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漢庭區古迪街北寨三村的一名村民來到村委會内的"群衆談話廳",反映出村内兩戶人家在閑置宅基地清理出的空地上種植了玉米和蔬菜,境外道路的建設影響了村民的旅行......群衆反映問題後,村幹部、網格成員首先介入處理,通過協調,占用了兩戶人家的空地,主動清理了廠房,鄰裡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村民們對此非常滿意。
今年以來,漢庭區硬地街道以解決周邊群衆小事為動力點和基層治理的突破口,探索建構"群衆說事,幹部解決問題"的工作模式,累計解決群衆周邊1200件以上事情,完成率達100%。"我們探索形成'平台監督,部門協調聯合辦事'問題解決機制,小到鄰裡糾紛,家長短,大到居環境,安全環保,對于老百姓從一般要求到監管機制,大量具體問題在'一字解決'機制上得到了迅速解決。"古民街黨工作委員會書記魏鵬城說。
"兩天前下雨,他們的院子裡有水了,我拍了一張照片給群衆說的東西'網格微信群',不到5分鐘,村幹部冒着雨用水泵來了,幫我清理院子裡的水,村幹部挨家挨戶趕快,真的暖心,博缇更開心了。古迪街流江三村,朱先生說。
"一說一個辦法"的工作機制,不僅讓群衆遇到憂慮、憂慮、憂慮的事情才能有"找一個陳述"的地方,而且讓街村幹部解決人們的憂慮,解救人的艱辛,溫暖人心的平台。為了友善群衆反映問題,街道在開通"說話"頻道上下下下努力,線下開通群衆說話"網格微信群",線下打造"群衆談話廳""群衆談話箱",輔之以"巡回采訪""移動台"等幹部沉沒機制, 通過"群衆主動提問,幹部下沉找問題"的雙向互動,實作群衆說的有地方性、包羅萬象。截至目前,已設立80多個"群談廳"、"群談會箱"200多個,實作全覆寫轄村、社群、企業,線下收集輿情建議1600餘條。

"六合三村朱成功家庭廁所需要抽渣,請廁所更換管理站處理""周家莊村周大家庭需要辦理社會救助,請民生保護服務中心和官方村塊為""南王家璇村西胡同在大雨下,請農村規劃建設監督管理辦公室處理"......固定路堤街道發出指令"講問題"指揮中心,回電顯示固定路堤幹部要為人民群衆服務的速度和效率。
據古迪街道黨委副書記劉岩介紹,"一字一解"的工作機制,以街道為主,平行關聯街道職能部門,下到村街道、社群,通過線上線下管道,讓群衆遇到的問題能夠直接反映出來,然後通過"指揮中心"到辦公室進行監督, 各部門協調聯合解決,跟進電話回訪",進而形成一套閉環流程,確定群衆反映"事有回響,分有落"的問題,有效提高問題解決率和群衆滿意度。(張偉報道,人民日報客戶通訊員康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