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17日電(記者盧忠秋)4月12日晚,藝術家孔甯的裝置表演作品《灰海死魚》在昆山杜克大學展出。

灰海死魚很重,康甯上有600條塑膠魚,玻璃網的尾巴上有40米長。工作的重量對科甯來說是一個挑戰,她的心更重了。"魚吃人們扔進海裡的塑膠垃圾,然後變成塑膠魚,人們吃塑膠魚,"她說,并補充說,她想通過她的工作告訴人們,海洋中有很多塑膠廢物和很多塑膠魚。這些可憐的、簡單的魚錯誤地吞下了塑膠垃圾,也許是活着的,也可能是垂死的。由于塑膠垃圾,藍海已經開始變得"灰色",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實。康甯受昆山杜克大學邀請參加首屆水鄉環保電影節。她與杜克大學的學生合作了15個"塑膠海洋"。這項工作是将學生撿到的塑膠垃圾縫在像大海一樣的藍色雨衣上,并遮住藍色漁網的表面,這一舉動一方面表達了人們在大海和魚群面前的内疚,另一方面也預示着人們正在積極采取行動拯救大海。當15名學生穿着"藍色塑膠"和康甯的"灰海死魚"在一起時,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也非常郁悶和震驚。康甯說,當線上用作玩具的魚被放在一起并戴在身上時,沉重的感覺突然變得真實而令人震驚。它們隻有600條,成千上萬條無法逃脫的魚正在變成塑膠魚。她咬牙切齒,用最大的力氣拉扯着600條魚,給人一種海洋污染的震撼畫面。海洋保護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勢在必行。(圖檔由孔甯提供,經中國授權同意使用 Daily.com)
來源:中國 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