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作者:文化守望者

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法國總統馬克龍也通路上海,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西岸蓬皮杜藝術中心開幕,恰逢第2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

11月5日,"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侖——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展"在上海博物館悄然向公衆開放,展覽展出了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的80多件藝術品。 包括釜山,大衛,安吉爾和其他着名藝術家的作品,以及上海博物館從未展出過的神秘收藏品。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展會現場

展覽被稱為"藝術的誕生",在與藝術共存的同時,人們經常忘記他們并非生來就有"藝術",最早的藝術家被稱為"工匠"或"工匠"。那麼,"藝術"這個詞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藝術"一詞始于17世紀的歐洲,它的誕生與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皇家學院的擴張密切相關。

從路易十四(1638.9.5-1715.9.1)到拿破侖(1769.8.15-1821.5),大約300年,法國藝術通過"藝術"達到頂峰,逐漸達到歐洲藝術的頂峰,"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是這一曆史時期的最好見證。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法國古物博物館15世紀展覽廳的内景,查爾斯-瑪麗·布頓,1814年,布面油畫,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

這所世界頂級的堂堂級高等藝術學院不僅在世界高等藝術院校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對中國藝術界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老一輩油畫家徐曉紅、林風棉、闫文良、潘玉良、吳冠中學畢業于這所學校。

他們把法國藝術傳播到中國大陸,大力推廣和發展中國現代藝術,可以說,要探索形成中國現代藝術教育體系,離不開巴黎國家美術學院的研究。

展覽分為九個部分,通過非線性的交叉叙事,幫助公衆了解"國王路易十四到拿破侖"約300年的法國藝術曆程,以及這個大廳級别的高等美術學院在這方面的作用。

文藝複興運動

法國藝術的起源

當您踏入展廳時,您會被右側受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鼎盛時期風格影響的"完美"雕像所吸引,以及國王查理七世最喜歡的艾格尼絲·索雷(Agnes Sorey)的半身像雕塑,這是古典文化的完美代表。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艾格尼絲·索雷的肖像

"文藝複興"一詞來自意大利語Rinascita,從14世紀末開始用于影響法國,當時法國精英了解到意大利從事文藝複興運動并遵循意大利文化潮流。

普桑

巴黎國家美術學院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于1648年創立的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釜山被認為是法國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創始人。展覽的Pussan的"Mercuri,Hers和Agralos"展覽可以追溯到他在羅馬的早期。

創作的主題取自奧維德的《變形金剛》。默庫裡愛上了海爾斯,希望與她團聚,但當雅典娜讓海爾斯的妹妹阿格拉洛斯嫉妒并進行幹預時,默庫裡把阿格拉洛斯變成了一塊石頭。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Mercuri,Hells and Agralos,Nikolai Pussan,1624-1626 年,布面油畫,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

作品的簡單構圖,展現了釜山對古代藝術的了解,通過準确展現每個人物的情感态度,展現了畫家後來創造的極具說服力和文學性的繪畫觀念,即選擇表現人物情感巅峰的最戲劇性的時刻。

這也是我們在本次展覽中觀看油畫作品的第一感覺,作品充滿戲劇性,人物肢體語言豐富,充滿情感。

太陽王

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

早期對巴黎國家美術學院的提及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于1648年創立的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該學院曾經負責教授藝術課程,教師的工資由國王直接支付。

這意味着皇室支援的代價是對國家的完全忠誠。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阿比蓋爾給大衛送來了禮物,Licherie de Beurie Louis,1679年

學院提供大獎賽,這是19世紀羅馬大獎賽的前身。比賽的主題圍繞着國王的贊美,他獲得獎學金前往羅馬的法國學院。

這一時期的大多數藝術家都希望擁有"曆史畫家"的稱号,例如胡安斯的"赫拉克勒斯在伊奧拉斯的幫助下殺死了九頭蛇",這是基于神話,象征着路易十四與古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他的作品展現了勒布倫的期望,即藝術将慶祝凡爾賽宮君主制的榮耀。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赫拉克勒斯在伊奧拉斯的幫助下于1673年殺死了九頭蛇·胡斯·勒内-安托萬

