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作者:詩夜城主

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榮成集團創始人孫宏斌說:"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愛武漢這個偉大的城市。榮成将與英勇的武漢人民一起,打赢疫情後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第二戰。"這反映了孫宏斌在武漢的強烈感情。

由于孫宏斌的"武漢情懷",近年來,榮成集團在武漢投資了至少30個項目,涵蓋高端住宅、會議展覽、酒店、商業綜合體、文化旅遊城、科技工業園、特色小鎮和曆史遺迹保護等多元化商業區,為武漢的優質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可以說,孫宏斌的整合團隊已經成為武漢市的共創者。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武漢的發展有目共睹,在國家的每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武漢總能交出世界滿意的答案,進而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大量朋友到武漢觀光旅遊,學習和工作風險投資,以及生活。#向往的武漢#

"十四五"期間,武漢将緻力于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際大都市"。

紐約、倫敦、東京、巴黎、香港、芝加哥、洛杉矶、新加坡、米蘭、首爾,這十個城市之是以被評為國際大都市,是因為它們有七個标準才能成為國際大都市。

美國著名學者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了衡量一個城市為國際大都市的七個标準:1是金融中心,2是跨國公司的總部,3是國際機構,4是高增長的第三産業,5是國際制造業,6是通往世界的交通樞紐, 7.是城市人口達到一定标準。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我們用以上七項措施來判斷武漢能否成為國際大都市。據相關資料顯示,作為國際大都市之一,紐約市擁有900萬人口,而武漢目前擁有1200多萬人口,符合"國際大都市人口标準";一個國際大都市有跨國公司總部的标準",

其中,霍尼韋爾中國區總裁張玉峰表示:"我親身通路過兩次,對創新公司附近的光谷非常感激。他們的一些創新産品、解決方案、人才吸引和投資環境,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在這裡發展出很多新的産品線。"言語解釋了為什麼霍尼韋爾的總部設在武漢。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同樣,武漢也有國際機構,如"中國師範大學留學服務中心"和"湖北武昌實驗中學國際部"可以直接申請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等世界各地的大學進行英語教學和學習,

此外,武漢還在法國、美國、南韓、英國設有領事館,華中華中華商會辦事處、加拿大商業公司武漢代表處等國際機構,這也讓武漢達到了"國際大都市擁有國際機構标準"。

然後我們再來談談武漢第三産業的發展,首先要知道的是,第三産業包含很多産業,如交通、倉儲、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産業、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根據武漢市統計局的相關資料, 武漢第三産業在三産業結構中已經超過55%,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增長,這基本符合"國際大都市第三産業高增長的标準"。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要成為國際大都市,标準之一就是要有一個"金融中心",武漢不缺一個大型的"金融中心"區域,其中,武漢中央商務區,即武漢CBD,被定位為以金融、保險、貿易、資訊、咨詢等行業為主的"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現代化服務中心,

據武漢CBD管理委員會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武漢CBD居民企業2000多家,可容納近3萬人就業。

同樣由于"十四五"規劃,武漢市财政工作局研發的《武漢市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實施方案》明确提到:"到2025年,武漢市金融業增加值突破2500億元,存貸規模突破10萬億元,私募股權基金規模突破5000億元, 企業金融機構超過40家,上市企業數量超過150家。"那時武漢的'金融中心'已經達到了國際大都市的标準。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我們接着談到了武漢的制造情況,武漢的制造業在全國乃至世界聞名,例如,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的東風汽車集團總部基地位于武漢;由此可見,武漢光谷的制造業具有國際意義,也符合國際大都市的标準。

除了這些标準之外,一個城市要成為國際大都市,還要到世界其他城市,但武漢也有通往世界其他城市的交通樞紐,包括武漢天河機場是國際機場,有航班飛往哈薩克斯坦、荷蘭、阿拉斯加、印度、馬來西亞、泰國、法國、越南、日本、 新加坡、澳洲、南韓等國家城市,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可以看出,武漢也符合"國際大都市才能進入世界其他城市交通樞紐的标準"。

由于"十四五"規劃明确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化中國,而"智能交通"應用場景明确定位,是以武漢也實施了"智能交通"技術設施的研發,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出乎意料的是,科技行業收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即國内智能手機巨頭華為開發了Fusion Cloud雲技術,為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提供虛拟化、數字化、物聯網、平台化和移動資訊化平台解決方案,幫助機場營運管理精細化,使機場營運效率、機場服務能力、數字化技術在客貨運輸領域 深度整合與創新突破。

降落到天河機場T3航站樓,旅客可以享受"空中無縫中轉、空間無縫換乘"的體驗,回程可實作航空、地鐵、公共交通、租賃、長途巴士、私家車等7種交通方式的無縫立體換乘,武漢九省的優勢一展現。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武漢天河"智慧"機場效果圖

華為的FusionCloud雲技術解決方案有助于武漢努力推進"智慧機場"建設,武漢天河機場因為增加了基礎雲平台、智能安防平台、智能能源等12個智能系統,可以實作人臉識别、智能分析、視訊跟蹤和安全态勢感覺功能,全面提升了建築的防空安全餘地。

除了"智慧機場"之外,武漢地鐵還與華為一起,推動融合、大資料、人工智能等代表的ICT新技術在武漢軌道交通中的應用和實踐,實作了"智慧地鐵",是以可以認為,因為有了"華為"技術,武漢的交通樞紐将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線。

5年後,武漢如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美國著名學者稱:滿足7個标準

綜上所述,"十四五"期間,武漢定位為"國際大都市"的目标是立足于,而不是想象。而武漢也可能在5到10年内成為國際大都市,那麼武漢在"十四五"時期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也是水的問題。#我向往的武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