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五一小長假雖然已經過完了,但五一檔的一系列電影還在熱火朝天地競争票房中!

從愛情片到懸疑片再到諜戰片,種類應有盡有,大家都去看過最近新上的幾部電影了嗎?

還沒看、怕踩雷但又想看的人不用急,飯姐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部絕對值回票價的電影——張藝謀導演的《懸崖之上》。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這可不是完全沖着國師的名号推薦的,而是這部電影确實值得飯姐為它做“自來水”式安利!

上映8天,随着口碑發酵,票房突破6億,很快來到了實時票房榜一的位置。

作為一部上映前預售票房不佳的諜戰片,它到底有什麼魅力才能完成這樣的逆襲呢?答案交給大家進入電影院自己尋找。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抛開電影本身,飯姐想講一講這部電影背後的曆史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曆史背景</h1>

聽着《懸崖之上》這個名字,大家是不是覺得很耳熟?

沒錯,9年前,有一部各大衛視熱播、央視二輪買斷版權的電視劇——也是名叫《懸崖》。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這不是巧合,而是這部電視劇的編劇和電影的編劇都是同一人——原作者全勇先,兩部影視劇的主角甚至也有同一個人——特工“周乙”。

多年以來,作家全勇先對于自己創作的《懸崖》故事始終耿耿于懷,2015年,他還忍不住在期刊《海燕》 上發表了一篇随筆《說說《懸崖》》。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這是個悲劇結局,主角周乙最後被槍決身亡,全勇先想繼續寫周乙的故事,于是《懸崖》的前傳《懸崖之上》便誕生了。

脫胎于同樣的時代背景,那是20世紀30年代,在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後建立的傀儡僞政權“僞滿洲國”地界,有一群抗日地下組織正和敵方特務鬥智鬥勇。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主角團張譯、秦海璐、朱亞文、劉浩存飾演的便是4個接受過特訓的共産黨特工,而于和偉飾演的“周乙”則是潛伏在特務科幫助他們行動的同志。

他們組成了一個代号為“烏特拉”的行動小組,這個任務具體是什麼呢,電影裡通過張譯扮演的角色“張憲臣”的口簡要提起過——營救王子陽,整部電影劇情便圍繞這個目标展開。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這個王子陽又是誰呢?和其他角色不同,他并不是電影裡虛構出來的人物,而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英雄烈士。

無論多麼不了解曆史,或許你對“日軍731部隊”這個詞也是如雷貫耳,1932年,731部隊在黑龍江省五常縣背蔭河建了一座城,日軍稱之為“中馬城”。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從此,這裡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秘密基地,日軍在裡面做些什麼勾當呢——進行着慘無人道的人體活體實驗,他們抓了一批又一批中國青壯年,将他們折磨緻死。

以王子陽為代表的一群“囚犯”是這些實驗的見證者,也是不斷反抗最終越獄成功的階段勝利者,1934年,找準時機的王子陽等人拿酒瓶砸暈看守者,從中馬城的牢籠裡逃了出去。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電影就是從這裡開始的,王子陽雖然逃出了中馬城,但他還面臨着僞滿特務的搜捕和追殺,“烏特拉”行動小組的目的便是将王子陽移出敵占區。

電影結尾,損失慘重的主角團成功了,劉浩存扮演的小蘭順利護送王子陽離開。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電影停在這一刻,但曆史的車輪仍在滾動,王子陽等人揭露了731部隊滅絕人性的暴行後,待身體康複立馬加入了東北抗日聯軍的隊伍,成長為東北抗聯第三軍第六師的代師長。

直到1937年,他在與日軍的拐把橋戰鬥中光榮犧牲,戰鬥至生命的最後一秒。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這次戰鬥持續快兩個小時,我們團王子陽負重傷。下午約兩點左右,我們把王子陽擡到郭家粉坊,王子陽因為肚子受傷較重,活了大半天就犧牲了,大家開了追悼會,把他擡到六師密營東、濫柴頂子西坡腳下二道林子山崗上安葬。”

