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熱還請朋友來家打麻将,被刑事立案不冤枉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10月2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第246次新聞釋出會上,北京市警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旭宏宣布,涉案數人涉案審理三起典型案件。被刑事起訴的六人,從内蒙古義品旗巡遊回北京,既沒有報到行程,發燒後沒有去醫院,而是自己買藥,還邀請朋友到家裡打牌,導緻确診病例擴大陳、劉, 包括違規向兩家藥店銷售毒品,負責楊、王,以及在社群控制護欄期間,試圖逃脫李泉。

對于不配合疫情防控政策并造成疫情傳播風險的個人來說,立案無疑是一種相當嚴厲的待遇。北京的倡議,不僅展現了有關部門嚴格控制新冠疫情傳播風險的堅定決心,也展現了相關法律法規在傳染病防控方面的權威地位。

發熱還請朋友來家打麻将,被刑事立案不冤枉

圖檔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回顧過去,違反《傳染病防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或各地公共衛生法規的個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先例很多。然而,相比之下,北京的做法仍然很嚴格。在以往的案件中,刑事責任被追究,大多是在流動、隔離等環節故意對抗、逃避防疫工作,直接造成病毒傳播,這次是由陳某刑事案件造成的,劉阿敏就是這樣。相比之下,非法售藥、不服從社群封閉管理等行為,在此前的新聞中,多數隻會被判處工商、行政、公安等處罰,少到刑事起訴級别。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寬大處理"是基本的刑事政策之一,是懲治防範犯罪、維護人權、促進法律正确實施的司法行為指南。寬大從嚴的刑事政策,其内涵是區分刑事犯罪的優先次序,差別對待,寬泛嚴格,符合犯罪、責任、懲戒原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種不配合防疫政策、涉嫌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理,同樣需要以此為原則。

判斷一個案件是"寬大"還是"嚴",需要根據社會環境和實際情況、具體問題來分析。對于一些違法性質的"從寬"方針,從寬還是嚴,不僅取決于當事人的行動及其後果,還取決于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以及有關部門采取具體懲戒措施形成示範效果。

發熱還請朋友來家打麻将,被刑事立案不冤枉

2021年6月7日晚,志願者和醫務人員齊聚廣東省山東省中部桃園社群核酸檢測點。圖檔來源:人民願景

在這一輪疫情中,短短幾天時間,北京又發現了多例本地确診冠狀動脈肺炎病例,給首都的防疫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在此之前,北京确診病例的"零新"狀态已經維持了很短的時間,"疫情屏障"在這個時候被打破,損失很大,也讓公衆深刻地認識到:疫情意識一刻也不能放松。

在這種情況下,昌平區曾出現過"發燒患者打麻将傳播病毒"這種荒謬的事情,造成風險的人無疑犯了很大的主觀錯誤,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非法售藥所頭和翻過護欄的案件,也向全社會發出了一個警示信号: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幸災樂禍,覺得自己的違法行為不會造成任何後果,不會受到嚴厲追究,是以肆無忌憚。

目前,中國社會為将病毒傳播限制在可控範圍内,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作出了巨大努力。這一寶貴成就離不開一系列防疫政策的有效實施。防疫政策的防線"丢失"在任何個人身上,都可能造成個人負擔不起的嚴重後果。是以,在具體案件中嚴懲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通過這次事件,公衆也應該牢記,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認真履行預防疾病的責任。隻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遵循防疫政策方針,才能守住來之不易的局面。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

繼續閱讀