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黃鐵山現任美籍華人協會水彩畫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名譽會長,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水彩畫的研究與開發。13歲開始學習繪畫,14歲進入湖南美術學校,随王正德學習水彩畫,20歲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黃鐵山水彩畫善于當地風情的山水畫,善于利用綠色,作品濕潤、抒情,深受國内外好評。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北非西海岸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曼哈頓

1715年,郎世甯首次将水彩畫引入中國,這是一種在中國已有300多年的進口産品。從第一代中國水彩畫家開始,他們的夢想就是創作中國自己的水彩畫。徐元慶是水彩畫的先驅,是土山灣博物館培養的第一代水彩畫家,他一方面學習水彩畫,另一方面與任博念、吳昌碩一起學習中國畫,将中國畫的傳統方法應用于水彩畫,在點、線加工上有着明顯的中國興趣。李鐵甫早年在美國學習西方水彩畫,但他在創作中大膽運用了中國的書寫技巧,甚至在紙上作畫,形成了水彩畫與中國畫的第一次碰撞。是以,老一輩水彩畫家從一開始就有創作中國水彩畫的想法。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創作中國水彩畫的夢想已經逐漸實作,無論從技術、構圖、内容、色彩應用,現在國内水彩畫都有着濃厚的中國風情。無形中,中國畫畫的微妙手法影響了水彩畫的表達,形成了一幅中國水彩畫。國外水彩畫在中國的道路上也一緻樂觀。法國《世界水彩畫》雜志主編珍妮說,世界水彩畫正在引領潮流,下一個上司者可能是中國。美國水彩畫協會會長尼古拉·西姆斯(Nicola Simms)也曾表示,世界上有許多優秀的水彩畫,他預測中國水彩畫将引領世界。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利維坦的故鄉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漁人碼頭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黃鐵山認為,中國水彩畫家應該樹立自豪感,有自己的想法,探索自己獨特的創作方法和手段。他說,雖然水彩畫起源于西方,但我們希望未來本土藝術家能把中國水彩畫帶到前線,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看到水彩畫時,都能想到中國。"我們必須相信我們非凡的創造力,并對我們當地的藝術理論充滿信心,"他說。目前,中國藝術理論存在一些混亂,理論家沒有理論自信,盲目聽取外界意見,這些人的文章往往晦澀難懂,根本原因在于他們自己的理論已經失去了信心,認為抄襲西方理論是高層次的。是以,要使作品得到公衆的認可,首先要樹立學術自信。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有一段時間,水彩畫在中國是一種非常邊緣的繪畫。水彩畫被描述為輕音樂,藝術家往往注重技術而鄙視作品的内涵和社會意義,是以可以見證曆史,代表時代變化的偉大作品寥寥無幾。對此,黃鐵山認為,水彩畫發展的主流應該是現實主義,這裡的現實主義是指廣義的現實主義,即現實主義,是建立在再現對象的基礎上的描繪。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更容易被各行各業的人了解和接受。寫實繪畫的道路非常寬廣。繪畫技巧和繪畫心态也是互相依存的,繪畫技巧是現實主義的武器,感情是藝術家的堅強後盾。以生活、自然獲得靈感,用好的技巧和技巧去實踐優秀的作品。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水彩畫在我國經過這麼多年的洗禮,繪畫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但中國水彩畫要世界首先要有民族性格,沒有民族性格就不能立足于世界,隻有在世界範圍内審視中國的民族文化,才會明白中國藝術的價值。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如今,水彩畫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濃發稀發的時期。中國水彩畫在思想深度、藝術表現力、技術多樣性和豐富性等方面都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面貌。黃鐵山說,我們的水彩畫應該更加強調和不同。一聲不是由音樂組成的,一種顔色不可能是色彩,一種味道也不好吃,隻有不同才能相輔相成,藝術也是一樣的,明暗、幹或濕是相輔相成的,是以中國水彩畫家應該吸收一百的長度,以适應語言等各種表達的繪畫技巧。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近年來,随着國内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繁榮,水彩畫的價值逐漸被市場發現,成為繼中國畫和油畫之後的新寵。夢想,堅持,不移情,就能帶來成功。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水彩畫技巧的本質在于"得心應手",這是黃鐵山多年從事水彩畫的經驗。

首先,要"讓它動心"

