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部門密集出手,黑色系大宗商品行情降溫監管出手降溫下遊如何應對漲價潮

在大宗商品繁榮與蕭條下,下遊企業應如何面對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沖其經營風險?

多部門密集出手,黑色系大宗商品行情降溫監管出手降溫下遊如何應對漲價潮

溫/财經記者 王瑩

編輯/盧玲

5月份國内大宗商品市場極度波動,鋼鐵和煤炭等黑色大宗商品價格坐上了過山車,自5月12日以來,物價的大幅上漲為下跌開辟了道路。在大宗商品下跌的背景下,A股的周期前反彈最近也出現了大幅回調,例如,鋼鐵行業下跌了13%,達到峰值。

對于本輪商品調整,多位行業受訪者表示,與政策引導密切相關。

朗格鋼鐵網進階分析師王思亞在接受《财經》采訪時提到了三個因素:一是國家政策調控、國務院常務會議7天兩次"點名"大宗商品,上海等地專訪當地鋼鐵企業外彙管制,國内三大商品交易所前後九項法規, 拟調整漲跌幅範圍、交易保證金水準等政策,為大宗商品降溫;投機占主導地位,然後在政府的控制下,期貨在短期内見頂并停止,增加了現貨市場的抛售情緒。

在期貨市場下跌的帶動下,黑斑市場也出現了明顯的價格回調。以鋼鐵為例,中天鋼鐵銷售杭州辦事處主任董偉告訴财經記者,目前鋼材價格每噸下跌約1000元,"以五一節後的漲幅全部敲出局,說明五一節後的漲幅更多的是炒作,不是健康的上漲。"

市場對黑色商品市場的未來走向存在分歧。

王思亞認為,短期内,仍處于下行趨勢,"大家對于市場預期有點恐慌,每天都在殺跌,空頭也是一陣鼓噪,畢竟市場跌了1000多元,這種生活也是難得一見。"

董建華仍然樂觀,"因為供求關系沒有改變。在他看來,就鋼鐵而言,現在是超調的,"會放緩,以此類推,鋼價會再次上漲,這與國家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設的總體方向密切相關。"

事實上,随着經濟回升和全球通脹預期上升,大宗商品在2021年經曆了牛市。現在,面對監管集體降溫,包括黑制度在内的大宗商品都已進入"調控"周期,價格拐點已經到來了嗎?企業應如何應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劇烈波動?

< h1級""pgc-h-arrow right-"資料軌道""16">調節手冷卻</h1>

從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價格明顯偏離供需基本面,監管部門遏制大宗商品價格過度上漲的意願明顯。

5月1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以下簡稱"全國常委會"),部署和做好保持商品供價穩定、保持經濟平穩運作的工作。有人指出,要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不利影響,加強對現貨市場的聯合監管,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發現異常交易和惡意投機。

全國釋出會例會、期貨市場夜幕消息,黑色商品多個品種上演了一股下行潮。截至5月20日收盤,煉焦煤下跌7.98%,動力煤下跌8%,鐵礦石下跌5.7%,螺紋鋼、焦炭和熱軋均下跌近5%。

這是該國一周内第二次"命名"商品價格。5月1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全國人大常會,要求跟蹤分析國内外形勢和市場變化,有效應對商品價格過度上漲及其相關影響。

"這麼多年過去了,首相對大宗商品的持續發聲是前所未有的。一位行業分析師歎了口氣。

事實上,為了遏制大宗商品價格的加速上漲,國内當局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進行監管。

5月10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釋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風險預警,調整動力煤、螺紋鋼、熱軋卷闆等黑色商品區間、交易保證金和費用。"最近期貨市場的下跌與一些多頭頭寸的平倉有關。有業内人士告訴财經記者。

5月14日,河北省唐山市及上海市有關部門對當地鋼鐵企業進行了訪談,強調要加強價格管理,不得制造或傳播漲價資訊,維護鋼材市場價格秩序。

如此嚴格的監管将如何影響大宗商品市場?

一德期貨黑色事業部副主管劉文生告訴财經,近期政策主要是降低市場投機看漲預期,進而實作穩定預期,屬于預期管理類。以鋼鐵為例,現貨水準在前期有一定的恐慌,但當現貨價格接近五一節前的價格水準時,交易員持有現貨已經難以獲利,是以價格情緒趨于穩定,而短期國内外現貨基本面變化不大,需求不會迅速下降, 鋼廠價格仍然相對強勁。現階段,鋼價從大幅上漲階段進入跌勢階段,交易員猜測降溫,庫存将保持在正常水準附近。

市場對黑色商品的後市場趨勢犯了一個臭錯誤。

鵬洋基金股權投資部副主任張旺告訴财經,以内政政策為主要影響、内需限制明顯、國内供應限制明顯的品種,如線、鋁等品種,未來下跌的機率較高,而受全球需求驅動、因海外疫情反複受供給限制的品種,未來下跌的機率更大。

"政策抑制是分階段的,最終市場将回歸供需基本面,國内外需求良好,現階段仍處于季節性旺季,如果疫情爆發沒有太多突變因素,鋼價可能逐漸趨于溫和小幅上漲或區間波動。不過,現階段南方多雨的日子,江南雨季後期也會到來,會對需求産生影響。江蘇福士資料研究所所長蔡從正在接受《财經》采訪時告訴蔡才政。

