影。

1980年代,紐約大學隻有一名中國學生,隻有一名李。而張萬宇和羅啟瑞這次會議,加起來隻有三個人,兩個來自香港,一個來自台灣。

當時,紐約的生活真的和黑幫電影一樣,他們每天要處理三教九流,逐漸适應到今天,甚至因為偶爾幫助講英語的黑幫看法庭傳票,帶着一群黑社會起來。

他們自然想在學生的作品中捕捉到這種生活體驗。張記得,當她拍攝她的第一個學生作業時,李安剛從紐約大學畢業。作為一名校長,李安慷慨地把她租來的土地借給了她:一群學生玩弄販毒團夥,當警察闖入金庫逮捕人時,他們假裝白面粉是面粉,還有面包餃子。李安也是那些"毒販"之一。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他們的中國學生群體中沒有一個是富有的。即使是害羞,一群年輕人也從未氣餒,仍然熱情地尋找拍攝的所有可能性。

有一年,施某總經理方義華來紐約為邵逸夫買攝影器材,并請了幾位電影系學生幫忙指導。後來,龔太太說:"你們學生将來有什麼需要,可以來香港找我。"這種随意的禮貌,後來變成了張萬宇羅啟瑞在救命稻草上的錢。

幾個月後,張萬軒帶着"非法移民"劇本找到了方怡華,希望她投資100萬,方轶華欣然同意,并告訴他們要拍好,未來去上議院排隊。最終,由張萬軒執導、羅啟瑞編劇的《非法移民》在1984年上映後,票房拿下500萬港元,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1987年,夫妻倆的第二部作品《秋天的童話》上映,聚焦兩個中國人在紐約的愛情故事,周潤發和鐘楚紅分别擔任主演和女演員。這部電影獲得了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和最佳編劇獎。

1988年,羅啟瑞和張萬宇根據成龍、洪金寶等"七小傅"徒弟的經曆拍攝了經典劇情片《七小傅》,洪金寶親自飾演師傅于占元,并奉獻了細膩生動的表演。這部電影被提名為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1997年,由張萬軒執導,羅啟瑞的電影《宋家皇王朝》上映。影片以20世紀上半葉影響中國政治經濟形勢的宋查理家族的故事為主軸,通過描述宋家三姐妹不同的人生軌迹,展現了民國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争的曆史。這部電影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合拍劇情片獎。

2010年,羅啟瑞執導的自導電影《歲月偷竊》上映。影片以60年代的香港社會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在香港深水區的故事,一對處于社會底層的夫婦在經曆了生活的滋味後,才意識到隻有歲月的變化才是真正的"上帝偷走"。這部電影獲得了第60屆柏林電影節新一代水晶熊最佳影片獎和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陸克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出生于1990年的陸克在十幾歲時就愛上了戲劇和電影,并偶然開始了他與劇組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段經曆開啟了他對電影的視野。高中畢業後,盧順利考入紐約大學電影系。

畢業後,盧某在一家好萊塢制片公司工作,在此期間,他參與了《太平輪》、《飛虎》、《野獸的青春》和《血腥雙男》等電影的制作和策劃。他的海外學習和早期的工作經曆使他完全熟悉了電影業的整個制作過程,重塑了他對電影的看法。

回國後,陸克開始打磨自己的作品。2011年,他的個人長篇處女作《生存》在影院上映,這部小成本的驚悚片獲得了業内人士的好評,粉絲們在看完後表示"這是在嚴酷的電子審查制度下恐怖電影的最佳表現。該片榮獲2012年中國影視技術協會優秀制作獎。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2015年,陸克的第二部電影《高跟鞋先生》在情人節上映。這講述了男主角"不擇手段"裝扮成美少女追求女性魔法故事的喜劇,以新鮮的題材、奇異的故事,迅速成為當時的票房黑馬,最終拿下1.29億票房,陸克也成為國内首位9000萬之後的導演。