必須鍛煉自己的藝術眼力和感覺。繪畫是視覺藝術,作者的創作和觀衆的欣賞都是以"看"為之道,藝術的感染力也從中誕生,畫家的眼神,不僅用眼睛去看,更用"心"去看、去感覺、去了解,隻有這樣才能"心動",進入藝術的不二之手。巴爾蒂斯對中國傳統美學思想有着深刻的了解,是以他提出"創作一幅能夠傳達上帝,表達我所看到的現實之美的畫作",倡導"把自己變成自然",進而表達了畫家的"内在視野",這實際上是中國哲學"天與人合一"的展現, "外教的創造,中心的源泉"和"衆神的結合"。偉大的畫家梵高也符合這一理念,他的日記講述了他繪畫的秘密:在自然界中,我找到了感情和靈魂,我找到了觸動我内心的那種東西。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比如:我(指黃鐵山先生)創作的《金童深秋》(中國美術館成立30周年收藏專展)是在湘西鄉辛苦苦勞作一年,與農民有更深的感受。有一天在夕陽下,看到一位老農婦陶醉在豐收的喜悅中,他吃苦耐勞、毅力強、知足,既崇敬又不禁感到悲傷。我覺得這是一個中國傳統母親的形象,是以誕生了我的畫。金色的傍晚燈光色調,老婦人蹲姿的整體造型和太陽谷的長直線,厚厚的毛巾和飽經風霜的手展質感,也給了我形式感的啟迪。這些都是生命的恩賜,我隻是依靠情感上的共鳴來了解。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第二,"掌握它"

行業善于拼搏,熟悉工藝,這是同樣的工藝方式。巴爾蒂斯說,藝術首先是一門手藝,藝術從這裡開始。作為一名水彩畫家,應該誠實地學習工藝,長期的力量。這應該包括工藝的三個方面:

一是掌握素描和色彩的基本工藝。這是所有繪畫技巧的基礎,作為寫實繪畫,這種基本技能更是不可或缺。現在水彩畫的很多問題都不在于水彩畫技術,而是在素描和色彩力量不足,是以造型松散,色彩薄弱,無法有堅實的表現力,不得不依靠所謂的"變形"和"單色"從欺騙中解脫出來,或者用水彩來試試運氣。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第二,掌握水和色彩的藝術。"水"和"色"是水彩畫的兩個基本要素,水彩畫也不存在。吳冠中先生對此進行了非常精辟的讨論:水彩畫,其在"水"和"色"中的特征。不玩水的強度,它不如油畫和粉色畫表現那麼強;遺憾的是,有太多的水彩畫在創作"水無色"或"無色水",水彩畫當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的魅力和競争力。

水,是中國畫家的強項,紙上的水畫,中國畫家有着獨特的天賦,中國水墨畫已經極為精彩,豐富的遺産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借鑒。著名理論家王波民曾有過"中國畫的'水法'",如:"調水油墨、墨帶墨、破墨、水、水飛濺、水......",林林總,神秘無窮無盡,中國水彩畫家若不能好的"水",真渴死在泉水的邊緣。水彩畫的水畫之道,不僅在于常說的"水彩",更在于恰當、巧妙,在有機地展現畫家的感受和藝術個性。老一代水彩畫家冉曦的濕畫法和王兆民的幹畫法,也得到了水的魔力。一般來說,水彩畫可以采用幹濕繪畫的方法,使畫面既有幹裂秋風的意味,又更有與春雨的韻律,有骨有肉,虛拟現實生活。黃鐵生是在濕紙上從濕畫開始,迅速攤開一般色塊的畫面,然後到幹畫筆,或者幹畫部分逐漸深入描繪,在這個過程中,掌握時間很重要。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第三,是用筆掌握水彩畫的手藝。

使用筆是最具表現力的手段,以指揮"物之神"和作者的感受,也是水彩畫之美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使用鋼筆的方式,一定不能被忽視。中國畫是最注重"色彩"和看"筆"的。筆對水彩畫的要求有三個:一是筆的精度。一張紙,應該是各種各樣,盡量少做畫,這樣中國畫的要求是"下一支筆神,它的造型酷小","筆會有凹凸不平的形狀"。用筆也符合自然規律,正如老水彩畫家張美松所說:"用筆,不管橫截面的轉彎,都要說出脈絡。出脈,水有圖案,葉子也有質地。筆上應該有圖案,圖案必須合理、合理、合理、真實。"這其實是中國畫中骨法老一代的水彩畫家在這方面已經領先我們一步了,這種功夫并非不可避免。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緻力于中國特色的水彩畫-黃鐵山的藝術之路

黃鐵山,1939年出生,湖南省東口縣人。1959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水彩畫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湖南省文化曆史博物館館長、湖南省文化聯盟名譽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名譽會長。主要作品有《洞庭湖群畫》、《摩洛哥小鎮》、《利維坦故鄉》、《金伴侶深秋》等,均收藏于中國美術館,其中《金伴侶深秋》榮獲第六屆國家銅獎,并入選"中國美術館成立30周年收藏特展"。曾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深圳關山嶽美術館舉辦個展,出版《黃鐵山水彩畫集》、《黃鐵山作品選集》和《中國著名黃鐵山水彩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