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9年1月1日誕生以來,歐元已經經曆了21個春秋,這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币改革最重要的成果。歐元不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完美,歐元區國家之間的貿易更加便利,而且成為歐盟一體化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歐元區有一個"沉睡"的财富,規模之大,人們的想象。
歐元的誕生
"一國一币"是中國古代和現代及國外的普通法。在歐元誕生之前,歐洲國家發行了自己的主權貨币,貨币"集團"。然而,貨币的多樣性不利于歐洲國家之間的經貿和人文交流。同時,在貨币政策上,各國處于戰争狀态,利率、存款準備金率、貼現率等貨币政策效應往往互相抵消,難以取得有效效果。
在抵禦外部風險方面,由于缺乏國力,很難抵抗國際投資者的攻擊和投機。例如,英國和意大利在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危機期間損失了至少8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顯然,沒有一個歐洲國家及其主權貨币能夠做到這一點來化解或避免這些巨大的損失及其風險。
20世紀,歐洲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GDP已經被美國和蘇聯超越。縱觀曆史,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都在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剝奪了歐洲在世界經濟中的中心地位,不得不依靠美國來償還戰争賠償和戰争債務;
在分裂的情況下,西歐率先扛起了歐盟的旗幟。西歐各國認識到,恢複昔日輝煌和夢想的唯一途徑,就是依靠各國的共同自力更生。1946年,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提議建立"歐洲合衆國",1959年法國總統戴高樂提議建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歐洲"。于是,歐洲很快走上了聯合自我完善的道路,從經貿合作到貨币合作。
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195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1965年,這三個機構并入歐洲共同體,1993年《歐洲聯盟條約》生效,它建立了一個政治、經濟和貨币聯盟,歐洲聯盟被轉為歐洲聯盟, 單一貨币歐元于1999年1月1日推出。歐元使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更容易,并加強了歐洲對國際投機風險的抵抗力。歐元正在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貨币之一。
但自從歐元誕生以來,仍然有很多疑問。2019年,法國央行法國央行(Bank of France)的一份報告揭示了歐元區目前面臨的困難。
為什麼歐元應該"隐藏在床墊下"
2019年,法國央行法國央行的一份報告顯示,歐洲央行現在估計,歐元區"隐藏在床墊下"的歐元現在約為6000億歐元,占全球流通的所有歐元現金的一半。
歐元所謂的"隐藏在床墊下"是印刷或鑄造的圖像,在統計意義上流通,但實際上并沒有用于歐元紙币或硬币的各種費用。這筆錢被儲存在人們的家中,既沒有存入銀行賬戶,也不願意拿出來消費。
"隐藏在床墊下的歐元"來自一部名為"床墊中的百萬歐元"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老太太的故事。由于節儉的生活方式,她不顧一切地花錢,在她的舊床墊裡藏了近一百萬歐元,當他們的孩子幫助老太太打掃房間時,這些床墊被毫無戒心的孩子扔掉了。知道了真相後,一家人開始大力尋找床墊。
這是一部關于家庭的電影。然而,隐藏在床墊下的歐元,是歐洲社會面臨的社會現象的生動反映:它正日益從商品和服務的"支付手段"轉變為居民用作黃金和白銀的"存儲工具"。根據歐洲央行的資料,歐元區居民在經濟或政治動蕩時期儲存歐元,例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2015年歐元區希臘債務危機。
根據歐洲央行2019年的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底,全球流通的歐元現金總價值達到1.26萬億歐元。這種現金的需求主要有三個管道:歐元區内以現金傳遞的商業交易,目前吸收了流通中現金總額的19-24%,而外部對歐元現金的需求,如外國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為滿足客戶需求外彙需求,将購買歐元,這一管道吸收了歐元現金比率為24%-36%, 而第三種是居民持有的,存放在家中,這部分吸收歐元現金的比例為40%-57%。
"隐藏在床墊下"的歐元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歐元區經濟形勢的疲軟和消費者信心的缺乏,此外還有歐元被用來度過經濟寒冬的信心。
盡管歐元區今年迄今在就業方面表現良好,但在國際貿易疲軟、英國脫歐、該地區制造業萎縮和新冠疫情爆發的背景下,增長前景黯淡。在最新的經濟展望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将歐元區今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1.1%,明年下調至1.0%。自2019年6月以來,歐元區的消費者信心有所下降。
當然,為了刺激歐元區經濟,讓人們花錢,歐洲央行最近提出了新一輪的超寬松貨币政策,甚至将利率降至負水準,但其無助是顯而易見的。
惡性循環何時打破?
歐洲的負利率政策是因為,在低利率環境下,銀行儲蓄利息較低,人們會把錢拿出來消費和消費,增加家庭消費會刺激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在低利率環境下,長期低利率可能會誘使投資者尋求高收益并承擔不必要的風險。與此同時,全球股市和風險資産價格大幅上漲,這意味着未來高估資産的回報率将下降。而對于一些養老基金來說,養老金固定收益的增加就更難了。據計算,利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養老基金的淨資産就會萎縮約10%。人們擔心自己的退休工資将無法保障自己的生活需求,擔心未來的投資回報率會下降,開始逐漸減少日常消費和投資,更多的應該是流通或投資增值貨币,選擇存放在自己家裡。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現金約占德國普通家庭流動資産的40%。這讓許多經濟學家感到困惑,因為現金的利息收入為零。更令人驚訝的是,許多德國人選擇把錢從銀行裡拿出來,放在家裡的保險箱裡。德國最大的保險箱制造商Burg-Waechter KG在六個月内銷售額增長了25%,主要是因為人們在家裡囤積現金。
除了歐洲,日本也遭遇過類似的情況。
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實施了許多不同的政策和措施,以鼓勵日本人減少儲蓄,增加支出,但到目前為止,效果并不顯著。
"日本人長期生活在通貨緊縮中,日本人已經習慣了價格下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在日本制造通貨膨脹如此困難的原因。黑田東彥的觀點是,如果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普遍為負值,那麼即使央行将利率保持在零以下,個人和家庭也很難将儲蓄拿出來消費。因為他們都希望同樣的産品随着時間的推移會更便宜,是以他們甯願把錢留在銀行裡,耐心等待。
目前困境的最佳解決辦法仍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