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愛玲的傾國之戀

張愛玲是一位早已奄奄一息的作家,能夠不斷湧現出新書,因為人們不斷把她的手稿放在一起,教給出版社。每年大概有一本甚至兩本新書問世,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版。

《邵帥》是2014年出版的新書。邵帥當然是張學良。張學良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他的父親是張作宇,被日本人暗殺。西安事件後,張學良在台灣被蔣介石俘虜,并被軟禁了幾十年。

張愛玲的原稿是英文的,大約23000字的英文,共七章。其實張愛玲早在1956年美國就開始寫張學良,于是他開始寫作。在美國,在香港周邊的資料,甚至為了收集資料也去了台灣。最後,我寫了一份初稿,寄給美國出版社,向他們展示是否可以出版。

美國人覺得太複雜了,無法閱讀或了解而沒有感覺。這當然不是第一次,張愛玲去了美國,她一生幾乎一輩子都用英文重寫到出版社,結果,大部分的出版,有的出版也賣不出去。其中包括中國流行的"金鎖"和"第一爐"。文化差異當然是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張愛玲的英語和她自己的一樣固執和冷酷。比如她翻譯的《海花》,本來就要翻譯成《上海仙生女孩》,因為《海花》裡的女孩叫外先生,關心這些,說,你叫《上海花》有多好,也是一句雙關語。張愛玲不是。

《小帥哥》更麻煩。張愛玲主要從1925年開始,寫到1930年,人物太多了,大軍閥,小軍閥,還有軍閥的妻子,1234567899阿姨......再加上人物的糾葛,還有一部分曆史傳統。是以出版商認為太混亂,太混亂了。讓人們頭暈目眩,集思廣益,建議她改變。

于是,随着張愛玲自己的新生活經曆,以及個人情況的變化,寫了大約1966年、1967年,她停止了寫作。張愛玲後來與宋琦先生(張愛玲的朋友、手稿的監護人)溝通說,她居然放下了手稿,根本沒有興趣。

後來,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宋琦建議她繼續完成這本書。甚至在1990年代宋琦寫給她的信,有沒有可能再寫一遍未完成的《小帥》。但她根本沒有興趣。

今天的《小帥》英文從張愛玲的原文,再翻譯成中文,這樣一個中英比較。張愛玲當然不會把所有的曆史都寫進去,因為這是一部小說,它是虛構的文學。《小帥》中的一些片段,其實出現在張愛玲的其他中文作品或英文作品中,比如《小團圓》。其實,《小團圓》在很多包括與胡蘭成的關系等片段中,尤其是男女愛情那種感覺在《少帥》中表達的字眼都非常相似,有的甚至一模一樣。

從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張愛玲是如何了解1920年和1930年偉大時代的愛情的。張學良和趙思小姐的愛情,我們都知道張學良很受歡迎,但後來因為蔣介石長大了,想換老婆也改不了。

是以趙思小姐告訴他:如果不是因為這段感情,也許我就受不了你,已經分裂了。也許張愛玲一開始就想這樣寫,仿佛有點像"愛城"的感覺,整個時代都在變遷,西安事變了以後他們去了台灣,失去了自由,卻實作了自己兩個人不散的外表。就像在《愛都市》中白路洙和劉凡因為香港的淪陷,才最後結合在一起,是以《小帥》這本書應該叫《愛國》。

北方有好人,他們已經死了,很獨立。

一個人關心城市,然後看看人民的國家。

甯不了解這個城市又抛棄了國家,好人又難得一見。

自古以來都是男人看國家興衰的觀點,美或愛都可以是"傾國"的原因。因為它是男人的城市和國家,是男人得到或沒有得到美。然而,張愛玲又是從女人的角度看的。由此可見,這種傾銷國家是一個機會,一個代價,因為傾銷國家,女性人才可能會得到她的愛。當然,價格有點大,但沒辦法,因為不是女人的錯,女人隻是碰巧趕上了。雖然,也許這就是她想要的。

當然,張愛玲沒有寫完,如果她繼續寫下去,是不是真的想表達這個意思很難說。

張愛玲的傾國之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