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記者先生:
我們每年在一起兩個月零五天,謝謝你一年多了。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300多天,和大家一起回憶起那一天,從最初的了解,到現在堅定地站在你身邊,除了感謝你帶給我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還要感謝你帶我走過祖國這麼多地方,接觸到這麼多人。
十年前,我站在家裡的電視機前,一名記者為農民的權利而奔波。我想我的眼睛一定在閃閃發光。從那時起,我覺得我以後應該和你在一起。
2015年8月31日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我遇見了你。當我第一次見到你時,我總是很緊張。沒有面試經驗,跟着老師指導面試,總是不敢說話,怕說錯會讓你名譽受損。在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0周年之際,我從未想過,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場合,我能和你們站在一起。
遊行結束後,我和我的同僚們第一次一起寫了我們見面以來寫的第一篇文章。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你的名字和你的名字并排看,從心底裡看幸福和自豪。
他獨自寫的第一篇文章遇到了滑鐵盧。經過多次抛光後,仍然無法獲得所需的效果。那幾天.m 7點到8點.m我一直和你在一起。但失敗讓我懷疑我是否有資格與你站在一起。因為給人的印象是你總是那麼優秀,後來我更像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姐姐。
在那之後,不斷修改手稿直到最終釋出都是一場痛苦的鬥争。那天,隻有我和你的名字出現在一篇文章中。我就像一個拿到一百分的國小生,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這篇文章。
後來,采訪變得越來越多。從最常見的郵件草稿開始。我第一次出去采訪,總是尴尬地往前走,心理上默默地說"我是記者,我是記者",以自己的動機。第一次在采訪中提問時,他在場景下悄悄地寫了好幾遍,都是寫着又劃掉,劃掉又改寫,緊張地握着筆的手似乎在發抖。當我站起來說話時,我的聲音顫抖了。如果我的問題沒有直截了當,我可能會讓你感到羞恥。從此,你在我心中的重量越來越重。

當習近平總統通路非洲時,我在北京語言大學采訪了來中國的非洲學生。
總感覺自己像太陽一樣閃耀,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發光。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我和你在一起有多累。1月24日0:00,2016年春節運動會正式拉開帷幕。這也是自冬季以來北京最冷的一天,最低氣溫降至-17至-16°C。為了采訪北京鐵路局2016年春節的第一班火車,我剛過9點.m就到了北京站。走進人民山的候車大廳,采訪即将回家的乘客。候車大廳裡擠滿了人,我一步一步地掙紮着去找被采訪者,他不記得我有多後悔讓位。
直到火車即将辦理登機手續,我才找到足夠的受訪者,不得不在登機口與其他同僚一起等待。那時我才意識到其他人有多難。他們的幾個同齡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跪在檢票口的小鐵門上,以獲得最佳照片。雖然冬天穿得很多,但一百多斤的重量全部壓在腿上和細鋼管接觸區域,那痛苦多了。還有等票員,耳朵被凍得紅,不停地站着腳,隻為等待客票的訓示。
最後,在0:11,火車慢慢離開北京站。深夜北京站變得非常寂寞,橙色的燈光不能帶來一絲溫暖。我從未見過如此安靜的火車站。那天,我第一次看到淩晨兩點多的天安門,依然壯觀。
後來,因為春節,我去了三次火車站,但每次都沒有火車帶我回家。我所能做的就是看到那些把他們送回家的人。
2016年春節第一天,在北京站候車大廳,我采訪了即将回家過年的人。
有了你,我終于知道我錯了。光明不是你的真面目,你的真面目是無限接近最真實的人,他們最接地氣的生活。和你在一起,注定每天在去面試的路上奔跑,但我願意去做。
後來,我們一起遇到了很多人。來自加蓬的國際學生周埃勒(Zhou Eller)讓我傷心,眼裡含着淚水。"神奇女俠"鄧英祥,那雙有力的手讓我動了起來;苗寨奶奶分開時摸了摸我的臉,讓我的心變得溫柔;對于祖國大飛機事業奮鬥的年輕人,讓我為祖國的堅強歡呼;清華學生肖亞在山洞裡寫下了《厚土》,讓我贊美中國的新青年......
