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牦牛肉幹”竟是豬肉鴨肉 年銷售上千萬3人被批捕

視訊加載...

鴨肉制品第二次加工,變成了阿壩州特制的"牛肉幹"。近日,由阿壩縣和松潘縣兩級公安機關長期運作、深挖,成功擊敗了潘松潘縣一家生産銷售多年的劣質"牛肉幹"團夥,其年銷售額高達數千萬元,三名涉嫌生産、銷售假冒僞劣産品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檢察機關批捕。

“牦牛肉幹”竟是豬肉鴨肉 年銷售上千萬3人被批捕
“牦牛肉幹”竟是豬肉鴨肉 年銷售上千萬3人被批捕

2020年10月初,松潘警方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報案,在松潘旅遊店或網上購買的"阿壩特産"包裝牛肉幹與他們以前吃過的牛肉幹味道不一樣,疑似是假貨。通過民警的摸排走訪,最後所有的線索都收集到了一點,這些遊客買牛肉幹的被松潘縣鎮有一定的賣點。

“牦牛肉幹”竟是豬肉鴨肉 年銷售上千萬3人被批捕

阿壩縣和松潘縣兩級公安機關成立專責小組進行調查。專責小組及相關部門在某加工現場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嫌疑人前方是簡單工具加工肉制品,現場污水流量一片狼藉。倉庫裡堆放着大量豬肉幹、鴨肉幹、手撕鴨肉、大面積豬肉等切成半成品,印有"阿壩特産"的成品包裝,以及從江西、成都、射宏多運出的箱體。鑒定後,這些半成品重達8噸,價值5000多萬元。

“牦牛肉幹”竟是豬肉鴨肉 年銷售上千萬3人被批捕

民警将上述半成品抽檢到成都市輕工業食品品質監督檢驗機構進行檢驗,結果顯示,這些半成品中含有國家明文禁止添加的山梨酸及其鉀鹽防腐劑、牛肉增味劑,為三種無、不合格品。

曾某賬,他們用豬肉和鴨肉冒充牛肉,是因為成本低,利潤高!通過批量購買,他們購買了價格非常低廉的豬肉和鴨肉制品,冒充牛肉幹,放在松潘旅遊商鋪和代理微商的網上商店,建議零售價為110元。自2016年8月以來,曾某以豬肉、鴨肉産品冒充阿壩特色牛肉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年銷售額達數千萬元。後來為了追求最大效益,他派人帶着"食譜"常駐江西省一家食品加工廠,從廣東,直接将品牌包裝送到松潘縣配送。在意外利潤的驅使下,曾氏的弟弟張、郭阿姨等家人也加入了進來。僅在2020年1月至10月,當市場不好時,銷售額就超過220萬元。

“牦牛肉幹”竟是豬肉鴨肉 年銷售上千萬3人被批捕
“牦牛肉幹”竟是豬肉鴨肉 年銷售上千萬3人被批捕

3.嫌疑人用印有"阿壩特産"(每袋250克)"牦牛幹"(每袋500克)的2種包裝分包,賣給網上代理商或以代理商名義直發消費者;其中,2020年1月至10月期間,當市場不好時,銷售額也達到了220多萬元。

“牦牛肉幹”竟是豬肉鴨肉 年銷售上千萬3人被批捕

偶爾,當當地人在松潘旅遊購物購買這種"牛肉幹"時,一些店主甚至明确提醒:"自己吃,不要買這種低價牛肉幹"已經有一定銷售的假牛肉幹,普通消費者難以區分。假牛肉幹更容易撕扯,肉線之間錯線,缺乏韌性,一點點拉扯就會散落很多面包屑。而正宗的牛肉幹更有嚼勁,肉質清澈,不易拉開,看起來更幹。而且大多數遊客的味道是添加到清新劑假的味道中,但認為假冒牛肉幹更濃郁牛肉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