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作者:骨朵網絡影視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文成明星

骨頭在"2021中國好聲音"十周年推出的王峰老師說,"市場這麼多綜藝節目,為什麼選擇參加《好聲音》,而且來過不止一次。王峰的回答很直白:"讓我們想想什麼能持續十年,這就是我站在這裡的原因。"

這也是《好聲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一個跨越十年的節目。無論是導演、制作團隊,還是螢幕前的觀衆,"好嗓子"這三個字都牢牢地綁在了"愛"上。

曾經的"歌手"和"好聲音"曾經是一個腔室的阻力,一個湖南衛視成為中國音樂市場大廳歌手的舞台,一個音樂夢之地,憑借火力浙江衛視和能明星的制作,現在"歌手"已經暫停,"好聲音"仍在繼續,但也被認為是聲音從巅峰到微的典型代表。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有沒有一件事能讓你堅持十年,并給你生命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是這樣,它必須具有非凡的意義,它是你的盾牌和你最柔軟的部分。對于導演金磊來說,《好聲音》就是這樣的存在,經驗豐富的才華橫溢也聽得起批評。

對此,骨和金磊來十年回憶,借用他十年的故事,還原了這段時間起起伏伏的基調。他演講的第一句話哀歎"時代變化太快了"。

打開盒子,迎接收獲

2012年《好聲音》的驚豔出道,可以說是讓大多數綜藝節目都非常羨慕,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好聲音》第一季,金磊覺得是"收獲",其中摻雜着很多幸運元素,它的開場爆裂是天地分明的結果。

21世紀初的前十年是内地音樂市場的活躍時期。周繼倫、王麗紅為标志性人物打開了中國流行音樂融合的多樣性,讓音樂文化的土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大陸的聲音更多被《超女》《快男》等"偶像達人"節目所占據時,電視螢幕上出現的流行音樂也大多是晚間的審美風格, 節目的多音樂風格的顯示尚未出現。

"音樂之火在普通人心中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并沒有在電視等主流平台上被引爆。在金磊看來,這個市場已經孕育了近十年,魔盒需要打開。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好聲音》第一季,金磊找到了多元化的切入點,開箱,立刻點燃了市場。

他特别記得,在為《好聲音》第一季第一集選歌時,他們把盡可能多的音樂放了進去,"在深處滾滾","高歌","單西大廈","在我的歌裡"......

球員們也是如此。袁亞偉的爵士風格,紀珂的歐爆民族搖滾,以及吳墨備受争議的演唱風格,不和諧與多元充斥着整個舞台,《好聲音》就像一場狂歡節,各種音樂類型在其中碰撞,狂歡節内外的人。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魔盒在開場時刻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即使沒有各大平台榜單,但"好聲音"卻被平台循環播放,成為夏季必不可少的存在,節目的歌曲也遍布天南北部各大廣播電台,"好聲音"成為熱門話題。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就連當時在節目中提出的很多希望,現在都是事實,這讓金磊感到非常高興。他記得特别清楚的是,《好聲音》第一季播出時,導師劉歡面對媒體評審團,并沒有給袁亞偉一個高分,表達了自己"未來榜單可以細分為爵士、民歌等類型"的感覺。在一定程度上,《好聲音》的出現,促進了年輕人對音樂多樣性的表達。

也正是因為節目如此成功,這個魔盒也讓金磊明确了自己做綜藝的理念,而貫穿"好嗓門"十年,甚至影響了明星做綜藝的大方向。"第一年的成功使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聲音背後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的肖像,反映了他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而不同價值觀的年輕人創作的音樂則完全不同。"

收集時的水

《好聲音》第一季收獲豐收,到了第二季,金磊和團隊已經開始播種,還在等待下一輪。在過去的十年裡,音樂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反映在《好聲音》中,金磊形容為"戲劇性"。

從2012年到2014年,金磊清楚地感覺到搖滾樂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流行表達,王峰、鄭偉、徐偉等搖滾樂人氣鵲起,梁波也憑借搖滾樂奪得了第一季冠軍。但在2015-2017年,多樣化的音樂繼續湧入,并影響了搖滾音樂的主導地位。

音樂市場正在開始新一輪的更新,變化迅速。民謠剛剛被民族風格所取代,然後電子音樂取代了說唱,主流市場的音樂風格一直在交替,而《好聲音》也随着市場的變化而變化。金磊開始意識到,任何人,無論是學生還是導師,都不可能永遠站在前面。

直到2018年,00歲慢慢進入18歲并大規模進入音樂市場後,這種變化的效果被釋放到最大,金磊發現有些無法控制的"魔盒","00歲之後,98歲、99歲以後的人天生聽音樂就完全不同了,'好聲音'迎來了另一個發展階段。"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金磊記得,他的一個大學同學的孩子在大二的時候,因為癡迷于黑音,孩子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在衛生間練習,練習吐血,他們在學校裡也有一個小團體,每天在網際網路上與世界獨一無二的音樂類型組, 大學生試圖讓金磊阻止他的兒子。

