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不是我:業餘自由潛水者發現羅馬帝國淪陷時期的黃金寶藏

兩名在西班牙海岸遊泳的業餘潛水員發現了大量1500年曆史的金币,這是羅馬帝國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金币之一。

為什麼不是我:業餘自由潛水者發現羅馬帝國淪陷時期的黃金寶藏

潛水員傑夫·路易斯·蘭斯·帕爾多(Jeff Louise Lance Pardo)和塞薩爾·吉梅諾·阿爾卡萊(Cesar Gimeno Alcale)與家人在地中海沿岸小鎮塞比亞度假時發現了黃金藏身處。據西班牙報紙《國家報》(El Pais)報道,8月23日,當蘭斯·帕爾多(Lance Pardo)注意到波蒂克索爾灣(Porticksall Bay)底部的一枚硬币的光芒時,他們發現了更多的金币。

為什麼不是我:業餘自由潛水者發現羅馬帝國淪陷時期的黃金寶藏

當他仔細觀察時,他發現硬币"在一個像瓶頸一樣的洞裡",蘭斯·帕爾多用西班牙語告訴國家。在清理硬币後,蘭斯·帕爾多發現它有一個古老的形象,就像希臘或羅馬的臉一樣。蘭斯·帕爾多(Lance Pardo)和吉梅諾·阿爾卡萊(Gimeno Alcalay)用瑞士軍刀挖洞,總共搞砸了八枚硬币。

Lance Pardo和Gimeno Alcalay對這一發現感到震驚,并于第二天向當局報告了這一發現。"我們把我們發現的八枚硬币放在一個裝有水的玻璃罐裡,"Saido說。"

為什麼不是我:業餘自由潛水者發現羅馬帝國淪陷時期的黃金寶藏

不久,來自阿利坎特大學,索萊布拉斯科考古學和民族學博物館以及西班牙國民警衛隊特别水下旅的考古學家團隊與Xébia鎮議會合作挖掘和檢查寶藏。

在考古學家的幫助下,他們在洞穴中發現了至少53枚金币,其曆史可以追溯到1001-408年,當時西羅馬帝國正在衰落。每枚硬币重約0.1盎司(4.5克)。

為什麼不是我:業餘自由潛水者發現羅馬帝國淪陷時期的黃金寶藏

根據阿利坎特大學的一份聲明,這些硬币儲存完好,考古學家可以很容易地閱讀他們的銘文并識别上面描繪的羅馬皇帝,包括瓦倫蒂尼亞一世(三枚硬币),瓦倫蒂尼亞二世(七枚硬币),狄奧多雷斯一世(15枚硬币),阿卡迪烏斯(17枚硬币),霍諾裡烏斯(10枚硬币)和一枚身份不明的硬币。囤積物還包括三個釘子,這些釘子可能是制作的,殘留物可能是一個裝有财富的海箱。

為什麼不是我:業餘自由潛水者發現羅馬帝國淪陷時期的黃金寶藏

阿利坎特大學古代曆史教授、美國大學考古與曆史遺産研究所研究員、幫助找回埋藏寶藏的團隊負責人海梅·莫利納·維達爾(Jaime Molina Vidal)在一份聲明中說,該藏品是歐洲已知的羅馬金币收藏之一。莫利納·維達爾(Molina Vidal)說,這些硬币也是資訊的寶庫,可以揭示西羅馬帝國在滅亡前的最後階段。(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兩部分:以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和以東羅馬(或拜占庭帝國)為首都的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

在對硬币進行徹底研究後,它們将在Xébia布拉斯科的考古學和民族學博物館展出。與此同時,瓦倫西亞政府已撥款20,800美元(17,800歐元)用于該地區的水下考古發掘,以防附近埋藏更多寶藏。在波蒂克索爾灣也有其他發現,包括錨,陶器(陶瓷船),陶瓷和金屬遺物以及與古代航行有關的文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