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作者:書畫頻道

視訊加載...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序言

在全國熱烈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繪畫頻道迎來了15周年的開通,來自全國各地的表達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以及開通15周年的繪畫頻道祝福,用特别的感情創作出精湛的藝術來表達感情。它展現了畫家的藝術風格,也是藝術家們獻給全國電視觀衆的又一次藝術盛宴。我們感謝各位藝人,你們和頻道心連心,攜手并進,讓頻道的節目豐富多彩,千變萬化,我們也感謝廣大的電視觀衆,你們每天都渴望收看頻道,讓我們充滿激情去做每一場演出。

繪畫頻道永遠是每個人的頻道,我們願意與藝術家和人們一起做繪畫頻道,願繪畫頻道真正成為熱愛文化,熱愛藝術的廣大觀衆朋友的生活朋友。

對作品的欣賞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王學輝: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長。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夏日山莊 138x69cm

在夏山莊的作品中,畫家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山水畫風格,整合了自己對山水畫的了解,創造了獨特的筆墨方案,具有當代精神的山水圖體積。作品的構圖巧妙地将樹景和山景分為兩部分,前景中的松樹傾向于作品的左側,後視圖的山峰通常傾向于右側,使前後風景形成對比,使畫面具有視覺張力。在描繪樹景時,畫家用厚厚的濕筆和墨水勾勒出樹冠和石材的輪廓,厚墨筆,結合擦拭和染色的方法,塑造出粗糙的山石的質感。畫家在樹幹上畫了淺色光暈,使整棵松樹呈現出一種古老而振奮人心的感覺。山在後面,畫家用細密的筆觸,幹濕的墨水塑造出山的層次和鋒利的外觀,筆法特别多樣,展現了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底。作品整體表現了景觀與中國古代哲學相結合的獨特美學原則,也表達了新時代下祖國萬裡江山的壯麗風光。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李偉:中國美術家協會鶴山繪畫協會會長,李克染繪畫學會院長。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無題 138x68cm

在這件作品中,畫家用緊湊的筆墨,用筆,小寫的表情,描繪了一連串的畫面,作品處展現出生命力。畫家以山峰為骨,先勾勒出山的蜿蜒形狀,在山的基礎上再描繪其他元素,逐層豐富作品的畫面。畫家采用積墨技術,厚而輕的筆墨,濃重的短線,淺綠松石色,以及點、鈎、染色、搓皺、擦拭、光暈等技術的組合,塑造出山石的緊密層次和粗糙的質感,這種筆墨的緊密特征,展現了畫家"随時可用"的觀念。在筆觸方面,畫家在其中融化了書法韻律,是以山石的形态可以看到鋼筆的多樣性。整部作品呈現出一種"蜿蜒穿過寂靜之地,禅室花草樹深邃"的禅與靜谧,讓觀衆感受到甯靜,也引誘觀者沉思,在内心深處找到真正的平安與安甯。這些作品表達了藝術家控制筆墨變化的能力,也傳達了自然生态的堅實力量,生機勃勃的生命精神,展現了當代自然景觀與人類的和諧關系。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孔子:中國美術學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第6、7、8屆,中國女畫家協會會長。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天空街細雨" 69x68cm

在一幅作品中,畫家用大寫的表情,描繪了樹下少女觀看雨的場景,整體色調溫暖,讓整體作品有一種融化的溫暖感覺。在人物的刻畫中,畫家采取了簡單的筆觸,筆觸溫柔而有力,幾行勾勒出女孩的整體輪廓,以及服裝褶皺的形式,畫家集中筆墨塑造了女孩天真活潑的舉止,使作品增添了青春氣息。對于植物和竹葉的描繪,畫家用燒焦的墨水塑造散落的竹葉,用淺綠色抹去像香蕉葉一樣的植物,裡面的東西似乎不像,反映了畫家對描繪心中形象的重視。圓點綠松石色灑在螢幕上,促使作品的畫面呈現出一種有節奏的美感,作品仿佛在創作一首春之歌。畫家通過作品營造出"白天街頭細雨如清爽,草色看近卻沒有"。最何況是春之喜年,勝利的煙柳滿滿皇帝的詩意,蘊含着深遠的意義,展現了女畫家對于細膩人情的自然觀察,以及感動的自然活力,以及對當代生活的美好向往。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長,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長,原西安美術學院院長。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關中秋色" 138x69cm

"關鐘秋彩"這幅作品,畫家用資本的表情,描繪了山楂樹下碩果累累的景象,兩頭牛悠閑地穿過場景,作品的牛仿佛是美麗的秋風光,吊起了山楂樹上迎面望的腳步聲,非常生動有趣,畫家再現了具有濃郁的鄉土風情的中秋風情。畫家用俯視的角度,從上到下描繪山楂樹和牛,事物的位置使得作品的畫面呈現出層次感,豐富了作品的内容。對山楂樹的描述,畫家用濕漉漉的粗筆觸、濃墨、濃密而結實的線條,形成蜿蜒的樹枝,樹枝似乎無序卻有其自身的規則,展現了山楂樹的活力,也襯托了山楂的豐富性。對于牛的塑造,畫家結合塗布、染色、氡、擦等技術,形成牛和毛皮的骨骼和四肢,畫家注意筆墨對牛的外觀,賦予牛人色彩,使作品呈現出深刻的藝術魅力。山楂鮮豔的色彩是作品的點睛之筆,使畫面顯得有節奏感和美感,顯得充滿活力。作品整體表達了畫家對田園風光和鄉村生活的關懷和向往,也展現了祖國小康生活的不同風景。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盧品田:原中國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研究所學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書畫頻道開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12集:王學輝 李庚 孔紫 郭線廬 呂品田

"綠山迷人" 67x45cm

《綠山魅力》這幅作品,畫面簡單,主題清晰,畫家去除了多餘的色彩和元素,隻有以純墨的形式描繪出蜀彩的青山,相當具有長遠的意義感,也展現出獨特的東方韻味和純水墨的魅力。畫家用絢麗的筆墨勾勒出尖形山峰,以及枝條的旺盛生長趨勢,整體畫面格外濕潤,突出了春山風光的特色。畫家的骨法用筆,用死筆走出山的質感和層次,随着筆觸的變化,厚而輕的墨色,層污染出樹葉的形狀和光影效果,也展現了藝術家的深邃筆墨功夫。作品的表面可能看起來單調乏味,但細節的變化,筆墨的精确書寫讓觀衆專注于筆觸的變化。這些作品表達了畫家在現代美學和角度下對傳統山水畫的新認識,以及對當代綠色山水的獨特了解,也展現了畫家對自然生活的無限向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