這期間,原創、樂隊、爵士、民謠、說唱等音樂流派紛至沓來,盒子裡裝的東西越來越多,如果原來包含十種,那麼金磊覺得突然就變成了百萬。

盒子裡的音樂已經融合在一起,甚至有趣的是,許多年輕人正在享受1980年代的複古DISCO音樂,比如New Pants。他意識到,此刻,多樣化的音樂正在爆炸式增長,不同流派在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碰撞,創造新的可能性,但最終100萬種将成為100種新經典,在消除沉澱,完成新一輪的進化。

此刻,好聲音正在繼續澆水和緩慢收獲的過程中,但這次收獲與2012年完全不同。

"2012年,學生們出現了比較成熟的狀态,雖然他們的音樂類型很多,但更多或部分以聲樂為導向的歌唱類型,當對歌手的了解是要有突出的歌唱能力時,也喜歡演奏這首歌很強,旋律起伏。因為那時主流音樂也是一樣,就像典型的代表張慧梅一樣,它的情歌所傳達的感受又火爆又豐富。"

但現在,他覺得學生們更處于理性和感性的狀态。歌曲沒有太多的颠簸和轉彎,我們喜歡用更平靜的态度去走路,歌曲也更逼真。雖然00後創作更加綠色,但它們傳達的情感是獨特而細膩的。比如去年的冠軍就是純粹這樣,她沒有高音域,但對音樂有着獨特的了解。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在過去的兩年裡,越來越多個性獨特的歌手用音樂來表達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金磊覺得這是時代的發展,這種變化很難簡單地評價好壞。

超過300萬人參與其中,十年的糾結和自豪

十年,00沖進各個領域的主戰場,曾經中二歲已經進入社會,金磊也成了大家嘴上的"70直男導演"。時間長短足以改變一個人,承載着一個時代的故事,粗略計算,從2012年到2021年,近300萬人報名參加"好聲音",約1500名學生走上舞台。

"好聲音"陪伴了一代人,甚至是導師。當樂隊在2019年邀請李榮浩擔任導師時,李榮浩的第一反應是看《好聲音》長大,節目伴随着他向北漂流的旅程,是以節目組特意用他的親身經曆設計了開場秀。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在這十年間,金磊也因為好種子流向他而匆匆忙忙,因為是否要改變刷椅模式的迷惑,還能從網絡綜藝節目中不斷修改"好聲音"的剪輯模式,讓它更加釋放真人秀的力量。然而,受相對固定集數的限制,很多工作室的戶外内容并沒有完全展現出來,而swi turnchair是節目不能放棄的專屬象征,是以,在創新和經典的糾結中,《好聲音》終于呈現了觀衆現在看到的。

而即使過了十年,金磊覺得《好聲音》的驕傲依然存在。"我們的導師從《劉環穎》第一季開始就是教父級别的歌手,可以稱之為頂級漢語,他們見證了第一代華語流行歌手的誕生,而《好聲音》是唯一一檔連續四年在鳥巢現場直播總決賽的音樂節目, 這是其他類型尚未實作的影響力。

在金磊十年的記憶中,Bone Doo也找到了目前"音微"争論的答案。他用浪漫的表達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了解。

"在過去的兩年裡,音樂市場已經産生了各種難以定義的花朵,但它并沒有成為花壇或自己的一面,它隻是一顆漂浮在某個地方的新鮮種子,生長出一種以前沒有人見過的類型,或者不同的花朵在相遇時會變成一種新的顔色。音樂多樣性還在不斷增長,各種音樂人才的培養也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覺得聲音消失了它的亮點時刻,但我認為是需要時間去培養澆水,不是每年都能收獲。"

金磊覺得,今天的年輕人因為接觸音樂就足夠多樣化,創作更加分散,很難快速形成自己的主骨,而且他們不想定義自己,每天變化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會産生新的化學反應,這種感覺是未知的,也是好玩的。而好聲音能做的,就是把三代甚至四代熱愛音樂的人放在同一個時空,與彼此的審美和生活态度相撞。是以今年,在《好聲音》十周年之際,金磊選擇了八把椅子,讓導師和之前的優秀學生一起來選擇新一輪的好苗。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與其他節目不同,從0到1,《好聲音》的十年故事更像是一次初收獲播種的旅程,而第一季的成功雖然是時間和地球的結果,但來得很快,金磊和他的團隊在收獲這波紅利多年後一直在做的,就是播下新一批種子,不斷施肥。此刻,金磊和團隊正在等待收獲。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那個為《好聲音》堅持了十年的人丨專訪金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