同年,陸克在網上執導了音樂微電影《誰是末日最強聲音》,該片以音樂劇的形式暗示了很多社會問題,可以說是中國大陸音樂微電影形式的大膽嘗試。值得一提的是,短片中的所有歌曲都是陸克獨立創作的。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2018年,陸克與餘正聯手,在湖南衛視音樂綜藝節目《幻影音樂之城》中創作了八分鐘音樂情景喜劇《X先生的夢想》。大膽的叙事風格,耀眼卻又不耽擱在炫目的技術形象上,讓業界乃至超越的再次看到了陸克的才華。

2020年,陸克最新電影項目《夢之聲》正式啟動,講述了一群懷揣着音樂夢想的年輕人的故事。盧說,他在劇中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人們追逐夢想的過程,與他的許多經曆相吻合,他希望能夠把這個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也把這血傳遞給更多的人。

蔣偉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蔣薇是一位回歸的導演,曾在美國電影藝術學院學習電影,這是世界頂級的藝術學院,曾培養出好萊塢商業導演,如邁克爾·貝(變形金剛,珍珠港),紮克·施耐德(超人:鋼鐵之軀,300斯巴達戰士)。

在學校期間,姜偉石作為執行董事和編劇參與了警察,戰争,動作類電影的制作,以及多個奧斯卡和艾美獎得主,以及美劇《越獄》的導演Bobby Ross和《欲望都市》的導演Victoria Hawkerberg。是以,相比于"瓊式"的叙事,江偉更喜歡,更善于"居家式"的愛情表達。多年的好萊塢拍攝和制作經驗也教會了他如何向觀衆傳達他的作品理念。

2015年,蔣炜以動作戰争為主題的電影《使命召喚》在第3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引起了評委和媒體的關注。這部短片成為當年唯一入圍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主要競賽單元的中國短片。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這部短片是長片《戰争之山》的概念視訊,以伊拉克戰争為藍本,以真實事件為題材,講述了一個魯莽的二等兵傑克和他的保守派上司戈德曼不小心踩到了一枚随時可能引爆的舊反坦克地雷,反映了人性和紀律的碰撞。 友好和敵意。

同年,中俄合拍片《戰争中的芭蕾舞》在國内院上映,講述了世界大戰火勢下一段跨越國界的凄美愛情,該片由俄羅斯著名電影制片人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執導,她憑借電影《火人節》(The Burning Man)獲得奧斯卡獎,江薇擔任該片的執行導演。

近年來,姜偉轉向電視,創作了一批高收視率的紅色作品。2019年,由他與董亞春聯合執導的張偉、王宇、曹凱年、高轶軒主演的《大赦1959》登陸央視綜合頻道後平均收視率1.25%,穩居同期全國收視率第一,并接觸到主流媒體、專家學者和廣大觀衆一樣。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這部劇講述了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大赦,釋放了12,082名反革命罪犯和33名戰犯的故事。

随後,姜偉、董亞春、黃楠等人的革命性曆史劇《穿越鴨綠江》以8.8分的收視率在《豆瓣》上開播,成為2021年最熱門、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這部電影由唐國強、丁永軒、孫為民、王志飛、劉冰、姚剛、王婷等精彩演繹的骨架,國家上司人的遠見卓識,中國志願軍的無畏險惡、英勇的奮鬥精神展現得淋漓盡緻。

達裡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導演戴銳18歲開始留學,畢業于美國紐約電影學院導演專業。他的電影入圍了南韓釜山電影節和美國聖丹斯電影節等海外電影節,并執導了幾部知名廣告和MV。

由他執導的短片《繼續想念》受邀參加南韓釜山電影節廣角單元,短片《沒有師傅的六神》獲得JVC東京國際影像節的特别推薦。2008年,戴銳的四川地震紀錄片《從心開始》獲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頒發的獎項。自導自導自演,被釜山影像委員會評為"中國第七代導演中最有才華、最有才華的新導演"。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出國留學回國後,戴睿成為華誼兄弟最年輕的合同主任。2010年,他擔任迪士尼與華誼兄弟聯合制作的《少年歌舞曲》中文版的編劇。