現代藝術家的誕生

皇室支援的代價是對國家的完全忠誠。年輕的路易十四将學院建成了一個頌揚君主專制的機構。Lagiere為Charles Le Brun創作的肖像反映了藝術家表達王室聲望的責任。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查爾斯·勒布倫的肖像,尼古拉斯·德·拉·吉爾(1656-1746),1683年,布面油畫,75 x 59厘米,巴黎國家進階美女

在這部肖像畫中,拉吉耶爾削弱了戲劇性,賦予畫面更多的私密性,讓人們身穿濃稠的油粉、筆着的衣服和莊嚴的姿态,看到勒布倫凝結的臉和幻滅的表情,見證了一個傾向于權力的人的移動衰落。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藝術家在他母親的畫作Rigaud Hyacinthe 1730面前

在啟蒙運動中,出現了"藝術反映個人情感或表達時代精神"的思想,哲學家盧梭堅持認為"自然狀态優于文明,個人優于社會"。

畫家大衛為拿破侖革命參與政治更能說明這種變化。Houdon的肖像雕塑也展示了藝術家的新立場,即藝術作品頌揚人性,不再隻是皇室。發揚個性,預見到浪漫主義的到來。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讓-雅克·盧梭的胸膛,讓-安托萬·烏冬,1779年,石膏着色,國家美術學院,巴黎

貴族的藝術蓬勃發展

十八世紀初,各地戰争的高昂代價導緻王室陷入金融危機,藝術機構失去了穩定的經濟來源。1705年,皇家學院失去了使用真實模型的皇家特權。在連續三年暫停"大獎賽"比賽後。這是曆史衰落的第一個迹象,因為它不再滿足新興精英的需求。

連續的變化導緻了皇家學院角色定位的演變。自1725年以來,該學院一直在着名的盧浮宮廣場沙龍展出,"沙龍"一詞自1737年以來一直使用,自1737年以來一直向公衆開放。

沙龍讓社會各界都能體驗到審美的喜悅,藝術評論層出不窮,引發人人有權評判藝術作品的意識。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Jeropoan Sacrifice to the Heterothe,Jean-Onore Fragonar,1752年,布面油畫,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1752年羅馬大。

皇家學院也逐漸開始接受業餘學生,最著名的是考古學家和藝術贊助人卡魯斯伯爵。他對古希臘和羅馬文化的迷戀導緻了考古熱潮,極大地影響了新一代藝術家,最着名的是畫家約瑟夫 - 瑪麗維恩。

Vine曾擔任羅馬法蘭西學院院長,國王首席畫家和皇家學院院長。他是最早倡導回歸古典藝術的先驅之一,也是雅克-路易·大衛的老師。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Dedaros于1754年為伊卡洛斯·維恩·約瑟夫-瑪麗(Icarus Vien Joseph-Marie)插上翅膀

這部作品的主題與著名的伊卡洛斯神話有關。建築師德達羅斯的兒子伊卡洛斯(Icarus)以飛得離太陽太近而聞名。

維恩沒有展示伊卡洛斯墜落的标志性場景,這已被藝術家廣泛注意到,而是選擇表演伊卡洛斯,他在起飛前正在準備,而迪達羅斯則警告他的兒子在飛行過程中被水或太陽捕獲的危險。

沃恩的作品意義深遠,揭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複雜關系。

人類美學

藝術與科學的對峙

文藝複興時期将人們帶回了世界的中心,了解人體對藝術家至關重要。身體素描是意大利藝術的核心,直到1705年,學院是唯一一個獲得王室許可使用人體模特創作的機構。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Houdon的簡介标志着對解剖學真理的新關注,并與普桑上司的古典主義決裂,後者是啟蒙運動和革命的理想代表。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在同一時期,曆史畫家最看重的情感表達也發生了變化。1759年,凱魯斯伯爵成立了情感表達競賽。十五年後,拉瓦特提出了面部藝術的科學理論,相信他的靈魂可以通過男人的臉部線條來了解。1784年,由康坦·德·拉圖爾(Kontan de Latour)發起的學院成立了軀幹人體彩繪比賽,以探索靈魂與外表與整個身體的比例之間的關系。