就像電影中的一衆主角一樣,王子陽用鮮血和死亡換來了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定。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7">原型人物</h1>

串起故事劇情的英烈王子陽值得我們銘記,電影中其他人的曆史原型也值得我們回顧緬懷。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張譯飾演的“張憲臣”,原型之一便是棄筆從商再從軍的張逸仙。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做過國小教員和中學校長,一身書卷氣的張逸仙人到中年突然決定去哈爾濱做生意,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軍占領哈爾濱,他又投身抗日武裝組織,為支援抗日,變賣全部家産購買槍支彈藥,憑一己之力支撐起了一整隻抗日隊伍。

可惜與日軍的力量過于懸殊,張逸仙的武裝行動沒堅持兩年便宣告失敗,但期間他認識了共産黨員楊奠坤(後改名楊佐青),是以失敗後繼續跟随共産黨抗日。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1933年,他被派到蘇聯學習,回國後從事情報工作,并被秘密派往天津、大連等地執行任務,他把自己的妻子張琴玲也吸納進組織,将其從老家接來負責情報組的通訊工作。

這和張憲臣與妻子王郁(秦海璐飾)的相處模式何其相似,張逸仙因任務結識的共産黨員朋友——國際特工楊奠坤夫妻也是如此,這就和電影裡朱亞文與劉浩存這對情侶的關系也對上了。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隻是張逸仙沒有像電影中張憲臣那樣犧牲,1942年,患上肺結核的妻子和他陰陽兩隔,張逸仙輾轉回到山東老家重新當上了中學老師,最後在1958年和平來臨的年代悄然與世長辭,留下一本自傳見證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張憲臣的另一個原型則是“旅歐少年共産黨”籌建人之一傅烈,同樣去蘇聯學習過一年,回國後上司情報小組,1928年,他被敵人關押審問,遭到了慘無人道的刑訊拷打。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敵人先把煤油灌進他嘴裡,再用鐵絲穿着兩個大拇指頭将他吊起來,拇指關節折斷了,又上夾闆吊打。受盡酷刑的他被折磨得昏死過去,但當敵人逼問口供時,他堅持不從:“砍斷我的頭顱,也休想從我身上得到你們需要的片言隻字!”

傅烈通過探監的地下黨員,送出了兩封家信,一封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這次犧牲并不出于意外,父親不必過于悲傷,我自問沒有什麼對不起家庭的地方……若幹年後,你一定了解(我)的。”

另一封給妻子陳才用的信中則寫道:“你是知道我怎樣死的和為什麼而死的!你要為我報仇,要繼承我的遺志,為黨的事業奮鬥到底。”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這不禁讓人想到了張譯在電影裡遭遇酷刑的畫面,最終,年僅29歲的傅烈在重慶朝天門外英勇就義,臨終留下兩句詩:“拼将七尺男兒血,争得神州遍地紅!”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電影中同樣遭到刑訊逼供的秦海璐,也能讓人聯想起抗日英雄趙一曼的事迹,上老虎凳、灌辣椒水、用電刑等一系列殘忍的手段過後,年僅31歲的趙一曼隻留下一張紙條給兒子,全程閉口不言的她沉默着英勇就義。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太多太多這樣的革命先烈,湮沒在了那個血流遍野的曆史長河中,有的留下了名字,有的空餘一座無名墳墓。

而通過《懸崖之上》這部電影,我們窺見他們經曆的真實殘酷的生平一角,更能讓人珍惜如今擁有的一切。

《懸崖之上》的背後,一段殘酷的真實曆史,和一群向死而生的英雄曆史背景原型人物

電影結局,小蘭哭着問周乙“我們,能看到天亮嗎”,多麼震撼人心、擊中淚點的一幕,我們唯有在螢幕前默默回答“能”,隻是那些倒在黎明前的英雄,再也無緣得見這安甯盛世。

#懸崖之上#、#曆史原型#

作者:Seven Dreams

責編:zeri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