另一方面,黑色大宗商品的下跌導緻前期下行周期庫存大幅上漲。5月20日,煤炭、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領跌。

如何看待非周期市場的2021年A股市場?卡斯特羅資源精選基金經理蘇文傑在接受财經采訪時表示,繼續看好順周期闆塊,原因有二,一是本輪主動補貨期可能超出預期,從庫存周期來看仍處于主動補貨階段;

不過,5月20日,國泰君安證券研究院院長黃彥明在一次論壇上表示,"周期性股票近期一直很火,但我想說周期已經到了頂峰,如果你說我們去買産品還是買股票,周期不能因為産品價格上漲而比對。"

<如何應對<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33"下遊的漲潮</h1>

事實上,在本輪大宗商品價格調整之前,國際和國内工業價格自2021年以來持續上漲,尤其是以鐵礦石和鋼鐵為代表的黑色大宗商品的上漲,令人擔憂。

5月10日,國内期貨市場鐵礦石期貨主合約直升和下至1326元,螺紋鋼、熱軋卷的主合約均突破6000元/噸大關,均創下曆史新高。

在現貨市場上,以鋼材價格為例。"4月份,鋼材寬幅回升,迅速穩固5000元大關,也馬不停蹄,5月份繼續沖刺6000元大關,輥闆類更強,部分品種突破7000元。王說。而鋼材價格的飙升,也不斷激發企業的積極性。

董說,國内鋼企的噸鋼利潤一度超過1000元,"工業用鋼利潤較高,建築用鋼利潤略低。從生産情況看,有限産區的鋼廠嚴格執行限産條件,非限産面積還是為了努力生産,今年最大的特點是由于廢鋼價格低廉,原材料價格較高,電弧爐鋼廠以前在谷中生産, 現在是全天候生産。"

鋼材産品成交量上升,帶動鋼材市場交易火爆。王說,一些市場在早期因為價格上漲太快,購買成本增加,一些貿易商為了提取資金,接受現金出貨。當時,鋼廠訂單生産比較充足,部分庫存為負,且需求階段性不斷增加,是以一旦出現數量或超賣,鋼廠就會出現封口、停止上報的情況。

在董氏看來,這股鋼牛市的到來,除了受到供給側限産限制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下遊需求旺盛。對于建鋼來說,房源不投機這一政策帶來的房地産行業再更新、成交量增加,房地産企業總是匆匆忙忙,施工會使建材需求趨于穩定。對于工業用鋼而言,制造業今年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強勁需求,主要是因為國内外都處于主動補貨周期,而制造業産業鍊特别長,一旦形成趨勢,很難改變,尤其是海外積極補貨勢頭非常強勁, 導緻海外熱軋輥價格大幅上漲,推動國内熱軋輥價格創下新高。

鋼價上漲打開了上遊鋼廠的利潤空間,但也給下遊鋼材深加工企業以及建材、家電等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和風險。

制造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無奈隻能通過價格調整來轉移終端市場的成本壓力。以家電行業為例,今年1月以來,已經出現了包括奧克斯空調、志高空調、海信、TCL等多個品牌的價格調整,價格區間在5%-15%左右。

當原材料價格已經明顯高于下遊制造業收到的訂單時,一些制造商選擇撤回訂單,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因為漲價太快,有些訂單的差額是1000-1500元/噸以上,而不是貨源虧損,不如直接支付違約付款并重新訂購。王說。

作為微觀經濟個體,對行業基本面變化的看法有時可能相對模糊和滞後。商品價格的急劇上漲和下跌也使企業經營和管理庫存變得更加困難。對于波動較大的市場,通過期貨市場對沖,不是對沖風險的好方法嗎?

此前曾擔任國内多家知名企業對沖顧問的蔡從正表示,此前鋼價和利潤處于較高水準,政策面臨轉機,應該有很多鋼廠開展套期保值操作,但從目前來看,鋼廠實際參與的套期保值率還不太高, 該行業可能不到10%。主要是國有企業缺乏套期保值制度、風控和合規限制,經營穩健。民營企業在貿易環節經營較多,在工廠末端,保值幹預的深度不盡相同。也有不少鋼鐵企業實際上在進行不準現貨的投機。

他向《财經》記者介紹了多種對沖方式。在他看來,從鋼鐵行業來看,套期保值操作大多在工廠和貿易端進行。

工廠端對沖是從鎖價訂單成本管理、原材料采購成本管理、成品庫存管理和虛拟鋼廠利潤管理等方面。例如,鎖價訂單管理,現貨方和下遊客戶簽訂遠期鎖止單,期貨方對應購買鐵礦石,焦炭合約鎖定訂單成本,或原材料采購成本管理,從産業鍊供需關系和突發事件來看,在期貨市場進行原鐵礦石、焦炭盤虛拟庫存采購, 以防止和對沖後期價格上漲。

鋼廠貿易端主要是鋼廠交易平台鐵礦石價格的采購和庫存管理,買賣方向。當然,還有一種基于點差的交易模式,要确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基差,後期現貨交易價格是期貨價格的基礎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