但十九世紀初的安格爾為了線條的和諧而犧牲了解剖技術,使藝術不再是現實的重新雕刻,而是靈魂的鏡像,宣告了浪漫主義的到來。

啟蒙運動時期

英雄主義繪畫的創新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以大衛為代表的藝術家打破了當時的流行風格,這一趨勢始于18世紀中葉。公衆和評論家都希望重新賦予藝術權力,以承載道德價值觀。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埃涅阿斯于1787年治愈了他的傷口 Perrin Jean-Charles-Nicaise

1776年,在他的作品"亞曆山大拜訪歐仁妮"中,萊諾使用哲學家迪翁和亞曆山大大帝的形象來質疑為什麼權力高于思想。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亞曆山大通路Dioggeny",讓-巴蒂斯特·萊尼奧,1776年,布面油畫,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1776年羅馬大

作品中的許多細節反映了畫家對希臘哲學的了解:萊尼奧準确地描繪了亞曆山大對德歐仁妮投下的陰影,讓人想起迪翁的名言"請走開,你擋住了我的陽光",以及這位哲學家出了名的窮人,睡在一個隻有外套,棍子,碗和燈籠的桶裡。這個形象主題象征着哲學高于權力,思想高于權力。

藝術與革命

從大衛到安格爾

大衛從小就表現出一種使命般的藝術天賦,并被約瑟夫-瑪麗·維恩(Joseph-Marie Vine)玩弄泰迪熊。但他遭受了三次羅馬獎的失敗,甚至一度試圖自殺。

最後,在1774年第四次嘗試羅馬獎之後,大衛赢得了"埃拉西斯塔特發現的安塔克病因"的稱号。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安達克病因",埃拉·西施塔特,雅克·路易·大衛(1748-1825),1774年,布面油畫,巴黎國家高地

"Errasistat發現安塔克病因"的主題是醫生Elasistat通過診斷确定安塔克的病因,即後者愛上了他的繼母斯特拉托尼斯。在這幅畫中,大衛結合了學院的原始野心,首先試圖擺脫布切爾風格,使用基于釜山風格的叙事構圖。

從羅馬回來後,學院要求大衛創作一部名為"安德羅馬克和阿斯蒂亞納克斯為赫克托耳哀悼"的作品,以正式入院。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安德·洛馬于1783年為赫克托·大衛·雅克-路易創作了哀悼

作品的簡單構圖主要基于床和台燈的正交放置,營造出一個人物數量有限的小空間,一個表達細膩的密閉腔室般的空間,這些元素的背景是一個處理得很好的深色窗簾。

大衛的轉變

在1789年革命之前,大衛的職業生涯與着名的學院藝術家的職業生涯相同:從大獎到羅馬進一步學習,然後到學院,接受皇家指令,在沙龍中成名并開設工作室。

大衛在成名之前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在入院後,他目睹了院士們的嫉妒,他與國王首席皇家畫家的沖突,他在羅馬法國學院的申請,以及他自己孤獨的個性,這導緻了對皇家學院的不滿。

與此同時,他意識到法國大革命将颠覆學院通常的規範,因為君主制被盧梭式的個人主義所取代。經常陪同革命黨的大衛創立了人民藝術公社,當選為山地黨控制的全國協會成員,并支援處決國王。

大衛開始直接通過英鎊的曆史卷軸記錄時代的巨大變化。1793年,在他的号召下,皇家學院被廢除。羅伯斯庇爾倒台後,大衛也被逮捕入獄,獲釋後,大衛在新的藝術機構中擔任了新職位,随着1797年大獎賽的恢複,一切似乎都恢複了原來的樣子,但新的政治形勢徹底改變了藝術家的角色,他們不再是權力的仆人,而是權力的主要代言人。

天使

David的工作室已經成為培養新人才的地方,Ingres無疑是其中之一。大衛出生在巴黎,但安吉爾來自一個省外,他很孤獨,遠離政治。

像他的老師一樣,安吉爾赢得了"大獎",并收到了大量的訂單,表明官方對他的成功表示認可。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半軀幹的身體》,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1800年,布面油畫,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

但安格爾的獨立個性,加上1806年在沙龍上對他作品的嚴厲批評,使安吉爾走上了一條與他的老師大衛截然不同的藝術道路。

安吉爾将他的意大利學習之旅延長了十多年。當他回到法國時,他已經是學院的院長,和大衛一樣重要。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阿喀琉斯遇見阿伽門農的信使》,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赫爾,1802年,布面油畫,巴黎國家美術學院,1

Angle以一種與傳統教條相悖的方式區分大衛,即人物形狀的不規則和精确表達;他對線條的控制,更突出了畫中一系列男性裸露的交錯曲線博弈,并沒有用陰影來表達人物的立體性。

上海博物館也有天使?