你告訴我,你是黨的政策思想的傳播者,是時代的記錄保持者,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是公平正義的守護者。你希望我能成為這樣的人。我知道我離這個目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你邁出的每一步,都有你的陪伴,也有無數讓自己動起來的人,帶來前進的力量。
還記得去采訪烈士張楠嗎?
這是我和你在一起以來哭得最糟糕的一次。許多細節仍然可以回憶。張楠28歲的生活于2015年7月26日在索馬裡被确定。當他們見到張楠的父母時,他們紅紅的眼睛讓我的心顫抖。
當時作為記者不到一年,大大小小的采訪也參與不少。但這一次,它讓我感到自己是多麼無能為力和無能。面對一個在旗幟上灑血的年輕人,我不知道該用什麼心情來形容這樣一個隻比自己大幾歲的"士兵兄弟";面對父母的滄桑,我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對他們的尊重。那一刻,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和張楠的父母在一起,眼淚不斷落下。我同時用錄音筆和手機進行錄音,因為怕錯過一個細節,想盡可能地還原一個真實的張楠。采訪結束時,二十多名同僚一起站起來,向兩名老兵敬禮或鞠躬。這是我接受過的最莊嚴的采訪。
從臨沂回到北京,或許張楠的形象太深在骨髓裡,曾經兩個晚上都夢見了他。從此,我開始慶幸自己的話語能犧牲張楠,能恢複28歲人生最後的英雄前鋒。
後來,我們去了川藏線,采訪了守衛公路的武警兵。興奮、緊張,甚至覺得川藏線的每一座山都有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我。現在回頭看看川藏線上的士兵們,隻有一個字來形容他們:背棄城市的繁榮,守山寂寞,因為制服在身體裡。
當我第一次見到隊長舒少芬時,我隻看着他的眼睛,不再想看到他。眼睛紅了,讓我不敢看,也忍不住看見。這是高原反應的典型特征。我是一個局外人,看到這一切,我感到痛苦,他們的家人應該有多痛苦。
晚上,在盤山路上,我看着窗外漆黑的山谷,想知道他們是否曾經害怕過。看到東大山上空的滿月,你在家裡想念你的妻子和孩子嗎?歲月是平靜的,他們對我們來說承擔了太多。
2016年9月,我采訪了貴州省丹寨縣的一家當地苗族蠟染公司。
有人告訴我,"你不知道一個故事能産生什麼影響。"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這句話背後的力量。我很高興我是他們故事的記錄者和叙述者。我有時會想,如果沒有人記錄他們的故事,其他人是否會知道他們是多麼平凡和偉大。
今年,我經曆了許多重要事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的通路、裡約奧運會、杭州G20峰會、神舟十一号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以及長征勝利80周年,都可以用他們自己的話來看到。時代的記錄無非是這樣的,為了國家的烈酒和贊美,為了人民的和平鼓和呐喊。
我感謝你,因為和你在一起是我的夢想;我欣賞你,因為你讓我成為一個講故事的人;我很感激你,因為你讓我更加堅定,世界因為無數平凡卻自己的光芒而變得更加溫暖。
你說記者從來都不是好工作。去哪裡,哪裡有困難,哪裡有危險,哪裡就去哪裡,你永遠不知道,和你站在一起,我覺得這種生命是有價值的。
時代在呼喚,初心不變,即使未來漫長,我還是想當之無愧的"記者"這個稱号。
記者先生,在你的餘生中,我想和你站在一起,書寫曆史,改變世界。
想配得上你的新聞國小姐姐
中國青年網記者 柯凱
2016.11.4
編輯:陳偉
©️ Zhongqing.com 官方微信産品
表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