2015年5月,戴銳創立了北京思瑞繪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專注于電影項目的開發和制作。他将自己定位為堅持原創,制作精良的内容以求生存。戴銳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做中國本土的歌舞片,他認為對于歌舞片來說對于預排非常重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甚至比電影本身還要多。在這個中國歌舞表演電影現代主題的不成熟時代,戴睿希望與觀衆一起探索,發現歌舞電影的美感。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同年,戴銳執導的處女作《少年狂怒》登陸國醫院線,這部電影聚集了鄭偉、陳未喜、包貝爾、孫健等極具票房吸引力的演員,講述了年輕人血腥青春的故事。雖然《少年瘋子》是一部以青春為主題的喜劇電影,但與之前的青春電影不同,導演還透露,由于在美國的專業背景,《少年狂人》也從美國青春電影中學到了常用的方式,包括多線叙事和歌舞元素。

鄧楚軒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鄧楚軒,1988年出生于湖南,興趣廣泛,父母對他寄予厚望,家人希望他成為記者或律師,但他在電影藝術上有偏見。

記得15歲的時候,鄧楚軒一行看完《海鋼琴家》躺在床上想着,整晚都沒睡着;後來,他終于意識到,他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當導演。

為了實作導演的夢想,他投入了很多心血。在國外大學期間,他可以自由選擇上課時間和每周四節課,他安排在整整兩天内完成 - 除了吃飯和睡覺,他每天看七八部電影。起初是無法無天的眼神,然後根據國家、演員、導演、編劇的制度,把制度記錄下來,并寫下自己的感受。幾年堅持,漸漸懂。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在澳洲獲得大學學位後,他繼續在北京電影學院攻讀研究所學生課程。畢業後,他參與了一部大型曆史劇的制作,從現場到執行導演,從後期導演到發行......他繼續擔任真人秀的現場導演,電視電影的執行董事,動物紀錄片的現場制片人,并加入了橫蘇爾的演員工會一年,在那裡他扮演了半年,以便從其他導演那裡竊取節目。

這些努力讓鄧楚軒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帶着學習最先進的電影制作技術的思路,與世界一流電影人近距離接觸,他來到了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

回國後,鄧楚軒獨立執導了《一代女魂唐群英》《夢花盛開》《潛水吧少年》等電影作品,并成立了個人工作室。講述跳水運動員勵志故事的曆史片《一代女魂唐芸英》,以及分别反映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鄉村主題片《夢花盛開》,将鏡頭聚焦于中國曆史、中國兒童和中國農村,主題不同,但個人風格和表達方式鮮明, 而這個系列也給中國本土文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海外學習經曆在拓寬視野、磨練技能的同時,也會給他帶來更多的挑戰,同時也給他更多的機會。"作為一個年輕的導演,年輕意味着讨厭,而作為一個回海的導演意味着很容易不同意。為了克服這些困難,鄧楚軒選擇以身作則,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心胸開闊,不忘初心。

在電影中,他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最後一個離開。在拍攝期間,他每天隻能睡三到四個小時,但他向攝制組保證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工作完成後檢查第二天服務的準備情況,然後去編輯室檢視當天的材料。

在《女魂一代唐芸英》拍攝前,他将劇本修改了13稿,在釋出前進行了10多次調研,并組織了13人團隊,在兩周内制作了670個子鏡頭排行榜。

那些留學海外的中國導演們如今都怎樣了?

出色的藝術水準使這部電影在主要電影節上獲獎,例如北歐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和法國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新人導演。對于看似動蕩的榮譽和成就,鄧楚軒顯得很平淡。正如他在領獎時所說:"這樣的認可将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激勵我更加努力,更細緻,更精細地工作,做下一個,下一個,然後做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