上海博物館有一幅從未展出過的男人素描,身材苗條,結構精準,線條散亂,層次豐富,質感細膩。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這幅畫獨特的素描手法,被徐曉紅、闫文軒、張崇仁等藝術家認定為《天使》的真實故事,被認為是屬于羅馬的早期研究時期,作品多次易手,轉移到紐約,1946年由紐約著名的古董店餘美,再次帶回中國。這件作品具有角度繪畫風格,但是否真實還有待研究。

考古學和廢墟的詩意美學

自十六世紀以來,羅馬市深深地影響了法國藝術。文藝複興時期帶來的文化動蕩主要是由于古希臘和羅馬遺址的發現,而這些遺址又與教皇在羅馬的城市建設項目密切相關。

被挖掘出來的古代藝術品對法國藝術家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一個世紀後,考古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18世紀初的塞爾萬多尼遺址更像是其裝飾和裝飾價值的标志,但三十年後,休伯特·羅伯特的廢墟代表了時間的流逝。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裡佩塔港 羅伯特·休伯特 1766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紀念碑遺址 塞爾萬多尼·讓-尼古拉斯 1731

考古學與這種新觀的交集,是曆史主義興起的,是現代藝術思想的基石。這意味着人們開始意識到短命的曆史多樣性和文明的相對性。曆史主義打破了大學制度的基礎,即美來自于穩定規範的應用。

基于對廢墟美學的新認識,大衛的朋友和畫家亞曆山大·勒努瓦(Alexandre Lenoir)主張在巴黎建立法國紀念碑博物館。博物館的巨大影響力使大量法國中世紀藝術作品重新出現,與古典主義的完美傑作截然不同,古典主義的完美傑作誕生于古希臘和羅馬藝術複興之前。

從皇家學院到學院

"先生,我隻能靠自己,就像一所學院,"大衛1801年寫給沙普塔部長的信。

在十九世紀的前十年,畫家大衛确實處于關鍵地位。通過他的工作室,大衛控制了整個藝術界的教學模式。大衛模型似乎已經取代了學院的标準,根本沒有受到質疑。

這種教學模式是無法治愈的,整個十九世紀,繪畫方式一直保持着教師和學生傳承的方式。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這就是為什麼在安吉爾于1802年赢得大獎賽後,他的作品的獨特美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年後,這種風格再次出現在大衛的學生Guiermo和Arlo的作品中。

帝國滅亡後,托瑪的一部夢幻般的作品預示着浪漫主義的到來。"學院"一詞具有固定的負面含義,特指以非常不同的風格繼承大衛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

這甚至導緻了一場美學運動,其中不同的"派系"被用來區分自工業革命以來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從現實主義到象征主義再到印象派。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1813年,尼奧普托雷姆斯阻止了費羅克斯刺傷尤利西斯·普拉迪爾·詹姆斯

在本次展覽中,我們回顧了法國的"學院"與"藝術",我們看到了技巧和風格的演變,繪畫主題從上帝和英雄到人類的流動和變化,帝國政治和在協會限制下的權衡和博弈,啟蒙哲學和理性思維在藝術中的滲透和反思, 以及藝術生産者從"工匠"到"藝術家"的自我意識和身份覺醒和轉變。

然而,當"浪漫主義","象征主義"和"印象派"到來時,"'大學'這個詞具有固定的負面含義"。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留言闆上分享您的想法。

藝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侖

- 巴黎國家美術學院收藏展

2019.11.5-2020.2.9

上海博物館一樓第一展廳

每日流量限制為8000人

周一休息,節假日除外

圖|部分來自上海博物館

編譯|文化外觀

我是文化希望

長按二維碼可以把我加為朋友哦

把你拉進守望者組

不用去法國,上海博物館也能看普桑、大衛、安格爾

好評:

敦煌文化守望者三期招聘開始,來預測名字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