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南紅色家風|張雲逸的一封家書 訴說共産黨人的家國情懷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編者按:

一本家庭書,紙短愛長。它記錄了一段革命事迹,包含了一顆紅子的第一顆心,也凸顯了一個家庭的國情!海南省文明辦公室聯合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海南紅家風"專欄,邀請您加入海南知名作家,穿越時空隧道,與烈士們展開精神對話,感受堅強而強烈的初期使命,繼承和發揚紅色家園風的革命前輩。

海南紅色家風|張雲逸的一封家書 訴說共産黨人的家國情懷

這封信收藏于海南省檔案館

法爾同志,你8月25日的信已經收到。

參加工作,學習了解社會實際情況,是件好事。但你還年輕,需要學習普通的自然科學知識和專業化企業,未來對新社會的貢獻更好。我來托利奧秘書打聽,上海有很多學校(有俄羅斯攝影可用),可以來上海面試再做決定。關于婚姻問題,我已經寫信給何偉同志,請組織決定,如果組織同意,我們沒有意見。我請賀同志送你們倆去上海學習,你們倆怎麼看?我們的行程——現在上海,冬天回廣東還是杭州還沒有決定,現在已經要求中央政府休一年休養,暫時無法傳回廣西工作。

姐姐和女兒怎麼樣?你有給你兄弟的信嗎?它們有多接近?小廣東不錯,但有時感冒發燒,已經在這裡住了兩次。不要說話,打個招呼!

你父母的話

9 月 14 日

海南紅色家風|張雲逸的一封家書 訴說共産黨人的家國情懷

這張照片是在檔案館拍攝的

從最初的志向出發,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 讀張雲儀将軍家的書有一種感覺

唐岩,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擺在我面前的信,是張雲義将軍寫的一本極為普通的家書。

張雲義,1892年出生于文昌市上虞村。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參加了辛亥革命和北伐。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9年,他與鄧小平同志一起上司了廣西的白仙起義,并成立了紅七軍。新中國成立後,這位将軍滿懷熱情地投身于祖國建設,始終關心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1955年被授予将軍軍銜。

這封信的開頭,給人一種自稱"同志"的驚喜。後來,将軍在很多家庭書籍中給他的孩子寫信,基本上都是以"同志"開頭的。為此,将軍給孩子們一個特别的解釋:"我們都是黨員,黨内平等,是同志!從"同志"這個稱号中,我們可以看出,老一輩革命家對子女既有愛心又嚴。愛你的孩子,永遠不要放縱;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将軍的家庭國情——自覺地把生活和家庭與國家和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

張元智是一位将軍的長子,1928年生于廣州,随母親長大。我九歲時才見到父親,十歲時,我穿上制服,參加革命,跟着部隊南北。然後一個機會,和張愛平将軍一起學習了攝影技術。1949年,21歲的張元志在廣西參軍。次年,從軍隊退役後,他擔任《廣西日報》的全職攝影記者。他用一台蘇聯制造的舊相機拍攝了許多廣西建設的珍貴鏡頭。

信中,将軍請張元志到上海學習。當時正處于新中國成立初期,垃圾要富起來,革命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此時,迫切需要各類人才。是以,國家号召軍隊和機構幹部到各個學校學習普通的自然科學知識和專業業務(這是中國新幹學生的第一批)。

當國家要求轉學學生學習自然科學和文化知識時,将軍知道他的兒子生來就是革命家的後代,從小就無法進入正規學校學習——沒有文化知識,我們怎樣才能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貢獻?這位将軍随後鼓勵兒子響應号召,在上海"學習普通的自然科學知識和專業業務",以便"未來對新社會的貢獻會更好"。張元志也辜負了将軍的期望,在學校裡努力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并進入了上海交通大學,後來,成為國家人才的中堅力量。

對于兒子的婚姻,從"請決定組織,如果組織同意,我們沒有意見"。"可以看出,将軍的開放和開放思想,老一輩革命者對黨的忠誠和信任的同時,也保留了對孩子的尊重。對于兒子的結婚對象,張雲怡将軍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門概念和過多的幹擾,這種心智确實令人印象深刻。

在信的末尾,将軍談到了他的旅行以及他對其他家庭成員的想法。"姐姐和女兒怎麼樣?"你有給你兄弟的信嗎?他們過得怎麼樣?信中提到的人是張雲義的姐姐侄子,他們的生活并不盡如人意,還有張雲義将軍,他們總是想着他們,經常得到幫助。他對親人的同情和幫助是真實的,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将軍,我想一定是鐵血的溫柔。

無情不一定是真的。将軍們不僅可以揮舞着刀子馳騁領土,而且要長期為孩子提供血肉之軀,既對家庭有嚴格的要求,又可以照顧家庭。幾句話,愛與威嚴,在紙上跳躍!

張雲義将軍以身作則,"先治國,先治國"的革命先鋒精神。同時讓我們感受一下,雖然英賢死了,但精神依然存在。

相關作品閱讀:

孫宇雄:偉大的公衆無私地奔向革命奉獻,傳給子孫後代

臨終前,陳立文告訴家人:不要向政府索要什麼。

馮百軒:跟着黨聽黨話 瓊崖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肖煥輝、王忠民革命:繼承紅基因教育孩子不享受特權

王興:利廟地區發展之心 教育後 人們勤奮節儉回家苦學

黃長璇犧牲前的最後一本家書:尹寅的關懷和深情的教誨

孫家忠:紅精神培育家族"四寶"世代傳承

石廣發:初心于黨辦家族式家族國情代代相傳

林和平:戰場上的參謀長,他一再做偉大的工作 教育未來不要把功德放在嘴邊

洪建雄書背後的紅色浪漫:鼓勵妻子加強革命學習

福克斯寫信給他的家人:我們的家人将有光明的一天

一本家庭讀物黃長軒的家庭國情

李樹勳寫給妻子的信:死後不要為我哀悼

王月軒,珠金海革命:教育孩子不吃舊書,成就新

龐瓊華:英雄主義代代相傳 家鄉"長"出戶幫人民"母軍"

馮百軒: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存,紅色家風滋養子孫後代

福克:親筆簽名的家書,訴說心之心,無畏艱難擔當使命

洪建雄寫信鼓勵妻子堅定信念,為革命工作而奮鬥

福烈士親信:抗戰救國是我的責任

洪建雄給妻子的家書:勇敢奮鬥是唯一的武器

麥霍恩的最後一本書:革命之血中的自由之花

王偉民給妻子的最後一封信:開始精神,延續我的遺産

海南"紅色家居風情"主題閱讀活動即将舉行 講述海南"家居風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