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數字農業“亮”了!一個合作社托管7000畝地,一名“職工”喂養3萬隻雞

《經濟指南》記者 杜陽

9月28日,山東省在濱州主會場慶祝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以下簡稱豐收節)。經濟指南記者獲悉,近年來,山東各地大力發展大面積種植,土地流轉、托管已成為一種趨勢,上千畝、萬畝大規模種植大戶戶比比皆是。也正是因為大規模種植,新的農業技術可以應用,新的産業可以落地,最終實作農民的收入。

山東數字農業“亮”了!一個合作社托管7000畝地,一名“職工”喂養3萬隻雞

山東省慶祝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濱州、濱州、杜陽/照片

規模:一個合作社在兩個村莊擁有7,000英畝的土地

豐收節主要聚會場所,有濰平家寨淴店村耿遵珠、濰坊壽光羅城街道東雨灌村李鑫兩位村黨支書記,見證了山東農業規模的轉變。

"庚店村在黨和政府的堅強上司下,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帶領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耿尊柱說,"後來,整合周邊11個村落的合作社成立了供銷協會,通過土地托管等方式打破地域村、群、戶的界限,重點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實作集中式薄膜特色産業的發展。"

東夷灌溉村也走上了大規模經營的道路。李鑫說,村民們按照自願的原則,依法将土地轉為合作社,合作社對村裡4486畝土地實行統一經營管理。"土地共享合作社把東夷灌溉的蚯蚓變成了金丘,為想靠土地緻富的農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他說。

山東數字農業“亮”了!一個合作社托管7000畝地,一名“職工”喂養3萬隻雞

豐收節主會場(圖檔主辦方)

近年來,山東農村規模化經營已成為一種趨勢。文商街蓮湖村,在合作社的基礎上,流轉村2000多畝的陸地,閑置的本營60多處,實作了村内資源的整體開發;

福利:一名"員工"喂養30,000隻雞

實作了規模化經營,種子好、方法好,現代農業科技用具高新技術,有一個有用的地方。

2018年,耿遵柱帶領耿殿村,投資7000萬元成立"山東綠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現代農業,利用高科技、先進的設施裝置,完整的産業鍊供應服務體系,實作高産、高品質、高效率;

德克薩斯州靈城縣陽虹村的青年領袖楊海亮也參加了主要活動,他說他的農場從六個雞舍開始,現在已經擴充到17個現代雞舍。"規模化、現代化的養殖基地,徹底颠覆了我們對傳統水産養殖業的認識。在這裡,"人管機,機器雞",一個勞工,一天可以完成兩個雞舍,3萬隻雞的喂養工作。闵平市明濟鎮西宋村糧食種植者宋明泉,每50畝挖一口井,田間有節水灌溉裝置;這樣,"土地就變成了方塊,幹旱澆水,内澇可以劃行"。他說。

而在煙台,1989年出生的栖霞"新農戶"李立軍,通過播種兔糞在淺層土壤中做有機肥,提高果實品質,一畝果園種植了9000多斤蘋果,香氣濃郁,口感層次豐富,"90個水果"每隻賣了14元, 但也供不應求。在東營墾利區國家耐鹽籼稻養殖創新基地,魯鹽米13、魯鹽米34、魯鹽米68和魯鹽米69等4個新抗鹽水稻品系,畝産接近500公斤,創造了山東5号鹽度下的高産紀錄。

在青島蕾西,農業技術人員到田間指導農民使用新型專用機械推廣"花生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大力推廣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保水劑等蔬菜種子覆寫的種子"丸化"生産技術,達到節約增效的目的。

山東數字農業“亮”了!一個合作社托管7000畝地,一名“職工”喂養3萬隻雞

煙台豐收節慶祝現場

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一級督察林國華介紹,通過展示山東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讓全社會真正感受到農業是一個令人頭疼的産業,是豐收節的主要聚會場所,也與全省一批新農場、新農業裝備相聯系, 呈現數字農業場景在收獲的震撼下,展現智能化、數字化的現代農業科技,為山東、農業強省做科技标注。

品牌:擺脫單身

這個豐收節的主會場位于濱州。并提到濱州、"染色冬"、"陽信梨"等農産品特征所熟知。早在2019年,濱州就釋出了農業區域公有品牌"食品濱州",将濱州原産地價值充分發揮,帶動區域農産品在全國市場赢得更多消費者認可。而圍繞"濱州食品區",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鍊、功能多樣、産業豐富、利益環節緊密、一體化生産城市更加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此前,在得克薩斯州豐收節慶典現場,44家企業被授權為"黃河味齊江",22家企業被授權為"德州味"。今年4月10日,德州城正式釋出農産品區域公有品牌"德州味",旨在改變以往縣市農産品在品牌發展中單靠自身的戰局。除了"德州風味"和"黃河味齊河味"等好食品外,臨沂尚品、人差不一,智選靈城、清雲食品、甯津好種子、生鮮味等多個子品牌,也逐漸豐富了德州農産品品牌體系。

山東數字農業“亮”了!一個合作社托管7000畝地,一名“職工”喂養3萬隻雞

得克薩斯州樂陵的小蜻蜓收獲頗豐

更不用說擁有150年曆史的煙台蘋果了。據煙台市農鄉委黨組成員、吳晨光副主任介紹,"煙台蘋果"品牌價值已達145億元,全市年産蘋果606萬噸,并被準許打造國家千億級優勢特色産業叢集。

區域農産品品牌的出現與基層農業的品牌化密切相關。依靠庚店村的榮譽和特色,耿尊竹注意到"耿店""棚二代"等商标,還申請了有機食品證書,推廣蔬菜"農場超級對接",為品牌注入了活力的"胡椒,中國'胡椒'傲"品牌;下一步是大力推廣矮人栽培新技術,使無花果栽培向精細化、現代化發展。

行業:一、二、三、一不能少

農作物豐收,品牌号召,衆多農業企業将産業鍊上下遊延伸,兩産三産一體化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

山東數字農業“亮”了!一個合作社托管7000畝地,一名“職工”喂養3萬隻雞

豐收節主會場,山東電視台主持人在直播帶貨(主辦方為圖檔)

基于區域農産品的品牌,現在農民直播他們的商品是很常見的。據了解,目前萊西市"田頭"活躍30家農業電商企業,預計到2021年農産品網上銷售額将達到5億元;

文尚蓮花湖村,今年被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改委評為全國重點鄉村旅遊村。村集體科學發展農村規劃延伸産業發展鍊條,建設完成了群衆參與度高的"美食廳街""千畝蓮花"等農業大隊發展項目。據溫商縣委書記高永剛介紹,溫家寶将堅持"工業思維"把握農業,全面推廣"抵押農業"新模式,推動美國鄉村美麗、美麗、美麗、美麗的"大梅文"建設。

淄博豫園建設了渭河源田園綜合體項目,加速産業深度融合。在大力發展農産品品牌建設、電子商務銷售、鄉村旅遊的同時,還整合了旅遊接待服務中心、民宿、工業園區等教育訓練資源,建立了省級新興專業農民教育訓練基地,為當地産業注入了活力。

農村"一、二、三産"的一體化發展直接帶動了農民收入的增加:文殊蓮花湖村每個村民的年均收入增加了3萬多元,村集體的年收入從不到10萬元增長到50萬元;

(德州、濟甯、煙台、東營、青島、濱州、淄博、日照記者站也為本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